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生缘,一世情

2016-05-07 06:23代连华
黄河黄土黄种人 2016年5期
关键词:鸿雁传书青梅竹马陶行知

代连华

青梅竹马

在安徽歙县西乡黄塘源村,有两个孩童走在青石板路上,小女孩头上扎着朝天辫,天真可爱,比她稍大一点的男孩面容清秀,背着布书包。他们手拉着手一起走过独木桥,穿过开满油菜花的田野,一路嬉戏、欢笑、玩耍……男孩名叫陶行知,女孩名叫汪纯宜。

1891年,陶行知出生于黄塘源村,虽然家境贫寒,但与他相依为命的母亲,还是努力供他读书。汪纯宜是邻家女孩,与陶行知同在一个学堂读书。陶行知比汪纯宜大4岁,经常像亲哥哥一样呵护小妹妹,而汪纯宜虽小却乖巧懂事,每天去读书,两人同去同归。每次放学回来,陶行知都要把汪纯宜送回家,再独自返回。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有一种感情犹如一朵美丽的玫瑰花儿,绽放在彼此心里,芬芳且甜蜜。

17岁那年,陶行知考取杭州广济医学堂,开始外出求学,而汪纯宜则留在家乡继续读书。懵懂的情愫,在彼此心里却不能明言,陶行知安慰汪纯宜:“此后我会经常给你写信,而你也要努力学习,争取考到杭州,那时,我们又可以在一起,還像以前一样,由我来呵护你。”

忧伤笼罩在汪纯宜的心头,少女的矜持让她欲言又止,外面的世界有多大,她不知道,但肯定会比黄塘源村子大,外面的女孩子也很多,她有点不放心。陶行知猜出了她的心事,笑着说:“你放心,我会等你考取大学的,我们杭州见。”

一封封书信,从遥远的西子湖畔飞到汪纯宜的手里,每每捧读,她都备感温暖和幸福。两人鸿雁传书、互诉心曲,日子如行云流水般悄然流逝。就在汪纯宜努力读书,也准备考取大学时,家里却突遭变故。汪纯宜自幼失去父母,由叔父抚养其长大,如今叔父病逝,家里再也没有能力供她读书,汪纯宜陷入两难境地。而这时的陶行知,因学业优秀准备赴美读书。

鸿雁传书

一边是青梅竹马的恋人,一边是美好的前程,陶行知左右权衡之后,最终选择回到家乡,他向母亲坦承喜欢汪纯宜,并想娶她为妻。陶母也是看着汪纯宜长大的,所以对他们的婚事也很支持。

24岁的陶行知,娶了20岁的汪纯宜。最美好的婚姻,莫过于两情相悦。婚后的汪纯宜,担负起照顾陶母及持家重任,并支持陶行知赴美留学。

新婚宴尔,情意正浓,转眼间却面临长久离别,汪纯宜虽然万般不舍,但却懂得留学机会不容错过,纵然不舍也得舍。妻子的大力支持令陶行知分外感动,他终于决定出国读书。

1914年,陶行知赴美留学。山一程,水一程,程程相送泪成行,陶行知安慰妻子,保重身体,等他归来。汪纯宜则叮嘱他,不必挂念家里,有她在,尽管放心。

陶行知在美国从事学术研究,而身在家乡的汪纯宜除了思念陶行知,心里也有小小的担忧。彼时,正是新文化冲击旧习俗,崇尚婚姻、爱情自由的时候,虽然自己与陶行知感情很好,情比金坚,但漫漫人生路,是否能一往情深到白头?隔着万水千山,再浓的感情是否也会变淡?正值青春年华的陶行知,成熟而睿智,会不会像其他一些留洋学者那样,归国便休妻,寻找所谓志同道合的伴侣?

鸿雁传书,总是慢得如蜗牛,汪纯宜日思夜盼,每收到一封丈夫来信,她都要看数遍。陶行知爱意浓浓,亦如从前那般温柔体贴,每次都叮嘱她要注意身体,过桥时留心青苔免得滑倒,担水时不要闪到腰。汪纯宜字字读来,心里甜蜜蜜的,思念也不觉得有多苦。

相濡以沫

三年苦等,终于盼回陶行知,这时的陶行知西装革履,风度翩翩,更具成熟魅力。结束牛郎织女般的生活,让汪纯宜喜不自胜,终于可以夫妻相守、举案齐眉。

这是一段平静而安稳的生活,闲暇时他们牵手而行,徜徉在油菜花的芬芳里,尽享世间美好。翌年,他们的儿子呱呱坠地。但初为人父的陶行知,来不及享受更多的家庭温馨,便告别妻儿,开始为教育事业奔波。

汪纯宜留在老家,一边照顾陶母,一边抚育幼儿,日子虽然过得艰苦,但她还是咬牙坚持,只是为了不让陶行知分心。有了汪纯宜的支持,陶行知工作起来如鱼得水,很快便有了成果。由陶行知兴建的学校要开学了,汪纯宜得知后特别高兴,每天晚上,安顿好孩子,她便在灯下飞针走线,为陶行知缝制新衣,她想让自己的丈夫在新年里穿戴一新出现在新学校里。

“纯妻:皮袍已收到,质地甚佳,袍面亦特别可爱,新年穿此,在乡间可以大出风头了。”陶行知收到妻子托人捎来的皮袍,不觉泪湿衣衫,妻子在家辛苦操持家务,还要为自己赶制皮袍,得有多辛苦。他给妻子写信,感谢她的付出。

这时的陶行知,已是中国颇有名气的教育家了,但无论有多大名气,妻子在他心里,一直占据着最重要的位置。

1927年,陶行知创办了晓庄学校,他要邀请一批来校参观的人,第一个他想到的就是妻子,在同事们善意的嘲笑声里,他专心致志地给妻子写信,“纯妻:1月1日系晓庄学校落成纪念日,将有大热闹,深望您及全家均在此同乐!”深厚的夫妻情跃然纸上,他们的浪漫,似乎还停留在青梅竹马之时。

风风雨雨

生活琐碎却充满温馨,平凡而幸福。然而,这种温馨和幸福的背后,也涌动着鲜为人知的不和谐。

1930年,国内局势动荡不安,从事教育工作的陶行知,开始宣传救国思想,结果遭到国民党通缉,不得已流亡日本。那是一段极为艰难的日子,汪纯宜要抚育儿女,照顾老人,还要为远在日本的陶行知担惊受怕。每天,稍有风吹草动,她就吓得赶紧关门闭窗,不肯踏出家门半步。而时时上门打探消息的特务们,更是让她惊恐不已。

虽然陶行知很牵挂家里,但革命事业更重要,他只能强忍着,一边躲避追捕,一边继续战斗。

黑暗的日子终于过去,陶行知安全归来。那一刻,汪纯宜喜极而泣,她紧紧地拉着陶行知的手,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她想对他说,永远相守,永不分离,哪怕吃糠咽菜也要一家人在一起;她想对他说,安安心心地教书吧,即使不功成名就,她也毫无怨言。她想要的,就是一个安稳的家,然而,她的愿望却落了空。

陶行知忙着进行救国宣传,并为创建山海工学团而四处奔波,根本顾不上家里。每次回家看到日渐消瘦的妻子,他都心疼不已,但与国家比起来,又哪里顾得上小家呢?

汪纯宜心生怨恨,却只能埋在心里。令她无比悲伤的是,待她如己出的陶母不幸病逝,汪纯宜顿感失去依傍。在她的精神世界里,她认为陶行知已经不爱她了,否则怎么会常年奔波在外呢?胡思乱想,再加上失去陶母的痛苦,她竟然精神恍惚,不慎落入河里,所幸被人救起。

陶行知匆匆赶回家安慰妻子,这时的汪纯宜,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她甚至哀求陶行知,不要再离开自己,让自己有一个安稳的家,那是她此生最大的愿望。但是,肩负重任的陶行知,还是洒泪别妻,奔赴没有硝烟的战场。

爱你一生

陶行知时常行走在风口浪尖上,时时处于被捕、暗杀等种种危险之中,心力交瘁的汪纯宜,实在承受不住如此巨大的精神压力,她病倒了。

躺在病榻之上,汪纯宜美丽的眼睛望向窗外,她想起了无忧无虑的童年,她和陶行知在一起嬉戏、玩耍,走过窄窄的独木桥,穿过开满油菜花的田野,他们玩捉迷藏……那温馨、幸福的画面,永远定格在记忆里。

当陶行知风尘仆仆地赶回家时,年仅40岁的汪纯宜已经闭上了双眼,两滴清泪滑落脸颊。那一刻,陶行知失声痛哭。忆往昔,那个天真可爱的小女孩,时常乖巧伶俐地站在他面前,美丽的大眼睛扑闪着。而此刻,她已香消玉殒,终于不再受世事惊扰,可他的心又如何放得下?

青梅竹马之情,却只修得半生缘,红尘里,依然有太多的牵挂。纯宜,我怎么可能不爱你呢?只是国家更需要我啊!此生欠你太多,唯有来生再报。陶行知曾对友人言,此生大哭三人,一个是母亲,另两个是妻子纯宜和妹妹,而对妻子汪纯宜,他愧疚不已,没有给她一个安稳的家,让她在担惊受怕中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此后漫长的岁月里,陶行知一心想着汪纯宜。半生缘,谱就了一世情。如果有来生,青梅依然伴竹马,生生世世不分离。

猜你喜欢
鸿雁传书青梅竹马陶行知
何武生
“青梅竹马”的由来
我们的100期纪念2011-2020
陶行知教育名录
探讨樋口一叶作品中的批判性——以《青梅竹马》为例
忆初恋
最忆青梅竹马时
陶行知生活力专题研究的形成及其发展趋势
陶行知的赏识教育法
鸿雁传书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