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培养初中学生的数学素养

2016-05-09 21:14任云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2016年5期
关键词:图形数学知识素养

任云

数学素养主要是指学生个体具备数学文化水平各个层次的整体素养。为了帮助初中学生提高数学素养,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数学素养。其中,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应该合理渗透数学文化教学,并注重应用问题探究式教学方式。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培养初中学生的数学素养的意义和策略进行具体分析。

一、培养初中学生的数学素养的意义

1。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有利于数学双基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指导学生深入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和数学基本技能,并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对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具有重要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如果不做好数学双基教学,便会让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缺乏有力的支撑。因此,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有利于数学双基教学。

2。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有利于素质教育。当前提倡的素质教育,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和创新的能力。然而,加强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有利于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和创新能力。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完全符合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要求。

二、培养初中学生数学素养的对策

1。坚持以学生为学习主体,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在传统教学过程中,主要是以教师教学为中心,打击了学生主动参与数学课堂的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因此,在当前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为了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需要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例如,在讲“图形的平移和旋转”时,教师可以采取自主探究的教学方式,坚持将理论教学与实际相结合的教学原则,扮演课堂主导角色,体现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将平移的定义与实际生活中所涉及的图形平移原理有效结合起来。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演示生活中所涉及的平移的事例。如,商场里我们坐扶手电梯时的移动过程等。这样,有利于将学生引入到图形的平移教学中,从而促使学生更加深入地掌握图形平移的定义和性质;然后教师让学生根据自身对图形的平移相关知识点的理解来解释现实生活中所涉及的平移的现象,以巩固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掌握情况。教师将教材中的内容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主动进行思考和探究,有利于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培养数学素养。

2。注重问题探究式教学,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采取问题探究式教学方式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实践、主动分析和讨论相关数学知识,从而达到灵活运用数学知识的目的。运用问题探究式教学,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这对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结合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让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问题意识。通常情况下,教师主要利用教材中的例题和习题展开变式教学,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掌握数学知识规律,提升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促使学生的数学能力得到提升。例如,在讲“全等三角形”时,为了让学生深入了解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和性质,并能够准确使用符号表示两个三角形全等,找出对应元素,教师可以合理创设问题情境,通过展示生活中关于全等图形的图片,并提出问题,让学生主动进行思考。这样,有利于学生在数学知识学习过程中提升自己的数学素养。

3。渗透数学问题进行课堂教学,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思考习惯。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感受数学文化,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因此,教师可以利用赏析数学美的教学时间,让学生感受数学问题,提升初中学生的数学文化素养;利用研究性合作学习的时间体会数学问题,提升学生的数学实践和数学应用能力;在探究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合理融入数学文化,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同时,由于数学学习的思想和方法具有较高的教育价值,也是初中数学教育的核心所在,对提升初中学生的数学素养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教师应该将数学思想合理融入到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能够在掌握数学基础知识的过程中有效提升自己的数学能力,并养成良好的数学思考习惯。

总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不仅满足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而且符合素质教育的目标。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需要教师全面思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数学课堂活动。同时,还需要教师利用空余时间,不断学习专业教学知识,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有效提升自己的数学素养。

猜你喜欢
图形数学知识素养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分图形
找图形
图形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