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磊 平面上的空间构建

2016-05-09 13:09王薇
艺术汇 2015年4期
关键词:浮雕个展雕塑

蔡磊在其近期个展“模棱”中展示了一种来自视觉及形式的不确定性。在平面上借助浮雕语言探讨空间的工作方式,不仅为作品带来了不同的观看维度,亦呈现了创作语言的多重并置。通过对视觉、材料、审美的有效调控,作品在简洁的外在表征之下,涵盖了对空间问题的多层面探讨,并揭示了未来对相关议题挖掘的更多可能。

在蔡磊具有写实性特征的作品中,抽象性更多地体现在其作品的观念传达上。其工作指向对艺术本体语言的探索。具体来说,这其中涉及以平面形式为载体的空间探讨,以及材料运用与观念传达之间关系的思考。在创作中,蔡磊尝试通过对雕塑与装置、媒材与现成品、平面与立体之间界限的消解,进一步打破作品的形式壁垒,从而引发对相关问题探讨的更多可能性。在作品材料的运用上,其以类似现成品挪用的思维方式,以表现对象本身所固有的材质为媒介,通过最自然的方式实现对物象的呈现。在形式语言愈发简省的同时,以举重若轻的方式延展出作品内在丰富的观念性。

I ART:从此次在林大艺术中心举办的个展“模棱”中,可以感受到作品形式及观念在之前创作基础上的延续与拓展。从宏观而言,本次个展呈现了你近期工作上怎样的推进?

蔡磊:这次个展中的作品是从上次个展“降维法”过渡过来的,主要还是延续了以毛坯房为题材的浮雕系列,呈现空间的压缩。

以《毛坯房》系列为例,上次个展中的作品是在浮雕的基础上在作品表面封上胶,这样一来,作品就由三维变成二维了,所以个展命名为“降维”。而这次个展中的《毛坯房》系列没有使用胶材料,作品有前后空间,是三维的。因为这次个展探讨的问题不是“降维”,而是视觉上的不确定,所以命名为“模棱”。此外,“模棱”还指涉了材料及形式的不确定,且这两个字的形象通感于我那些作品的造型。

I ART:你的作品似乎在形式上融合了包括雕塑、装置、绘画在内的多重元素。从而呈现出一种形式上的综合并置,你如何界定自己的作品?

蔡磊:我的作品很难界定,既不是雕塑,也不是装置,也不是绘画,它是一个新的语言模式,这种语言模式很接近浮雕,但还不是浮雕。如果那些以水泥为材料创作的《毛坯房》系列还可以说是浮雕,那么这次展出的其它作品则包含了更多的绘画元素,就很难说是浮雕了。以铁、玻璃为材料创作的作品《15度角》、《30度角》又带有现成品元素,而对现成品的运用属于装置范畴,但作品又有前后关系,使用的还是浮雕的语言。所有这些形式的界限在我的作品中全部被模糊掉了。

I ART:材料的实验性在你的创作中十分突出,能否结合作品具体谈谈你对媒介材料运用的思考?在创作中,你是如何通过材料实现观念传达的有效性的?

蔡磊:材料确实在我的作品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我研究生阶段的导师是展望老师,研究方向是“材料与观念“。我本科学的是写实,所以之前创作的作品都是以写实手法完成的,考上研究生之后方向就开始转变。但是我在本科学习写实的时候,已经开始借用皮子等材料进行表达了,其实那时就有这个影子。于是,我就想往这方面再深造一下。我觉得材料本身就有一种语言,不同材料带给人的感受都不尽相同,我们可以直接借鉴材料所自带的这种感受。比如当初我曾尝试以绘画的方式呈现毛坯房,但即便画的一模一样,还是不太对,没有水泥表现得深刻。水泥的颜色很中性,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发生变化。而且水泥还具有一种社会性。绘画是人为地在模仿对象,在某种程度上没办法超越自然,我利用“自然”这个材料去传达,这相比“仿造”一样东西效果更好,否则就会显得做作。毛坯房本身就是由水泥所覆盖,如果用模仿水泥材料制作,也能做出前后空间的效果,但作品味道与语义完全不一样。

观念是在实践中产生的。比如,水泥是一个材料,毛坯房是我传达观念所借助的一个对象,但这个观念需要水泥、毛坯房,还有我共同完成。也就是说,我用水泥做毛坯房,毛坯房的各种造型及其给人带来的空间感受,即我的意念,这三者加起来才能产生观念。

I ART:你的作品显示出一种在平面上借用浮雕的语言来探讨空间的工作方式。能否谈谈与之相关的思考?

蔡磊:进入当下的艺术发生语境当中,如何将绘画与雕塑进行一种相互“发酵与酝酿”,如何将两者的共性特征进行一个“嫁接”,可以说是我一直在关注和探索的方向。将绘画上的虚空特性与雕塑上的实在本性进行一种结合,应该说是完成绘画与雕塑两种艺术形式发生的先决条件。

我原来就画过国画、油画,上大学时选择了雕塑专业。雕塑的学习经历最主要的是培养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和观看方法。从事绘画的人看某一物体可能更多的是从色彩、虚实的角度去观察。而从事雕塑的人看某一物体则可能更多的是从空间、体量的角度去观察。我是以跨学科的方式,将雕塑空间加入到绘画形式中,所以产生了一个新的东西。以此次展出的作品《模棱》为例,我把属于负空间的部分凸出来,把正常的视觉空间反向处理了。凸出的负空间使用了和墙体一样的白色,墙体的白色代换负空间的虚空,二者是一体的。再比如作品《8.82平米》、《23平米》,也是我使用绘画的形式探讨作品和后面墙体的空间关系。作品从左往右看,或者从右往左看,它的造型会调控观者的大脑进而发生视觉变化。与此同时,作品的方向感也会随之发生变化。作品所呈现出的异型能调控人的大脑,这还是来源于浮雕带给我的一些想法。于是,雕塑艺术中的浮雕艺术便成为了我所要依托的(绘画与雕塑艺术形式两者所具有的共性特征)一个嫁接桥梁,也为我尝试将绘画的虚空与平面性融入雕塑的多维与实在特性提供了一个探索的方向。

I ART:事实上,对空间的探讨、对材料的实验,以及形式的综合性。在你早期的作品中就已有体现。现今的创作在延续对这些问题探讨的同时,作品面貌发生了很大程度上的转变。创作推进的过程是怎样的?

蔡磊:在雕塑系描摹对象五年,总是习惯以人物作为载体去表达,并从审美出发。那时本科刚毕业,作品并不成熟,但在那个时候它对我来说是成立的。但那时作品可能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借用对象,直到我在研究生一年级的时候触碰了《毛坯房》系列的雏形。借用浮雕语言对于表现毛坯房的内部空间来说是再合适不过了,但如果用传统浮雕的标准去看“毛坯房”似乎只有背景而缺乏前景的内容,然而这正是把空间语言本身作为内容的结果。而为了强化空间感,视觉性的因素,即绘画的方法又被引入了,因此,绘画的维度与虚空表达又被引入了浮雕概念之中。在《毛坯房》系列中,用色调产生的光影感强化了空间错觉,形成了一种浮雕知觉与绘画知觉之间的摩擦。然后,又把这种知觉冲突隐藏在了水晶胶材料中,半透明的材料带来了一种绘画中的空气透视效果,也强化了空间感上的诱惑力,给观者带来物理平面性与真实空间性之间的细微转换。更重要的是,浮雕上的空间,即其中负空间的部分被凝固成了可感的视觉实体,使得在这个厘米尺度的实在空间内,视错觉中的空间感与其真实的物理进深形成了极强的张力与落差。在这里我有探讨的可能性,于是就有了“绛维法”个展中的从“三维”到“二维”的作品。新的系列完全把胶去除了,它探讨的是“模棱”这个新的问题。

I ART:从外在视觉表征来说,你的作品具有一种干净、简洁的特点。你似乎一直在语言上精简,但作品的内在却呈现出一种深入的趋势?

蔡磊:我把空间中的其它元素都剔除掉,只剩一个架子,我觉得它是最有力度的,如果里面还有别的对象或载体,就会把空间打乱,把人的情绪或者视觉点带走,就会产生别的语言模式或者方向。东方人做东西讲究意到笔不到,以四两拨千斤。加法容易,减法很难。这里面还有很多可能性,一定会有新的东西产生,需要慢慢去试验。

I ART:从“降维法”到“模棱”,你的创作呈现出对艺术本体语言探索的趋势,作品体现出一种剔除了个体经验的纯粹的观念性特征。请谈谈与之相关的思考。

蔡磊:我的作品其实都在写实,但我对作品本体语言感兴趣,这是一种观念上的抽象。我的作品剔除了文学性和绘画性,它就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物体。不管看不看它,它就在那儿。作品本身不是表达我的情感,而是能够调控所有观众的不同感受。在创作作品的时候,我特别强调自己的意念。我从开始创作一件作品时就知道我想要做成什么样。只要这件作品是我用心去做的,我在这件作品中消耗了体力与时间,我的意念就一定在里面,通过作品让观者感受到。

我创作作品挺理性的,但是感性中的理性,我不喜欢造作,不喜欢没事儿说事儿。某件作品是研究什么问题,应当很清晰。如果把所有东西都往一件作品上叠加,也许视觉效果很好,但特别不纯粹。语言太多了反而使作品显得不干净利落。这次展场中的作品不多,但每件作品都在探讨一个问题,这对我来说特别重要。艺术创作要宏观地看问题,要在自己从事的这个领域上有所贡献。如果能往前走一步,哪怕只是一小步,也是一份贡献。做艺术在一定程度上挺虚的,但如果能够虚中生有,它就变得实在质量起来。

I ART:从鲁迅美术学院附中,到中央美术学院本科、研究生,你所接受的是学院系统的艺术教育。在自身的创作中,你是否曾想脱离学院的影响?这种影响在你现今的创作中还依旧存在么?

蔡磊:存在,但是它已经隐藏在里面了。学生时代的那种东西已经没有了,但学院留给我的是对作品独特的理解、审美和观察方式。在学院里学到的东西需要经过自己咀嚼,否则作品总是带着学生气,放不开。我没有刻意想过是否要脱离学院,我的作品就是在学院派体系生长出来的当代艺术,或许在这个过程中脱离了学院,但这只是形式上的脱离,有许多东西没有学院的根基是无法驾驭的。(采访/撰文:王薇)

猜你喜欢
浮雕个展雕塑
巨型雕塑
我的破烂雕塑
浮雕圆圈
写实雕塑
展览纪录
出错的浮雕
香格纳北京推新展
去云冈石窟看浮雕
颜磊、何迟双个展
“大北方”杨光个展亮相爱慕美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