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兆玉
生态文化是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习近平认为,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打造生态文明新常态,离不开生态文化理论的构建与教育,他说:“要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本文拟就生态文化的理论与教育试作探析。
一、生态文化的理论寻视
(一)生态文化的逻辑意蕴
生态文化是人类的文化积淀,是由特定的民族或地区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宗教信仰、风俗习惯、伦理道德等文化因素构成的具有独立特征的结构和功能的文化体系,是代代沿袭传承下来的针对生态资源进行合理摄取、利用和保护,以致能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可持续发展的知识和经验等文化积淀。生态文化的创建标志着人类摆脱了人类中心主义,创设并走向了主张人、社会、自然之间和谐共生的生态主义,从而体现了一种价值观念的升华。
(二)生态文化的表象特征
1.深刻的继承性。我国古代、近代虽然没有形成有当今时代意义的生态文化,但生态文化的思想和理念却早已有之,并且附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在社会上广为传播。我国生态文化的思想源远流长,而且这种生态文化智慧代代相传,不断发展,成为中华文明长盛不衰的重要原因。
2.鲜明的时代性。生态文化的真正形成应该是在20世纪60年代,当时人们开始认识到工业文明及其形成的文化给人类带来了许多灾难和后患,于是,已经孕育在工业文明之中的生态文明呼之欲出,而生态文化也由此诞生,并对生态文明起到催化剂的作用。在世界环境运动史上,有许多绿色著作以其对生命和自然的深刻体悟、对美丽荒野的细致描绘、对许多家园毁损和生存危机的忧患意识、对现代生活观念的历史性反思,感动过成千上万的读者,激励他们自觉投身于环境保护的事业中。
3.广泛的群众性。一方面,我国生态建设如火如荼,广大群众积极投入到这一伟大事业中。另一方面,生态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就是唤起群众的生态意识,用生态建设的科学知识武装群众,引导激励群众积极投身到生态建设中去,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把生态建设推向前进。所有的生态文化如果离开了人民群众就偏离了方向,就没有发展的动力。群众性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是生态文化赖以生存、发展的坚实基础和丰富营养,而为群众服务,为提高群众生态环境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又是生态文化前进的方向和动力源泉,只有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构成生态文化发展的群众性基础。
4.明显的国际性。生态环境出现的问题不单是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的问题,而是整个地球村的问题,如温室效应、臭氧层减少、酸雨、土地沙漠化、森林锐减等,都是跨国公害,具有显著的国际性特征,所以生态问题涉及全人类的共同利益,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只有全人类统一行动、共同努力才能见效。所以,以反映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为主题的生态文化也具有国际性特征。生态文化对于人的一般社会生活有所超越,是超越了人的性别、年龄、行业,涉及全人类的生活、生存的丰富内容的命题。
5.强烈的科学性。生态文化的科学性是由生态文明观的性质所决定的。生态文明观既包含着许多自然科学的规律,也包含着许多人文科学的精神,比如生态学、环境学,既属于自然科学的范畴,又属于人文科学的范畴。只有将自然科学的各方面知识和经济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充分揭示生态环境科学的实质性问题,才能更有说服力,才能在更深层次上发展生态文化,使生态文化不断升华,从而启发、引导、鼓舞人们投身于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伟大事业中去。
(三)生态文化的内容要件
1.生态文化的价值意蕴。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的先导,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和灵魂。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需要通过生态文化不断发展去引领和支撑。弘扬和培育生态文化,将公众的环境伦理上升为生态文明的理念。只有加强生态文化建设,构建起完善的生态文化体系,繁荣生态文化,在全社会普及生态文化的价值理念,从更深的思想文化层面解决现实中的环境问题,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生态环境危机,建设好生态文明。
2.生态文化的产业体系。发展文化产业是满足人民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要加强文化和生态的融合,不断丰富文化产业中的生态内涵,突出生态文化产业对生态文化建设的重要支撑作用。推动生态与文化、旅游、体育、信息、物流、建筑等产业的融合,增加相关产业的生态文化含量,延伸生态文化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做大做强山水文化、生态旅游、环保产业等物质文化产业,努力发展生态文化影视、音乐、书画等精神文化产业,充分挖掘生态文化培训、咨询、会展等文化相关产业。探索将生态元素植入文化科技、影视制作、音乐制作、时尚设计、艺术创作、工艺美术、广告创意、动漫游戏等文化类创意产业,发挥文化创意在生态文化传播中的作用。
3.公众生态的文化素养。生态文化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科学发展观蕴涵着可持续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的内容。生态文化的使命之一就是保障可持续发展和和谐社会构建的顺利进行。无论是可持续发展还是和谐社会构建都是极其庞大的系统工程,都需要公众的全面积极参与。要弘扬生态文化,就必须全面提高公众的生态文化素养。
二、生态文化的教育架构
(一)制定生态文化教育的规划
生态文化是一种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先进文化形态。它是涉及人的意识、观念、信仰、行为、组织、体制、法规以及其他各种形式的文化形态,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在自然与社会生态关系上的具体表现,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持续生存、稳定发展的文化。生态文化建设,就是要全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积极协调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在更高水平上寻求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从制度层面上看,生态文化渗入政治结构,使环境保护趋向规范化、制度化,并促进社会关系的协调发展;从物质层面上看,生态文化建设强调社会物质生产的技术、能源形式、生产方式、消费行为以及生活方式等都朝生态化方向发展,即建立生态化的生活方式,大力发展生态经济、生态产业、循环经济等;从精神层面上看,生态文化推动了生态教育、生态哲学、生态伦理学、生态美学、生态媒体、生态宗教、生态文学艺术等领域的发展,科学技术也不断向生态化转变。
编制生态文化发展战略规划既有利于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又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在国家层面,应当将生态文化建设纳入国家的有关文化发展计划和规划之中,一方面以国家政策的形式明确支持和提倡生态文化建设,另一方面也使全国各城市、各地区的生态文化建设有一个可靠的依据。在市县层面,应当将生态文化建设纳入“十三五”规划。
(二)建立生态文化教育的体系
生态文化作为一种新型文化,首要任务是通过教育将生态意识渗入到公众的心灵里。
1.明确生态文化教育的基本目标。生态文化教育本质上不只是对自然界的了解或只将自然界视为研究探讨的对象,也不应只停留在解决问题及防止问题的层面上,更重要的是从人类对环境所持的态度及思考方式上了解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本立场,并加以修正,即由过去的征服自然到现在的与自然和谐相处。
2.完善生态文化教育的框架结构。纵向结构——从幼儿教育到高等教育。应根据教育规律和各个学习阶段的情况,在内容与手段上进行更新和扩展,在各个学科的教学内容上补充生态文化的知识,并且辅助与之相宜的教学手段。
横向结构——从自然科学到社会科学。遵循该学科知识构成与演进的逻辑和规律,将生态文化的内容以科学的方式呈现出来或补充进去,使其居于中国教育思想的中心地位,将生态文化教育的理念深人到全社会的思想中。
3.构建生态文化教育的课程。一是要充分挖掘各门课程中的生态文化教育内容,以生态问题和环境科学的专业知识为载体,以可持续发展思想培养学生的生态文化的伦理观、价值观、世界观,并提供今后参与可持续发展实践所必需的知识与技能。二是编写生态文化的专门读本,开设绿色教育的通识课程,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接受生态文化教育,培养学生的环境道德和环境责任感。三是加强生态文化的学科建设,设立生态环境教育专业,培养中小学生态文化教育的师资力量。四是要把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到生态文化建设中。
4.创新生态文化教育的方式方法。生态文化教育在教学方法上的发展要呈现多元化。一是加强生态文化观念的教育,这种教育应该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体现在各种类别、各种课程的教育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二是加强合理利用科学技术的教育,帮助学生认识维护生态平衡的现代科技发展走向,弱化或抑制破坏生态平衡的科技再生产。三是加强生态道德教育,包括加强生态忧患意识教育,以增强人们的生态道德意识,节约使用地球上的资源。
5.打造生态文化教育的场所基地。利用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自然博物馆、野生动植物园、风景名胜区等生态教育资源进行生态文化教育,为青少年亲近自然环境、学习科学知识、增强环保意识、投身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了实践场所,通过生态文化教育将生态意识和责任意识渗入公众的心灵。
6.发挥传统文化教育的导向作用。我国人民自古以来就形成了“天人合一”的朴素哲学思想,提出人类要效法自然法则,以平等的态度对待自然万物的观点。庄子《齐物论》说:“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认为世间万物是一体的,人是自然万物的一部分。朱熹提出了“天人一理”、“天地万物一体”的生态伦理观点,将儒家伦理观从人际向人与自然之间拓展,把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作为人的最高目的。在古代的散文、诗歌中,也有许多生态文化的内容,如陶渊明、王维的田园诗等。一些民俗如敬天、敬山、清明节插柳等也包含生态文化的内容。用传统生态文化资源进行生态文化教育应成为生态文化教育的一部分。
(三)拓展生态文化教育的层次视角
生态文化教育应当是全民性的、有层次的,它的目标是让人们正确认识生态现状与问题,激发良好的生态觉悟与环境保护意识,从而投身于防治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的行列。
1.注重家庭方面引导。家庭在生态文化教育中起基础性作用。家长对于孩子情感目标的培养应从小开始,主要培养孩子对大自然和人类的热爱,培养孩子对待生态环境的正确的价值观与态度,使其了解生态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关系。通过浅显、直观的生态文化教育,引导孩子自觉遵守环境道德规则,尊重自然,爱护自然,并能初步识别和抵制那些不自觉甚至侵害他人环境的不道德行为,从小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家长更要以身作则,在不断提高自己综合素质的同时引导孩子去进行实践。同时还要和学校多加沟通,随时关注孩子的思想动态和实际表现。
2.注重学校培养。从终身教育的角度看,生态文化教育是个系统工程,具有长期性。因此,为了使受教育者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生态文化教育必须从娃娃抓起,播种绿色希望。幼儿教育注重培养孩子的环保情感和态度。在小学里结合自然课,开展生态文化教育,从小培养良好的生态意识,树立生态价值观和道德观。在中学里结合生物课教学,有意识地开展生态文化教育,把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关系、人类面临的全球问题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深远意义等向学生阐述清楚,让学生自觉养成尊重自然、保护自然、节约自然资源的习惯,从而为真正的生态文明的到来和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作为培养社会高级专门人才的高等学校,要紧紧围绕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调整教育内容和方法,加强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化教育,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合格人才。在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过程中,高等教育要充分发挥其基础和先导作用,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障。
教师的生态文化状况决定着对学生进行生态意识培养的效果。教育者的言传身教、率先垂范作用也是十分重要的。在教育过程中,应注意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相结合,重在实践。理论教育可以通过课堂讲授,也可以通过各种宣传舆论工具进行潜移默化的传播。实践教育要注重引导学生从身边的事做起,主动动手去改变身边的环境,实践可持续发展的理论。
3.注重社会宣传
生态文明意识是一个包含多主体、多层次的复杂体系,包括政府的生态文明意识、其他组织的生态文明意识以及公众的生态文明意识。在这个体系中,公众的生态文明意识处于最基层、也是最根本的地位,因为无论是政府组织还是其他社会组织与经济组织,都是由个人构成的,公众的生态文明意识与价值观在根本上决定了政府组织与其他组织的生态意识与价值观。可以说,公众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是整个生态文明意识体系构建与成熟的根本出发点与持续的动力保障。要使人们正确认识环境,解决各种环境问题,加强环境教育,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使人的行为与环境相和谐则是必由之路。
在各级领导干部中加强宣传。各级领导者是各项政策、规章的制定者,担负着发挥政府的调控与导向作用的重大职责。在各级领导干部中加大宣传力度,有利于生态文明教育自上而下的普及。通过宣传,能够提高各级领导和决策者实施生态文化教育的自觉性,并将其贯彻到各级政府的规划、决策和行动中去。应该尽快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生态文化教育战略规划,并在国家层次上建立起协调与调控机制,统筹全局,协调各部门的工作。
在企业管理者中加强宣传。应特别重视企业领导班子生态文明意识的转变与提高,扭转重经济效益轻生态文明教育的思想,树立起依靠科技教育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决策观,构建适合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战略需要的新型教育管理模式。为企业领导者普及循环经济理论、清洁生产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使其在约束自身、提高效益的同时,能够兼顾生态环境的保护,兼顾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在广大的人民群众中加强宣传。生态文化教育是一项十分艰巨的教育任务,公众的综合生态素质的提高也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通过宣传教育,能够提高全民的综合生态意识与素养,使广大群众真正认识到生态问题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从而自觉接受生态文化教育。在全社会范围内加大网络、电视、广播、报纸、期刊的宣传力度,有利于生态文化教育在公众中的广泛普及,使他们能够约束自身,并在方方面面影响整个社会的生态文明建设。
作 者:中共巫山县委党校副校长,正高级讲师,重庆市社会科学普及专家
责任编辑:马 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