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梅玲
北京语言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成果,项目编号:14YCX081。
摘 要:本文在主要参考饶宗颐、赵尊岳、蔡桢等先生的注释的基础上,对张炎《词源》上卷音律论中《讴歌旨要》第一则进行了辨析,认为第一则中的“歌曲”是与令曲一样为一种体式,而不是总称。通过对“掯”的意义的解释,明确“掯”在乐曲中可以和拍等同起来。通过对“靸”的意义的分析,认为“靸”就是上板入拍的意思,而不是鼓拍的意思。
关键词:讴歌旨要;歌曲;掯;靸中清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5)-08-0-02
正如张炎在《词源》中提到的那样,“辩宫位,审音律,均非难事,所难者,如何按律制谱,如何审音用字耳。”然而“词之歌法则不全涉宫调”,[1]还涉及词拍,词腔等,不能将古代公尺谱演奏成乐曲的主要原因就是唱法的不传,这也是我国古代没有科学的记谱方式导致的。《词源》中《讴歌旨要》一篇即是宋元时歌诀,是还原词曲唱法的宝贵的资料。但由于年代久远,词曲资料的缺失,其中所包含的一些晦涩难懂的音乐术语,如今颇难确定其义。笔者在参考诸说的基础上,对其中的第一则提出一点浅见。
《讴歌旨要》第一则对词曲进行了分类,并指出了它们的节拍。
歌曲令曲四掯匀。破近六均慢八均。
官拍艳拍分轻重。七敲八掯靸中清。
在宋代时词曲还没有短调、中调、长调之说,到明人顾从敬的《草堂诗余》始将词调按字数分为三类。此时还不以字数短长作为词的区别。此处的“令曲”即是“小令”之属,破为入破,近为近词,慢为慢词。然而对于“歌曲”的解释则出现了争议,赵尊岳先生认为“歌曲”指的是长调。[2]蔡桢《词源疏证》则认为“歌曲令曲者,谓歌曲中一体之令曲。”[3]就认为歌曲是词曲的统称,令曲是包含于歌曲之中的一体。前者认为歌曲是与令曲并列的一种体式,而后者则把此句断句为歌曲:令曲四掯匀,如此割裂又显生硬。赵说与蔡说产生分歧的原因是,蔡说将词体分为三类:令曲、破近、慢词,而赵说在此基础上增加了一体长调。慢词即属长调之类,何以会与令曲同为并列?由此观之,似乎蔡说更为合理。赵说后又注:“《词源》作碎拍(缠令用),又有长掯儿、短掯儿(南仙吕),可证歌曲、令曲,多为四句,故用四掯。破、近较长,故均之为六掯。慢又长,故均之为八掯也。”[4]虽未有固定字数予以界定,但是以词之长短将多为四句的歌曲和令曲放在一处,却又似乎与前述造成矛盾,长调字数当比令曲多,这个多为四句的歌曲,究竟是指什么?冒广生注:“歌曲令曲,四字对举。歌如子夜之类。令如调笑令之类。”这就说得清楚得多了,《菩萨蛮》这样的双调词,属于令曲,与《调笑令》这样的小令放在一起,都多为四字对举,也就说得通了。任中敏先生《词曲通义》中把词体分为寻常散词、联章词、大遍、成套词、杂剧词五种。联章是指以两首以上同一曲调的词组合而成的套曲,用以表达同一主题,如欧阳修的《采桑子》。宋代时,在词的实际创作中,单调比较少的,多为联章。笔者认为,“歌曲令曲”中的“歌曲”,还应当包括部分联章,即多首小令组成的套曲,它们在结构上和一般小令关系密切,也属于四掯匀的范围。可见,如若以长调一以概之,实在是容易产生混淆。
关于“掯”的解释议论纷纷,蔡桢也表示掯的意思实在是颇难确定。燕南芝庵的《唱论》中有云:“有明掯儿,有暗掯儿,有长掯儿,有短掯儿,有碎掯儿。”[5]掯有这许多不同的种类,更加让人云里雾里。饶宗颐先生认为“掯”就是“肯”,依据是《羯鼓录》中的记载:“宋开府璟,深好声乐,尤善羯鼓,始承恩顾,与上论羯鼓事,曰:“不是青州石末,即是鲁山花瓮,拈小碧上,掌上须有朋肯之声。”[6]他据此认为其中的肯就是掯,指的是用手拍的意思,这种看法得到了大多数学者的认同。笔者从“掯”这个本字出发做一点补充,掯是一种方言,是卡、按、扣的意思,宋朱熹朱文正公集十七有言:“若州府只据见米掯定人口”之语。这里的掯就是卡、断的意思。可见,掯作为动词有分界的意思。在乐曲之中,以拍来表示节奏和断句的时候,掯确实可以和拍等同起来,这符合掯的基本用法。匀,是指节拍之贵匀。均,沈义父云:“词腔,谓之均,均即韵也。”歌曲、令曲多为四句,故用四掯,这里就明确指出了是一句一拍,近词六均,慢词八均。但是这里歌曲的节拍只是一种大概的描述罢了,在实际歌唱中,不可能这么准确。官拍指的是正板之拍,艳拍指的是赠板之拍,赠,即附赠之意,是一些辅助性质的板拍。在张炎所处的时代,还没有赠板之说,赠板是明代有昆山腔之后的说法,指的是花拍,此处用赠板代花拍,便于理解,其实二者功能性质是一致的。官拍声重,艳拍声轻,因此有分轻重之说。
对于七敲八掯靸中清的解释,赵尊岳先生引用了陈能群的说法,认为“靸与吸通。曲之中衮,须用七敲八掯。”八掯,即八拍,八拍只敲七次,因此缺了一拍,在顿前顿后,吸去了一敲。正如昆曲中亦有当拍而不拍之时,是为了使歌曲更加流美。但这种说法失之无据,饶宗颐先生就对陈能群的说法提出了质疑,他考证了靸字的古义,认为“靸即沓,与?同。鼓为乐器之指南,乐之缓急长短,每依鼓为节奏。”中即指中音,沈括《梦溪笔谈》中有载:“乐中有中声,有正声,所谓中声者,声之高至于无穷,声之下亦无穷,而各具十二律。作乐者必求其高下最中之声,不得中声,不得为乐。”清,指清声,《梦溪笔谈》也有记载:“律有四清宫,合十二律为十六。”[7]宋词曲入乐作拍的鼓,一般是小鼓,《事林广记》中就保存了碎击的鼓谱。饶宗颐先生认为此句说的正是鼓拍之法,是以鼓作为指挥,沓之于中声清声。笔者认为,这种解释看似科学,实则忽略了“靸”在曲中的实际用法,乐曲中的专有名词往往与古汉语意义有所不同,“靸”在唐代大曲中实际上指的是散序转入慢板中序的段落,是一种体裁名称。这种体裁的名称由来,可以从“靸”字一般用法出发,靸指鞋,谭子化《书序》有云:“杖靸而去。”《汉书》五七下《司马相如传》中《哀二世赋》:“汨淢靸以永逝兮”,靸指的是轻举的样子。《才调集》一薛能舞者诗:“慢靸轻裙行欲进,待调诸曲起来迟。”[8]靸在此是举的意思。在唐代大曲中,散序转入中序之间的一个较为简短的段落,就被称为靸。因为靸有轻举的意思,所以往往在散序之后跟一个轻快的乐曲,然后转入慢板中序。所以靸代表着上板入拍。王观堂的《宋大曲考》中称宋人大曲中已经不用散序与靸了,那么张炎所言“靸中清”是否就不知所谓了呢?不然,虽然靸这种体裁在宋时已经不再沿用了,但靸的意义却保留了下来,即上板入拍。“靸中清”实际上不是以鼓做指挥,而指的是上板入拍后,击打节拍时要板眼分明,清楚明了。这样解释,更贴近乐曲的实际用法。
由此可以看出,第一则中所言的四拍、六拍、八拍,是一种大致的分类,在实际应用中是不可能那么精确的。而“七敲八掯靸中清”中的七、八,也并不是指的是实数,而是泛指在击打节拍的时候要板眼分明,清楚明了。这一则还指出了节拍的轻重。以此种简单的唱法是不足以来衡定具体的歌曲的,但以此为一种普遍的规律,仍然是很有价值的。
注释:
[1]蔡桢:《词源疏证》,北京:中国书店,1985年,第61-62页。
[2]《词学》第二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181页。
[3]同[1],第63页。
[4]同[2],第182页。
[5]同[3]。
[6]南卓:《羯鼓录》,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第6页。
[7]同[2],199页。
[8]《词源》修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3365页。
参考文献:
[1]蔡桢.词源疏证[M]. 北京:中国书店,1985.
[2]《词学》第二辑[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
[3]南卓. 羯鼓录[M]. 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
[4]任中敏. 词曲通义[M]. 扬州:扬州师范学院中文系词曲研究室,1981.
[5]吉联抗. 词源讴曲旨要试译[J]. 中国音乐,19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