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怡 (贵州省兴义市黔西南州人民医院,贵州黔西562400)
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对减少腹部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的效果观察
陈 怡 (贵州省兴义市黔西南州人民医院,贵州黔西562400)
【摘 要】目的:探究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对减少腹部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的效果.方法:选取贵州省兴义市黔西南州人民医院2014-11/2015-11收治的77例腹部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n=32)和研究组(n=45),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行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对比两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及全麻苏醒期躁动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SBP、DBP、心率及全麻苏醒期躁动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能显著降低患者SBP、SDP、心率及躁动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腹部手术;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躁动;效果
全麻苏醒期躁动所引起的肢体动作不当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术后康复进程.相关研究表明,对患者行手术室麻醉护理能有效改善腹部手术患者的全麻苏醒期躁动情况,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贵州省兴义市黔西南州人民医院2014-11/2015-11收治的77例腹部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n=32)和研究组(n=45),对照组中男女比例17:15,年龄19~79(平均58.17±8.03)岁,其中肝胆手术6例、妇科手术7例、泌尿手术8例、胃肠道手术11例;研究组中男女比例24:21,年龄18~80(平均59.02±8.63)岁,其中肝胆手术9例、妇科手术9例、泌尿手术12例、胃肠道手术15例;两组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护理人员对患者行术前访视和麻醉前导尿等.研究组行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具体内容为:(1)术前宣教:护理人员应同患者讲解麻醉原理及过程,指出麻醉可能会引起的异常情况,并帮助患者缓解紧张、恐惧等情绪;(2)术后护理:术后护理人员应协助保持患者平卧状态,保证患者呼吸畅通,并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3)药物合理使用:针对患者具体情况使用镇痛及镇静等药物,以减少患者麻醉苏醒时的躁动;(4)动脉血气分析监测与处理:药物残留会导致患者高碳酸血症、低氧血症等,临床表现为烦躁、头痛等,从而引发躁动,护理人员应对患者行动脉血气分析监测,针对患者情况采取相应措施.
1.3 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 观察两组患者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心率以及躁动发生情况并进行评分.评分标准为:0分:安静,无躁动发生;1分:出现肢体躁动,给予安慰可有效改善;2分:无刺激情况下出现躁动,试图拔掉各种导管,需立刻制动;3分:强烈挣扎,需多人强制制动;躁动发生率=(3分+2分+1分)例数/总例数×100%[2].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对比两组患者SBP、DBP及心率 对照组SBP、DBP及心率均高于研究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患者SBP、DBP及心率对比 (±s)
表1 两组患者SBP、DBP及心率对比 (±s)
aP<0.05 vs对照组苏醒值.
组别 SBP(mmHg) DBP(mmHg)心率(次/min)对照组(n=32)基础值 132.31±10.09 82.12±8.63 71.89±8.65苏醒值 147.12±13.20 94.27±11.23 87.16±8.47研究组(n=45)基础值 131.34±10.76 82.68±7.39 72.17±9.44苏醒值 135.46±12.64a 85.21±10.46a 76.31±10.47a
2.2 对比两组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发生情况 研究组躁动总发生率为15.56%低于对照组34.3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发生情况对比 [n(%)]
手术麻醉是保证手术能够顺利进行的重要步骤,现代医学认为,全麻苏醒期躁动是一种特殊的麻醉并发症,临床表现为血压升高、心率加快以及不当肢体动作等,这些躁动症状可能会导致患者输液管、器官、导尿管等意外脱落,严重影响患者的恢复速度以及生命安全[2-3].腹部手术对患者机体损伤较大,导致患者全麻苏醒时感受到强烈疼痛,从而引发强烈躁动,所以对全麻腹部手术患者行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具有重要意义[4].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SBP(135.46±12.64)mmHg、DBP(85.21±10.46)mmHg、心率(76.31±10.47)次/min,及躁动发生率15.56%均低于对照组,说明对患者行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对减少腹部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的效果显著,能够明显降低患者血压、心率以及躁动发生率.分析原因可能为:临床研究发现,全麻苏醒期躁动可能是由于患者不了解苏醒时可能出现的机体反应、缺乏思想准备,及麻醉作用消退时机体出现的疼痛感、呼吸不畅通、刺激性诊疗操作等[5].对患者行全麻醉护理时,通过术前宣教将麻醉后可能出现的各种机体不适反应告知患者,从而使患者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同时也有效缓解患者紧张、焦躁等不良情绪.在术后护理人员使患者处于平卧状态,以保证其呼吸畅通.另外,通过术后药物的合理使用,针对麻醉作用消退的患者及时给予镇痛镇静类药物治疗,使得患者麻醉苏醒时受到疼痛的刺激降低,从而有效改善全麻苏醒期躁动发生情况,降低血压、心率及躁动发生率[6].此外,本研究由于受时间、环境、样本量等因素的限制,未对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分析,需进一步加大实验进行探究.
综上所述,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对减少腹部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的效果显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以及明显降低躁动发生率,保障患者术后恢复速度以及生命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陈 易.全麻术后认知恢复特征及其与苏醒期躁动的相关性分析[D].宁夏:宁夏医科大学,2013.
[2]黄靖雯.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在减少腹部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合理用药,2015,8(11C):159-160.
[3]陈志峰.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对减少腹部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的疗效评价[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20):1884-1886.
[4]柏晓庆.手术室护理对降低手术患者苏醒过程中躁动的作用分析[J].大家健康,2014,8(13):214-215.
[5]朱庆容.综合护理在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中降低腹部手术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应用[J].大家健康,2015,8(8):31-33.
[6]潘 萍.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对减少腹部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的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24):243-244.
·护理·
作者简介:陈 怡.本科,主管护师.E⁃mail:3259985712@qq.com
收稿日期:2015-09-25;接受日期:2015-10-12
文章编号:2095⁃6894(2016)02⁃71⁃02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