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望舒诗歌和其译诗互文性现象的原因探究

2016-05-09 14:37沈菲
青年文学家 2015年27期
关键词:互文性

沈菲

本论文为安康学院高层次人才专项项目“戴望舒诗歌创作与其译诗的互文性研究”研究论文,项目编号:AYQDRW201225。

摘 要:戴望舒的诗歌和其译诗在意象塑造和诗歌结构方面存在互文性现象,也因此人们常认为戴望舒的诗歌受西方文学影响颇深,但这一观点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戴望舒作为创作主体本身的主观选择。本文尝试从主体选择角度来解析戴望舒诗歌和其译诗出现互文性现象的原因。

关键词:戴望舒诗歌;互文性;原因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5)-27--01

戴望舒诗歌和其译诗在意象塑造和诗歌结构方面均存在互文性现象,即“一个文本(主文本)把其他文本(互文本)纳入自身的现象,这种关系可以在文本的写作过程中通过明引、暗引、拼贴、模仿、重写、戏拟、改编、套用等互文写作手法来建立[1]”,比如戴的《烦忧》和耶麦的《天要下雪了》,戴的《古神祠前》和波特莱尔的《高举》,戴的《我的记忆》与耶麦的《膳厅》。也因此人们常认为戴望舒的诗歌受西方文学影响颇深,是一定程度西化的产物,但在笔者看来,这种影响论过多强调了被动学习的关系,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戴望舒作为创作主体本身的主观选择。本文尝试从主体选择角度来解析戴望舒诗歌和其译诗出现互文性现象的原因。

一、个人的艺术审美追求。

上个世纪二十年代的中国诗坛,伴随着“五四”的新诗运动,现代意义上的中国新诗宣告诞生。在以胡适为代表的早期白话诗人的共同努力下,中国现代新诗呈现出了有悖于传统诗歌的独有特色。或是侧重于客观写实,以白描手法真实再现具体的生活场景或自然景物;或是以托物言志的方式,表达内心的情感与思索,在诗歌形式上则脱离传统诗歌的范式,呈现散文化倾向。在这种背景下踏上诗坛的戴望舒,对于新诗却有着自己的见解与思考。对于表达直白的白话诗歌,戴望舒并不感兴趣,相反,他觉得这种诗已脱离“诗味”,不再富有诗歌丰厚的内蕴与质感。在诗歌情感的表达上,他仍然倾向于传统的敛与收,但如何能够突破传统范式,以新的形式来表达这种审美诉求——既有饱满的诗情充盈沉淀在诗作之间,又不着古诗窠臼的痕迹;既不同于早期白话诗的直白,也不同于李金发象征诗派的晦涩与拗口。这一追求成为戴望舒在诗歌创作过程中必须思考的问题,他需要一种外在的力量给予他指导和方向。本身兼具诗人、读者、译诗者三重身份的戴望舒,于是将目光投向了西方诗歌,希望能够有所收获。

二、良好的外文基础与广泛的阅读量

良好的外文基础与广泛的阅读量,为戴望舒的诗歌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无论是在震旦大学学习期间,还是赴法留学之后,戴望舒对于学习的态度一直非常通脱,他并不拘泥于学校的规定课程,而是大量阅读法国、美国乃至南欧诗人的作品。扎实的外文基础,使得戴望舒无需借助翻译,能够直接欣赏并学习这些优秀诗歌的创作技巧。依靠着这种勤奋和努力,同时伴随着个人艺术审美追求的积淀与成熟,戴望舒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诗歌艺术观念。在此基础上,他又以此为依托,继续阅读寻找符合自己审美追求的作品。在自我情感表达趋于内敛的中国传统诗歌语境中,在西方诗歌的启迪下,戴望舒的诗歌创作在内容与情感上都呈现出有别于中国传统诗歌的西方现代色彩。需要注意的是,戴望舒对于西方诗歌的借鉴和学习,按照互文性理论来分析,即是戴与原作者构成了一种对话关系,二者在主观认识上达成了一种一致性。真实的诗情仍是戴望舒最为看重的地方,将传统文学的积淀与西方诗歌技巧紧致结合,在此基础上摸索和寻找最适合自己的艺术方向。

三、诗歌翻译与诗歌创作的关联性影响

戴望舒兼具着诗人、读者、译诗者三重身份,这在他的整个诗歌创作生涯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从1926年到1945年,戴望舒共创作诗歌九十余首,但他的诗歌翻译数量却达到了两百多首,写诗与译诗成为他诗歌创作不可分割的两个部分。在诗歌创作道路中,戴望舒一直试图为自己制作“最适合自己走路的鞋子”,以真挚诗情作为诗歌的核心内容,在表达形式上同时兼具中西方特色。带着这种艺术审美追求,作为读者的戴望舒,自然会选择更符合自己艺术需求的诗篇进行阅读、借鉴与学习。再从翻译的角度来看,阅读是翻译的基础,翻译是译者的又一次创作,大量翻译外国诗篇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升和锻炼他的诗歌技巧与思维。作为读者兼诗人,符合他审美要求和契合他心理需要的诗歌更容易进入他的视野范围,在此基础上进行翻译,并与自己的诗歌创作对照和结合起来,使得二者齐头并进,互为补充。无论是诗歌创作还是诗歌翻译,戴望舒都在这个过程中实践自己的诗歌创作理念,他力图通过自己的诗作与译诗来摸索中国新诗内容和形式的发展方向。

对于诗人而言,诗歌是其丰富精神世界的再现,诗情的表达与隐匿程度是诗歌质与味的关键点之所在。在戴望舒的艺术审美世界里:诗情是诗之精髓,诗是由真实经过想象而来,在表达自己与隐藏自己之间;要去除掉韵律、诗形等外在结构对诗歌的束缚,抽取出最纯粹的情感,依照诗情的起伏抒写诗篇。正因为如此,他在自己的创作过程中有倾向性的学习西方诗歌艺术同时结合中国诗歌传统加以吸收和改进,选择意象与结构为切入点进行具体的创作实践。从实际的创作效果来看,虽未能完全实现其审美追求,但也基本使其理念在诗篇中得到了体现,这也是他的诗歌与其译诗出现互文性现象的原因之所在。

参考文献:

[1]秦海鹰﹒互文性理论的缘起与流变[J]﹒外国文学评论,2004年3月.

[2]王爱英.试论戴望舒的西方诗翻译对其创作的影响 [J].中文自学指导,2008年第6期.

[3]郭思妍﹒法国象征主义诗歌艺术手法在中国的移植和再创造——以李金发、戴望舒为例[J]﹒考试周刊,2009年第29期.

猜你喜欢
互文性
清代曲牌体红楼戏与经典戏曲之“互文性”研究
中医药跨文化传播的互文性与身份建构研究
山重水复 柳暗花明——再议互文性理论关照下的高年级古诗词教学
《红楼梦》与《金瓶梅》回目互文性解读
“浪子回头”中的伦理叙事——《基列家书》与《家园》的互文性解读
互文性在英语广告中的运用及其翻译策略
互文性综述
萨特存在主义哲学与杰克·伦敦的《海狼》的互文性
注释、参考文献与新闻类学术语篇的互文性研究
“谷歌退出中国”美方新闻报道的互文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