桑盛荣
摘 要:心性问题一直是儒学无法回避的重要命题之一,张载的心性很大程度上不仅综合了孟子的心性之论也结合了荀子的心性之学,这样张载的心性之学在天人视野之下做出了试图调和孟子与荀子的千年之争的努力并且合理解决了先验与经验以及人性善恶的冲突问题,从而使儒学心性在理论及实践方面趋于合理及成熟。
关键词:孟子;荀子;张载;心性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5)-27--01
心性问题一直是中国哲学重要的命题,同时对于心性的不同认识导致不同的理论派别也成为儒学复兴中非常重要的命题之一。作为北宋关学大儒张载人性论思想来源一方面于孟子的性善论,同时也吸收了荀子人性论的一些思想。
1.孟子、荀子心性之争
孟子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孟子·尽心上》)。尽心即是发挥人的天赋本性,只有发挥人的本性就可以“知性”,这样孟子通过性将天人物我之间达成贯通融合,从内在心性指出了内在天人共同具有的德性超越性,“首次提出了天人合一思想[1]”,并且在心性方面“以心言性[2]”“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孟子·公孙丑上》)。这样孟子在以心言性的同时高扬了道德主体的超越性,在天人理论中突出了先验道德,孟子“功不在禹下”,但多少忽略了学知的作用,而且只重视人的本性先验忽略的后天的教育修养,这些后世之学不能不有所体会,并试图对此作出纠正。
如果说孟子在天人合一的基础之上推演性善论的话,那么荀子就是在用天人之分对孟子进行纠正,提出性恶之说。荀子在《天论篇》中“明于天人之分,则可谓至人矣”(《荀子·天论》),即是辨明天与人的职责不同,而应当尽人事,以便驾驭自然。在荀子看来更加重视的是人的认识能力,唯圣人为不求知天,这样荀子以人的认识能力将天与人进行了区分,同时指出“人之性恶,其善伪也”将心性分为天然之性与道德之性,天然之性就成为了人性恶的根源,相反的道德之性就成了一个成长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人生修养的过程,是一个“化性起伪”的过程,这样就导致了“天人二分”。所以如果说孟子的心性论是以道德之性为天性,是与生俱来的否定了原始欲望的话,那么荀子“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荀子·性恶篇》)却肯定了人的天性本能,对孟子人性之善整体性所作出的判断与调整。
2.张载对孟荀心性之调和
孟子主张“人皆可以为尧舜”人皆有良知良能,这种先天理性原则,而荀子“涂之人可以为禹”却看到了先天理性的不足亟待后天修养的锤炼具有“仁义法正之质”与“仁义法正之具”可以为圣人。正如韦政通所指“孟子言学在求放心,这是反求诸己的内向思路,荀子言学,则重视后天的学习和知识的积累,是一个为学日益的外向思路。孟子使用先验法,所以成德功夫寄望于固有善心和善性的开发,荀子用经验法,重点放在下学上,主张学不可以已。”[3]
张载在孟子的心性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气质之说”并把气质引入道德功夫之路,并且指出了“天地之性”具有先验“具体普遍性”肯定了气质之性具有的否定性,但是如何弥合“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之间的矛盾,而后提出“变化气质”之说“每告以知礼成性变化气质之道”弥补气质之性的否定性力量。而变化气质之说可比附荀子“化性起伪”异曲同工之妙,这样就隐在的用荀子所论“性恶”来补充孟子“性善论”之不足“变化气质说可谓兼祧孟、荀,使内心的修养与经验之学并重[4]”,“形而后有气质之性,善反之则天地之性存焉。
而张载又以“儒者则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从此意义来说,那么张载所言天人合一,也就是非先秦以来主体与客体二分的天人合一,而是主体与客体为分离的意向性结构的现象学天人合一。这样横渠的心性论是在不仅吸收了孟子的心性论“性本善”而且借鉴了荀子的“化性起伪”的心性论,发展了两者天人理论建构起了自己的心性理论。横渠的心性论中散见调和孟子与荀子之间的对立,也不时的试图调和两者之间的努力,是延续先秦以来天人关系视野弥合之间的断裂,如此张载被世人誉为“秦汉以来学者所未有”。
3.总结
荀子与孟子的心性之学其实不过是儒学中关于人性问题的不同认识,而张载的横空出世很大程度上以天人关系做出了试图调和孟子与荀子的千年之争的努力并且合理解决了先验与经验以及人性善恶的冲突问题成为儒学历史上心学的最终完善者,并且给予荀子思想历史的重新评估。而后世依然无法回避孟荀的历史之争,以致产生了儒学内部的分化成为程朱与陆王的对立,这些理路的产生如果“回融”到儒学自身的发展历程,不难看到也是自身传统荀孟之争的延续,也许早在千年的先秦时代已经埋藏下了分化的先天种子,也未可不能成为一种思考的方式或者路径。
注释:
[1]刘平中.孟子学与关学思想学术体系建构探论[J].求索,2010年1期.
[2]唐君毅.中国哲学原论( 原性篇)[M].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3]韦政通.传统与现代之间[M].北京:中华书局,第46页.
[4]韦政通.中国思想史(下册)[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第766页,第749页.第8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