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郑板桥的绘画风格

2016-05-09 13:31杨银巧
青年文学家 2015年11期
关键词:题跋郑板桥传承

杨银巧

摘 要:郑板桥继承和发展了中国画的传统笔墨。恪守文人的文化情操和文人画传统,以梅兰竹菊松石等为主要描绘对象,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表达了古代文人的情怀。对后世的画家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郑板桥;艺术成就;题跋;竹;传承;创新

[中图分类号]:J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5)-11--01

一、郑板桥的生平简历

郑板桥,生于1693年(清康熙三十二年),卒于1765年(乾隆三十年)。名燮,字克柔,号板桥居士、板桥道人, 江苏扬州兴化人,为人慷慨啸傲,超越流辈。郑板桥从小爱好读书,博闻强记,1736年应科举为进士,任山东范县、潍县知县。在为官期间,深查民间疾苦。后来因得罪豪绅,遭劾罢官。后来长居扬州,诗书画文重一时,为“扬州八怪”之一。江苏扬州形成了以金农、汪士慎、郑板桥、李方膺、高翔、黄慎、罗聘、边寿民等为主的“扬州画派”。这些文人画家重视生活感受,强调抒发灵性,作品多写梅兰竹石,善用泼墨写意,具有较深刻的思想和真挚热烈的感情,个性鲜明,形式不拘一格,狂放怪异,在画坛上独树一帜。

二、郑板桥的艺术成就

1、题跋

郑板桥一生着重画竹、兰、石,兼及松、梅、菊等,这是中国文人画的传统题材,寄予着画家对于崇高品格的追求。他的绘画思想主要通过题跋的形式加以表现,他的画每副上都有题跋,在题画中具体阐述对绘画的理解。如作品《板桥题画》、《题画》等是他自己对绘画思想的具体展现和阐述。

2、画竹

郑板桥画的兰竹,随意挥洒,苍劲绝伦。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移之石”它们代表着顽强不屈、坚忍不拔、光明磊落、正直无私、虚心向上的精神品质。显然,他是通过赞美兰、竹、石的崇高品质而歌颂人的坚贞高洁的品质。郑板桥画竹,不特意为竹写神,侧重写生。他十分注重刻画绘画对象所具有的秉性与适宜的环境,精确地展现其自然属性。画竹时注意与水、石的结合。他画的竹子在章法上以少胜多,重在意境的创造;在形象塑造上,竹竿瘦而挺,有弹性;竹叶坚劲,浓淡相宜,干湿并重。最终形成了他潇洒、疏朗,坚实而又飘逸的风格。

郑板桥擅长画墨竹,画竹叶创深墨为面、淡墨为背之法。主张画竹必先“胸有成竹”,这一观点对后人创作构思有积极作用。存世《墨竹图》相传是他的作品。

3、意在笔先

他还提出了著名的绘画理论“意在笔先”。即在画画之前,必须先要立意构思,然后才能下笔的绘画观点。画竹时要意在笔先,用墨时要干湿浓淡并兼。他提出了著名的“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的绘画理论。“眼中之竹”是自然实景,是感性认识;“胸中之竹”是对眼中之竹的提炼与概括,是理性认识; “手中之竹”是运用艺术手法对艺术形象的再现。他是这样写的“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非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总之,意在笔先者,定则也;趣在法外者,化机也。独画云乎哉!”

他认为,心中所想的竹子并不是眼中看到的竹子,画在纸上的竹子又与心中所想的竹子不同。画竹时先立意再下笔,这是作画的法则之一,但是下笔时可以临时变化,就会产生原先想不到的情趣。

三、郑板桥在绘画中的传承与创新

郑板桥十分注重对传统的继承,画竹学文同、苏轼、徐渭、高其佩、石涛等,画兰学郑思肖、陈古白、颜尊五、陈松亭等,画石学倪瓒、八大山人等。但是他并不是被动地去接受前人的画法,而是有所选择和鉴别,是批判地继承,主张既要法古又要创新。诗曰“十分学七要抛三,各有灵苗各自探。当面石涛还不学,何能万里学云南?” 主张“师其意不在迹象间也”,提出了“不泥古法,不执己见,惟在活而己也”的观点。一个“活”字体现了他的绘画本质特征,能够突破前人而有所创新,最后独成一派。

活既要打破传统规则,要有所创新,在实践中他也是这样做的。郑板桥在创作思想上突破了中国文人画自我表现的局限,主张师法自然,追求艺术的自然美。

四、郑板桥对后世画家的影响

郑板桥的作品流传极多,各地博物馆,都有它的藏品。有《郑板桥全集》、《板桥论画》、《郑板桥集》流传于世。郑板桥在绘画领域具有重要的地位,他继承并发展了中国画特有的民族形式和传统风格,在中国美术史上留下了自己浓墨重彩的一笔,是中国艺术史上的宝贵财富。

参考文献:

[1]郑板桥.板桥论画.山东画报出版社.2009.4

[2]郑午昌.中国画学全史.2011.12

[3]张风云.中国古代绘画艺术.2005.9

[4]徐改.中国古代绘画.1996.12

猜你喜欢
题跋郑板桥传承
款、印、题跋对古书画的鉴定作用
姜宸英《选诗类钞》题跋续考
郑板桥:挣脱“小人儒” 回归“君子儒”
傅以礼《华延年室题跋》校补
郑板桥劝学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