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大理是白族的聚居地,也是云南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民俗文化独具特色,各个村寨的婚俗也有所不同。剑川县沙溪镇是典型的白族村寨,至今仍保留着择吉日、拜本主、搭彩棚、迎亲、哭嫁、拜天地、三道茶、宴请宾客、回门等传统的婚礼习俗。
关键词:白族;沙溪镇;婚俗
作者简介:刘旭丹,1986年8月29日出生,女 ,白族,云南省大理州剑川县人,单位:云南民族大学,学历: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亚非语言文学。
[中图分类号]:K89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5)-06--01
前言
白族的婚姻共有三种形式:一是嫁女儿到男家,这种形式占大多数;二是招姑爷上门。三是“卷帐回门”的形式。这三种婚姻形式由来已久,至今沿用。但不管属于哪一种婚姻形式,婚期和婚礼的过程基本上是一致的。
一 、大理剑川白族概况
1.1 大理剑川沙溪地理位置
大理白族自治州地处云南省中部偏西,是中国西南边疆开发较早的地区之一,以秀丽山水和少数民族风情闻名于世。沙溪位于云南省大理州剑川县西南部,是一个青山环抱的小坝子,这里山清水秀、气候宜人,物产丰富,澜沧江水系黑潓江由北至南纵贯全坝。是一个以白族为主,汉、彝、傈僳族共居的少数民族居住地。
1.2大理白族
白族是个古老的民族,白族历史源远流长,族名的称谓也很多,如“白子”、“白尼”、“白伙” 。主要居住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制州境内的大理、洱源剑川、鹤庆等县市。勤劳聪慧的白族创造了源远流长的文化,形成了独特的民族习俗,而其中最具特色的当为婚俗文化。
二 、婚恋过程
白族婚姻,虽受父母包办,但青年人的恋爱活动比较自由。婚事大多由自己做主。找对象一般通过“对歌”认识结为知己,每年的农历七月二十七至八月初一,是剑川石宝山的传统歌会。歌会中附近的未婚白族男女都会聚集在石宝山,参加对歌,对歌主要唱白族情歌,即“白族调”,由此结缘的比比皆是。然后再经过说亲、订婚、迎新、结为夫妇几个阶段。说亲由男女父母央及媒人去女方家提亲。
三、婚庆习俗
婚礼前几日,新房必须裱刷一新。并且在床头贴一张由当地手艺人制作的一幅狮子图,有辟邪之意。另外还有一张小宝宝的图画,以示早生贵子。这些画在结婚前夜请新郎的未婚的男性朋友帮忙贴好。
白族的婚礼一般是四天。第一天搭彩棚、迎喜神、供神,晚上贺新人。搭彩棚就是为迎亲当天做准备,亲朋好友前来帮忙,一般女性负责准备第二天的饭菜,男性长辈则去供神。所谓“喜神”,是指用红纸贴在薄板上的排位,纸上个写着一些吉利的话,排位每天都要享受香火的供奉。当地人认为,迎喜神可以让新人婚姻美满,家庭幸福。包含着他们对人丁兴旺、种族繁衍的期待。第二天迎亲,新郎坐车前往女家,迎亲的及伴郎十数人,加上骑马“押礼”的小孩十多人及到女方会亲的至亲亲戚,沿途浩浩荡荡。到女家后,先放鞭炮,新娘听见炮声就要立刻跑到阁楼上,在出嫁之前这段时间新娘和新郎是不能见面的,新娘由一些未婚的女青年陪着,大家在一起吃由新娘提前准备着的瓜果喜糖,而房门则紧闭着,等唢呐声三起三歇表明诚意,红日西下,经媒人再三催请,新郎也要去“三请”,新郎要在门外恳切的请求新娘,还要经过伴娘团的重重考验,给在场的女伴们一人一个红包,红包里包的是六块六,八块六等吉利的数字。最后新娘才哭着由兄长从阁楼上牵下来,先去给家里最年长的长辈磕头,长辈则教诲新郎新娘结婚后要相互恩爱。父母和在场的亲戚朋友也会情不自禁的哭泣。这就是“哭嫁”。哭嫁是新娘眷念父母养育之恩的真情流露,意味着自己少女年代的结束,开始另外一种全新的生活,也是父母对女儿的不舍。
新郎将新娘迎至家中后先被送亲的亲朋好友簇拥着送入新房,年长的则坐当到中堂屋,这时主人便会奉上白族特有的“三道茶”, 白族称它为“绍道兆”。这是一种宾主抒发感情,祝愿美好,并富于戏剧色彩的饮茶方式,是白族用来作为求学、学艺、经商、婚嫁时,长辈对晚辈的一种祝愿。喝完茶之后新郎和新娘到中堂屋内行拜堂之礼。新娘还要送给长辈事先准备好的鞋子鞋垫,以表敬意。
新婚之夜于新人同辈的男女青年们齐集洞房,吃点心,嬉戏逗趣。小朋友则在门外点燃事先准备好的辣椒面,新房里顿时辣味四溢,呛得新郎新娘咳声不断,眼泪直流。打喷嚏时发出的声音和“爱情”相似,寓意着相亲相爱。且白族话里“亲”“亲热”与“辣椒”谐音,所以辣椒面象征着亲热,也增加热闹气氛,众人喧闹气氛也可以驱邪。
婚礼之后便是回门。新娘的亲戚在中午时分来新郎家中将新娘接回,回门时带上烟、酒、茶等感谢男方亲戚,新娘不能在娘家过夜,天黑之前返回。
第四天便是拆彩棚,将结婚时准备的宴请宾客的桌椅板凳等收回去,并打扫卫生。
由以上的白族婚礼风俗可以看出,婚礼作为白族青年男女确立婚姻关系的重要仪式,显得极为隆重和热闹。其中充满了祖宗崇拜驱魔辟邪和祈愿幸福的习俗。正因为婚礼蕴藏着的深厚的现实意义,因此它有着强大的生命力,才得以随着社会的发展代代延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