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绍权
众所周知,数学侧重于逻辑思维,是一门比较枯燥的学科。它的枯燥无味势必会影响小学生参与课堂的能动性、趣味性,进而影响课堂的高效性。因此,如何打造高效的数学课堂?就成了一线数学教师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好多教师在班上成绩低落的时候,都埋怨接班的学生素质差。学生的素质高低不齐,确实会造成成绩差异,但这也不是主要原因。同一个班不同时期换不同教师教,成绩也会迥然不同。所以,笔者认为,高效的数学课堂离不开教师“经营”。怎样“经营”高效的数学课堂呢?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谈几点思考。
为什么要把自己变“笨”才能换来高效的数学课堂?我举个例子,一个朋友在一线教学多年,天资聪慧,奥数题在他脑中有如口算题般简单。如此“神咖”之人,课堂效果定当非比寻常,但意想不到的是,他接手的班级在学校每一次质量抽测中总是倒数第一。每一次的质量分析,他总是埋怨接手的班级生源素质差。埋怨多了总有成效,学校特意安排年段中最强的班级给他,满怀信心的他结果又碰了一鼻子灰,成绩还是倒数第一。痛定思痛,他在这次检测质量分析中再也没有把失败的原因归咎于生源上。而是虚心向一些有丰富“临床”经验的教师请教,认真寻找自己教学上的失误。经过客观分析,他发现把自己思维水平“降八度”去诠释题目,大部分学生仍然接受不了,因为他智商超高,他的“降八度”思维起点就高,当然学生的思维跟不上,学得的知识大多是一知半解,带着问题接受新的知识,课堂学习效率自然变低。
到底要降几度才能靠近学生的思维?当然要因人而异,但是相同的一点是教师只有将自己的思维水平降到和学生知识和技能最近发展区相接近的这个度,学生跳起来能摘到,才能高效地解决问题。
举个例子,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是《平移与旋转》,对于旋转,动手操作时学生错误率高。那么,旋转这部分知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在哪里呢?这就需要教师做好课前调查,千万不能只根据教学用书书面提示来找学生这部分知识的最近发展区。教学用书是这样说的:学生在三年级上册初步感知了生活中常见的旋转现象。经过了一年半的时间,学生对这部分知识掌握多少,至今遗忘多少?这个“度”就需要教师去调查旧知掌握的情况。比如,方向是旋转的第一因素,方向从一、二年级就开始认识,教师千万不要认为这个知识点非常简单,误以为全班学生都已知道,就有那么极少数学生方位弄不清楚,结果对顺时针、逆时针混淆得一塌糊涂,课堂效率自然就低。所以,高效的数学课堂要求教师要把自己变“笨”,要抓住学生最近的发展区组织教学。
从学生实际能力出发组织教学,学生才能学得轻松,数学课堂才能高效。
高效的数学课堂,上课的教师都会在备课当中认真揣摩教材特点,都会寻找解决问题的好方法、好窍门。
“教材是死的,人是活的”。教师对教材知识点的教学要灵活呈现。就比如上面提的旋转这节课,学生对顺时针和逆时针这个知识点总是混淆。如何把这个易混的知识点教简单呢?我们可以这样训练:
课件出示练习题:
如上图所示,指针绕点0,从B点转到A点是 时针旋转90°;指针绕点0,从B点转到C点是 时针旋转90°。
教师引导学生像上面右图一样标上四大点后,学生马上明白:B点到A点是3点到12点是逆时针,B点到C点是3点到6点是顺时针。这样训练,学生自然就分清了旋转的方向。接下来的图形旋转的操作,也可以这样训练。
A点可以想象成表心,A点长短两边可以当作分针和时针。先说A点长边旋转,如果是逆时针方向旋转90度,那是从3到转到12点;如果是顺时针旋转,那就从3点转到6点。A点短边旋转的道理也是如此。
这样教学,抓住了A点两条边根据钟表规律旋转的本质,把复杂的教材内容简单化,学生就能轻而易举掌握,课堂教学自然就高效。
高效的数学课堂,上课的教师都有自己的独特方法,教得不累,但学生却学得轻松。
我们知道,每个班上多多少少都有一些学困生。如果你一一辅导,定让你忙得焦头烂额,苦不堪言,取得的效果还不一定好。其实,你可以聘请一些“高级工程师”帮你辅导学生,也就是大家非常熟悉的小老师“一对一”帮扶工作。很多教师都会说:“这个方法都用过,可效果不是很明显”。其实,很多教师只是建立起“一对一”帮扶小组,后来缺乏检查,任其发展。试问,这样帮扶活动谈何效果?确立优生和学困生“一对一”帮扶活动后,一定要制定一个规章制度来配合,并要及时反馈帮扶活动的情况和效果。
下面的例子——“一对一”小老师帮扶制度,是根据笔者本班的实际情况和特色来制定的,仅供参考和借鉴。
××班“一对一”帮扶活动方案:
1.解放优秀学生。优秀“师傅”可以申请不写作业,他们可以腾出更多的时间来辅导“徒弟”。不用担心优秀“师傅”成绩下降,因为他在讲解题目时等于重新温习一遍,而且数量关系越讲越清,对知识含义有更深层的理解。
2.“师徒”之间捆绑发展。作业、抽测的成绩把“师徒”二人捆绑在一起,“徒弟”作业的质量,每次抽测的成绩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师傅”的加分和扣分。如“徒弟”作业每一次评优,“师傅”就对应加一分。每一次抽测的成绩比上次进步多少分,“师徒”都对应加多少分。反之,“徒弟”学业成绩下滑,“师傅”也受牵连进行相应的扣分。课堂提问,必须是“师徒”二人都举手才有机会回答问题,展示的是“他们”的合作成果,避免课堂成为“优生”的一言堂,这就要求“师傅”必须教会“徒弟”。为了促进这些“师徒”的积极性,每个月或每周(根据本班实际情况)评比出最优秀的几组结对子,在班会上进行精神和物质上的奖励。这种“连带”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师徒”之间的交流,调动了“师傅”帮扶“徒弟”的积极性。
3.讲课的权利不仅属于教师,同样也属于学生。由此衍生出来的“名师”这一荣誉不仅属于教师,也同样属于学生。根据“日汇总,周总结,月评比”的方式对“师徒”课堂表现和学习情况量化考核,每期评比班级“优秀师傅”“优秀学友”。每半学期再对这些“优秀师傅”进行量化,然后评选出两三个“名师”。评选出来的“名师”要向其余“师傅”分享“名师”帮扶的经验。教师还要利用课间或其他时间对这些“师傅”进行集体或个别培训。有效的培训使“师傅”对“徒弟”施教变得游刃有余,“徒弟”在“师傅”的正确引导下进步才会神速。量化考核等级一定要区分,一定要公平、公正。
一个班级中的师生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要产生高效的数学课堂,不能仅仅靠教师去苦心“经营”,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只有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使课堂效率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