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词连珠串“红楼”

2016-05-09 13:19严霁雯
青年文学家 2015年11期
关键词:红楼

严霁雯

摘 要:《林黛玉进贾府》一文长达七千字又是耳熟能详的古典名著选篇,从何着手体现长文短教的精髓,借鉴宁鸿彬老师的设计灵感,从课文典型的动词入手,在体会作者用词精妙的同时借此串联起全篇的主旨,完成主要人物形象解读。另外,关于学生如何更有效地从名著中学习写作手法也提出相应的思考以期对教学有所裨益。

关键词:动词巧用;主旨串联;写作借鉴

[中图分类号]:H0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5)-11--01

如何更好地把握语文教材处理的艺术,余映潮老师总结出了长文短教等六种基本方式。好的教学理念要付诸实践并收获理想成效需要在关键环节上反复琢磨,就如一辆马车有了正确的奔跑方向,想要跑得快优化马车配置的同时,车夫驾驶的方法是要点。在有限的课时内让听者有最大程度地收获成为课堂教学首要目标。

一、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活用动词口语

宁鸿彬老师的教学思路以构思精巧见长,常常一个字或几个字串联起全篇的核心。结合《红楼梦》本身的特点,从动词角度入手分析用词精妙的同时,逐次将学生的思路引到课本所需要解决的问题上。之所以选用动词入手一是之前提到《红楼梦》的语言人各一色,遣词用字都有丰富的蕴含值得注意。另外写文章最难用好的就是动词,动词是我们在生活中常用的,也很少有生僻字眼,可一写文章反复总是那些。但为文本中作者一化用却有画龙点睛之效,此处务需仔细揣摩方可领会,因此从文本的动词着手学习本课,同时强化了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有意识地思考如何用词更有神采。如(1)“自上轿进入城中,从纱窗向外瞧了一瞧,其街市之繁华,人烟之阜盛,自与别处不同。”(第三回)古代未出阁的女子不能随便让陌生人看见,但林黛玉当时只有十二岁,孩子不免对新环境充满好奇,于是她便从纱窗向外快速地一看,“瞧了一瞧”动作很迅速,目光聚焦为瞧,因为看得迅速所以没有对具体景物的描写,却也了解大概场景,就是繁华。这便是写作的细节,趁机可引导学生用心体会动词与动作间的关联:“看”“瞧”“瞥”“盯”“瞄”有何区别呢,“看”是笼统的动作;“瞧”相对于“瞥”是一个向上的动作一个向下的动作,反映的心态也不同。“盯”侧重于目光的紧迫,时间的持久;而“瞄”强调透过一个较小的视线范围所看到的,如“管窥蠡测”。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用恰当准确的动词可为人物形象增光添彩。

二、回归教材,围绕主旨——化用动词串中心

本课中心清晰明了,借林黛玉的视角介绍贾府,从外观建筑到内部成员,从进贾府前的心理活动到进贾府后的言语表现一一有所描绘。重点还是学习对人物的描写刻画,都是初次出场,作者如何塑造不同的鲜明个性。

林黛玉初进贾府最明显的心情概括是“恐”。恐怕失礼恐怕被取笑。在家时她就常听母亲说外祖母家的声势,免不得步步留心时时在意,是她性格谨慎的写照。其次,进贾府之后的繁复排场更让她小心。课后题里关于林黛玉的言语有处对比(2)“只刚念了四书”和“不曾读……些许认得几个字”前一句是回贾母的话,当贾母说三春姐妹读书无用时,林黛玉便觉自己失言,待宝玉再问她读过什么书,她便说了第二句。在举止上也是小心翼翼,饭毕吃茶本不合家中之式,却也一一改过来。

初次出场的王熙凤也是黛玉眼中的王熙凤,“簇拥”和“围拥”二词的对比尤其凸显她的地位和个性。(3)“只见三个奶嬷嬷并五六个丫鬟,簇拥着三个姊妹来了\ 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 王熙凤的身份和三姊妹等同,从数量上看三姊妹是八九个人簇拥,而她却是一群媳妇丫鬟围拥;从背景上王熙凤是贾府真正掌握财政收支和人员调用的核心,她有权势自然引得别人巴结捧场,重要的是她对这种前呼后拥众星捧月的排场也十分受用;从词义本身看,二词都有中心有指向,“簇拥”是三姊妹走在中间众人走其旁边,目光一致向前,“围拥”更类似于我们现在追星的场面,众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中心王熙凤身上。在写作上此处的对比也值得借鉴,前面介绍三个小姐的钗环衣裙时比较简短,也是为王熙凤的出场做陪衬,小说里写她“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先概念化地说她美极了像一个神仙,然后再细致地写她的衣着相貌,这就是主次分明详略得当。

这回最经典的桥段就是压轴的“宝黛初见”, (4)“黛玉一见,便吃一大惊……在那里见过一般。”\ “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与其说初见,不如说“重逢” 因为他们有着前世未了之缘。(5)“宝玉笑着说,‘虽然未曾见过他……今日只作远别重逢”。当宝玉对黛玉说远别重逢,意味着前世的绛珠草跟一块石头终于又相逢了。相逢一词里隐藏着多少后来的泪与欢,前世的缘分在这世得到延续,宝玉的率真重情在这笑里悄悄显现,别人口中的愚顽本属于他这个年龄,封建家长眼中的宝玉和黛玉看见的宝玉是截然不同的,前后形成鲜明对比。

三、结语

《红楼梦》的精彩无处不在,而课堂上呈现给学生的视角应基于学生所能触摸得到却又亟需引导的问题,以看似普通的动词为线来穿引看似高深的名著,从而起到由了解到理解的平缓过渡作用。另外将讲解中涉及到的写作技法稍作归纳引导学生在随笔练习中加以运用。进一步感受到作者在细节上的用心良苦和文本之美。真正体会到字里行间的妙趣,方不辜负名著的魅力。

参考文献:

[1]《解读语文》钱理群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年4月

[2]《蒋勋说红楼梦》蒋勋上海三联书店2010年8月

猜你喜欢
红楼
红楼菊花会
红楼摆摊
红楼女排
红楼经济
《国韵红楼》
摩登红楼
摩登红楼
摩登红楼
红楼:曲终人散,一片白茫
渐解红楼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