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望后的慰藉

2016-05-09 13:28宋艳郭强
青年文学家 2015年6期
关键词:阿尔玛伯格曼伊丽莎白

宋艳+郭强

伯格曼的影片一向以对世界和心理问题的终极探索而著名。从40年代的《危机》到80年代的《芬尼和亚历山大》,43部作品铺展成他的创作之路,绵长而深邃,向生命的终极无限延伸:人与神的关系,上帝是否存在,人与人的交流是否可能,善与恶的关系,生与死的关系……如大多数影像大师一样,伯格曼运用电影这种艺术形式对世界和人生进行不懈的追寻和解读。他说:“我的电影从来无意写实,它们是镜子,是现实的片断,几乎跟梦一样。”梦与现实的交织构成他影片的一贯风格,伯格曼打通斑驳的想象和坚硬的现实,用自己的语言编织着自己的影像世界。也正因如此,伯格曼的影片以情节晦涩内涵多义而著称,在他40多年的创作历程中,1966年拍摄的《假面》被称之为最晦涩难懂令人困惑的哲理电影。

《假面》讲述了两个女人的故事。伯格曼向来善于以女性的敏感细致触及人与人内心深处驳杂微妙的场景,他把人们无法言明的细微心动展示为银幕中的挣扎悲哀:爱恨交织,炽烈处迅速转化;悲欢莫名,言词间挥戈相向。《假面》的缘起据说是这样的,有一次,伯格曼偶然看到剧组的两位女演员伸出各自的手在阳光下比较。她们也许只是出于好奇,比一比谁的手长得更好看。可这一场景深深地迷住了伯格曼。他几乎立刻决定为这一场景写一个电影剧本,并把它搬上银幕。问题是,实际拍摄出来的电影却并未表现出相应的诗意,最初促使他创作、给予他灵感的那个核心场景在影片中也并未占据突出的地位。但“在阳光下比手”作为一个比喻,还是糅进了《假面》的创作中。在伯格曼看来,也许两个女人伸出的不同的手可以被看成同是一双手,因为在阳光的照耀下,两双手同样优美,看不出区别,推而言之,一个人可以是另一个。实际上伊丽莎白和阿尔玛完全可以被看成是同一个人,伯格曼在影片中不时通过摄影将两张脸置于同一个画面之中,就像两个女人的手被放置在阳光下比较一样,这两张脸有时甚至重叠在一起。当然,伯格曼向来不肯直接评价和解说自己的影片,从一个诗意优美的画面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影片显然过于单纯,但我们如果把它放到伯格曼一生的创作中去考察,还是能够看到主题上的承继关系。

对于这部主角几乎没有台词的影片,产生了无数种解读。有些评论家从社会学的角度研究,认为伊丽莎白对阿尔玛具有一种绝对的统治权,她依靠阿尔玛生活,直接吸吮后者的膏血。他们得出结论“在这个主题里暗含着对寄生虫式的艺术家生活的抨击”。这个结论显然与伯格曼的初衷有出入。伊丽莎白对阿尔玛的确具有某种程度的优越感,但是影片的主题显然不止于此。伊丽莎白拒绝语言的侵入,在静默中思考和生活,而阿尔玛在自说自话里突然醒悟,对自身和自己的生活产生了怀疑和荒谬感,在这里有着对于言语的不信任,对沟通的绝望,对交流的怀疑.在这个缺乏爱和温情的世界上,沟通带来误解,交流遭遇嘲笑,语言编织谎言,责任生产虚伪,人们丧失了爱的能力,也丧失了被爱的能力。这与伯格曼自身的经历和体验有关,他总是说“我来自冷冰冰的子宫”,他在自传《魔灯》里这样说自己:“我不信任任何人,不爱任何人,不缺任何人”。《假面》是他这一人生主题的延伸。

伯格曼受欧洲戏剧影响很深,他将这种影响带入了他的创作之中,《假面》也不例外。首先,《假面》里现实被极度压缩,到了一个荒无人烟的小岛上,人物也被简略到两个女人。但是在这样极度简化的时空里,却把日常生活以及司空见惯的谎言堆砌的细节无限放大,人物的内心也被无限放大。没有其他琐屑的事物干扰,一点点变动都会是一场风暴。她们没有往昔,不想未来,而当下生活又是残破的不完整的,无法交流和沟通,这是法罗岛上的世界,也是我们每个人的世界。其次,影片中的人物都面对观众,戏剧化的台词说出自己的故事和想法,在这种极度简单的单人独白中体现了一种强烈的情绪张力,并把这种张力贯穿始终。

在拍摄手法上,这部黑白影片用光影营造了令人难以忘怀的效果。摄影师把镜头无限拉近,演员细微的面部变化带给人们巨大的心理震撼,把人的平常表情推成特写,任何一个眼神和脸部肌肉的变动都令人惊心动魄。伯格曼的御用摄影师斯文·尼克维斯特在拍摄这部影片时被幽默地叫做“双面一杯摄影师”,意思是画面中除了两张面孔和一个茶杯的特写以外就别无他物了。这种手法运用到极致,甚至两个女演员都无法辨认自己和对方的脸孔。

在伯格曼漫长而丰富的光影世界里,《假面》是一个特殊的存在,它起源于简单的诗意场景,却营造了最晦涩的影像世界;它依然延续了一贯的对人在现代社会的孤独状态的描述,并将这种通过女人之间的复杂微妙关系探讨社会问题的手法带到了另一部杰作之中——1975年拍摄的《呼喊与细语》,在那里,色彩的运用和对人物的心理开掘将更加娴熟和深入。对于伯格曼本人来说,这部影片使得47岁的他与27岁的丽芙·乌尔曼相逢相知,并将彼此的情意贯穿40年之久。

对于许多人来说,伯格曼的影片意味着绝望的世界,但是他们忽略了伯格曼真正的艺术价值。伯格曼不免有些悲观,但描述绝望并不是他的唯一使命,他对人在现代社会的孤独状态的描述,其真正意图在于寻找人在孤独之中沟通的途径。虽然他没有给出最终的答案,但是他40多年的探索本身就难能可贵。这也是他从拍摄第一部影片时就确立的艺术信条:简单而深入人心。

猜你喜欢
阿尔玛伯格曼伊丽莎白
伊丽莎白·凯克利
英伊丽莎白女王级航母
伊犁盆地南缘阿尔玛勒地区煤层对比方法及其工程意义
阿尔玛难题
本特·万塞留斯:我镜头中的伯格曼
做真正的自己——伊丽莎白·吉尔伯特
因为你需要我
意大利阿尔玛菲:梦幻般的欧洲最美海岸
伯格曼技术哲学在现代教育技术研究中的启示
被忽悠的悬念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