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晰与模糊

2016-05-07 18:18于志艳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16年4期
关键词:班主任人生情感

于志艳

担任班主任工作20年,在教育实践中,笔者一直接受着良心的叩问:教育的目的和价值到底是什么?无论是爱因斯坦的《论教育》,还是汉娜阿伦特的《人的境况》,抑或是国内关心中学教育的钱理群先生和资中筠先生都早已明了地告诉了我们答案,这个答案很简单,就是我们经常忘记的初心——教育没有目的,人即目的。

曾看过金球奖电影《少年时代》,主人公梅森从6岁到18岁经历了逃学,沉迷游戏、打架、看色情杂志等令班主任头疼的事,就是这个在班主任眼里似乎没有一点成功迹象的少年,在18岁成年之后,最终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方向。其实,梅森是每一个少年成长历程的缩影。我们的学生也不会按照我们的理想设定去走他们的人生,出现问题甚至走弯路其实都是正常的。当前急功近利的社会风气,学校和家长都想为孩子的成长寻找一条“捷径”。只是我们忘了,正是这些弯路,孩子们才能领略成长的快乐,体会成长的困惑。也因此,他才能在非功利的过程中打下人生的底色。我们的学生,高中三年,是他人生中的16岁到18岁,是他的精神成长的三年,包括思维方式的养成和价值观的确立。我们既不能给他“成功学”的机械激励,也不能是“心灵鸡汤”的麻醉抚慰。班主任需要引领学生从简单的成功与失败的对立论中跳出来,进而看到更长远、更本质的自我实现。在这一过程中,其自身的天赋得到发现和发展,自身的价值得以实现。

我经常提醒自己,班主任个人的能力和积累或许不能充分给予他们成长的土壤和养分,自己一厢情愿的“为你好”只是老师的标准,未必就是对其有用。电影就是一种比较好的呈现方式。如《怦然心动》,让学生感受青春期朦胧的情感,让他们看到这是一种正常的情感,同时也学会明白需要承受的影响和代价;电影《浪潮》,引导学生思考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春风化雨》《放牛班的春天》《心灵捕手》都能滋养学生们年少的心灵,打开他们对这个世界的认识的更广阔的视角。我的一位高三毕业生说:老班带我们看的这些优秀的影视作品,能引导我们不断探索新的答案,发掘每个人最美好的品质和求取的热情,提供一个使自身发展拥有无限可能的窗口,并且让我们意识到,自身如何发展这个问题永远都在产生新的答案。单纯的理想会与未来的世界形成怎样的碰撞?单纯的尖锐会与残酷的现实会产生怎样的冲突?读书人的寂寞和迂腐到底会以怎样的结局出现?通过电影,他们对自身和社会即将面临的冲突和矛盾应该有了一定的心理准备,有了这样的视野和胸怀,具体怎么做,是不用老师教的。

班上的一个学生总是抱怨,对社会和学校有诸多的不满。作为班主任,我知道孩子思想的转变不是通过几次谈话就能实现的。我把自己的一本书送给了他,是南京大学张凤阳老师的《现代性的谱系》,之后,我们的交流就由争论转为读书心得的交换;还有一个学生成绩优秀,但总是沉浸在自己的学习世界里,在交谈中我发现她有自我封闭的倾向,我就送她一本黄武雄老师的《学校在窗外》,看完书,不用说什么,孩子开始参与活动。还有一个学生总是纠结人为什么要学习而心神不宁,我送他一本马小平老师编著的《叩响命运的门》,让他与大师对话,感受“人是追寻意义的动物”;大家在讨论问题的时候经常有表意不清,逻辑不明的情况,我们一起学习徐贲老师的《明亮的对话——公共说理18讲》。

一个班级就是一个生态系统。每个人有自己特定的功能,他们相互汲取自身成长所需的能量,班主任作为孩子们成长中的重要他人,有时需要顶着一些压力给他们腾出相对宽松的氛围,而不是功利性地压制。这并非是逃避竞争,而是让孩子们以他们的视角和眼光来接近这个世界,在生活中找寻自己的角色和立足点。让他们有机会听到自己内心的声音,唤醒他们的自我意识,开掘他们的社会认知属性,通过实践来完善自己的品质,涤荡年轻的胸怀。如每带起始年级,我都是让孩子们自己组建班委,自己制定班规,自己分配角色。原则是每一位同学都要有至少一个角色,出发点是遇到更好的自己。刚开始孩子们做的并不太好,每周小结,改进,角色调换等等,逐渐,孩子们的主人翁意识强了,责任心重了,他们的创意甚至狂妄经常感动的我热泪盈眶。

师生关系不是非黑即白,非此即彼。我们不妨用“模糊”来消融制度的冰冷,用“模糊”来抵抗外在的压力。我们的工作恰恰是在最琐碎中彰显对人最本质的关怀,在最“模糊”中体验着生命最细致入微的情感。相信我们的学生能体认这“模糊”中最真挚朴素的情感,并用之去铺陈他们的人生。

(作者单位:江苏南京市第九中学)

猜你喜欢
班主任人生情感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夸夸我的班主任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人生中的某一天
班主任
高中班主任的自我成长
独一无二的你
斜倚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