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

2016-05-09 21:09叶贤花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2016年5期
关键词:勾股定理思维能力数学

叶贤花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对数学的探索求知欲望对于数学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不仅有利于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提升,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还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学生探索能力的培养,促使学生运用数学知识探索性地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或者数学现象。

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谈点体会。

一、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生活化的案例引入教学,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新知识,不仅能够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例如,在讲“丰富多彩的图形”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的方式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各种图形,便于学生理解和学习。此外,数学是和实践生活密切联系的学科,在教学中要求学生能够根据实际生活中遇到的数学现象进行相应的分析,提升学生运用数学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探索求知欲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利用实际生活案例导入课堂,缩短理论与学生理解能力之间的距离,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引导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学会思考

1。教授学生学会听课。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生数学知识和基本原理,还要教授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效果。学生习得高效的学习方法,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便于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能够促进学生探索思维的培养。例如,在讲“一次函数”时,教师可以传授学生进行高效预习的方法,即在进行预习的过程中将自己感到困惑的点画出来,作为上课时重点听讲的内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重点听自己感到困惑的地方或者是疑难的地方,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有的学生还能够根据教师的方法,结合自己的情况,做出相应方法的调整,从而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有助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2。给予学进行独立思考的时间。在教学中,教师应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知识的探索和思考,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使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更加深刻和灵活。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增强学生对课堂活动的参与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例如,在讲“平行四边形”时,学生需要通过其定义来判定图形是否平行四边形,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独立思考,消化判定平行四边形的条件,并能够灵活运用,加深学生对定义的理解,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三、在教学过程中,支持学生大胆提问、质疑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质疑并提问。教师鼓励学生主动提问能够开启学生探索之旅的大门。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敢于对教师的讲解提出质疑和问题,体现出学生对教师的讲述内容进行了深入思考,并进行了分析,说明学生在认真听讲,此时教师应该鼓励和支持学生大胆提问,激发学生继续努力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例如,在讲“勾股定理”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疑问以及在学习过程中不懂的地方。在这部分的学习中,很多学生都会出现问题,混淆勾股定理适用的前提条件,即只有在直角三角形中勾股定理才具有意义,而只有符合勾股定理才是直角三角形。同时,教师对于学生的勇于提问给予极大的支持和鼓励,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

四、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的思维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主要通过例题解析来训练学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能力,便于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探索同一题目不同的解题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有助于学生从繁杂的题海战术中解脱出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例如,在讲“三角形全等证明”时,教师要多角度地引导学生进行三角形全等的证明,启发学生充分利用三角形全等的条件进行问题的解决,从题目中发现条件,培养学生探索条件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从而有助于学生掌握三角形全等的知识。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注重学生探索思维能力的培养,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并进行教学实践,时刻关注教学理念的新动态,与同行优秀的人才进行交流,以便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自己培养学生探索能力的技能,从而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内生动力,有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为学生的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猜你喜欢
勾股定理思维能力数学
勾股定理紧握折叠的手
用勾股定理解一类题
应用勾股定理的几个层次
培养思维能力
《勾股定理》拓展精练
培养思维能力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