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银行卡业务现状及发展策略

2016-05-07 17:43张玉伟
商场现代化 2016年9期
关键词:电子支付银行卡信用卡

张玉伟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业己进入全面开放时期,外资银行尤其是银行卡业务机构通过与国内商业银行的合作,中国银行卡市场不断被抢占,在这个领域市场竞争愈加激烈。伴随着银行卡的发展日趋大众化、生活化,社会对银行卡的需求也越来越广。我国银行卡产业虽有一定的基础,近年来也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仍与部分国家差距明显。本文以我国商业银行为研究对象,以银行卡为重点,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我国银行卡业务市场的发展情况,我国银行卡业务发展中存在的不足以及制约我国银行卡业务发展的因素进行分析,进而提出我国银行卡业务的发展策略,包括商业银行的精品推动、国家立法机关的制度推动、各级地方政府的策略推动、中国人民银行的职能推动和中国银联的质量推动。

关键词:银行卡;信用卡;电子支付

一、国内银行卡业务市场的发展现状

1.国内银行卡业务市场的发展历程

我国银行卡业务是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从20世纪70年代中国银行开始从事信用卡代理业务以来,银行卡已经成为最受欢迎的日常生活必要的财务支付工具。概括起来,我国银行卡产业一般通过四个阶段:

第一,银行卡业务萌芽、起步阶段。1979年中国银行广东省分行开始代理香港东亚银行的银行卡收单业务,银行卡业务开始进入中国内地。1985年6月,中国银行珠海分行第一张中银卡问世,随后各大银行纷纷开始发行银行卡。

第二,银行卡业务初步发展阶段。1994年以后,商业银行加大银行卡业务在城市开发的力度,发卡总量、发卡机构数量、经营范围等都呈现出快速增加的趋势。

第三,银行卡业务快速发展阶段。2002年1月,统一标识的银联卡开始在北京、上海等城市发行,中国银联的建立标志着“规则联合制定、风险联合防范”的金融产业发展的新体制正式形成。

第四,银行卡业务走出国门阶段。2004年1月18日和9月8日内地银行发行的人民币银联卡分别在我国香港和澳门地区实现受理,2005年1月10日,人民币卡开通了新加坡、韩国、泰国的受理业务,首次真正意义上走出国门。

2.国内银行卡业务的发展现状

从1985年我国首次发行信用卡,经过近30年的发展,我国银行卡业务不断探索与完善,无论从发卡规模还是服务质量上讲,都更为成熟和规范。

第一,发卡机构数量不断增加。经过2002年以来的快速发展,我国银行卡产业成绩斐然。如今,我国已经有182家发行银行卡的金融机构。

第二,银行卡业务对银行的利润贡献率不断增加。同城跨行取款手续费费用2-4元/笔,以平安银行为例,除传统存贷业务,平安银行中间业务对利润增长的贡献度仍在上升。上半年该行实现非利息净收入达154.57亿元,同比增长51.85%,在营业收入中的占比达到33.19%的历史新高,较2014年全年提升5.45个百分点。

第三,交易金额不断增加。随着我国银行卡产业持续、快速发展,银行卡产业在中国,银行卡交易达到新高。中国银联最新数据显示,到2010年,国内银行卡跨行交易金额11.2万亿元,比上年增长46%。

二、我国银行卡业务发展中的不足

我国银行卡产业虽有一定的基础,近年来也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与一些国家相比,差距较为明显,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受理金融市场的支付工具较单一,市场秩序亟待规范,市场建设在行业应用深度、广度不够。目前,我国银行卡受理市场机具还是以传统POS为主,整体规模不足,布局不合理,数量比较少。据统计,到2009年年底,银行卡ATM21.49万台,240.83万台,中国银行每台ATM对应的银行卡数量为0.96万张,同比减少10.3%;每台POS对应的银行卡数量同比减少12.1%,为858张。

第二,创新支付手段落后,统一的风险防范体系和持卡人服务体系尚未建立。除传统的POS业务外,只有部分银行先行开展了手机支付业务,用IC卡支付等新兴电子支付手段尚未在全国推广运用。

第三,对银行卡产业和电子支付的宣传有待加强,银行卡使用率低,银行卡占比规模较小。银行卡在我国已问世近30年,但公众对其认知水平仍然很低,尤其是中小城市和农村的居民。银行卡业务在国内发展不全面。

三、影响国内银行卡业务发展的因素

分析影响国内银行卡业务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外部环境

第一,新进入者的威胁。与国外先进的国家相比,我们的银行卡业务仍然有不小的差距,我国银行卡产业将面临较大的外国投资的金融机构的竞争压力。在很大程度上,将会影响到外汇管理和其他金融监管政策的有效性和削弱我们的政府支付系统的监管效率,甚至威胁到我们的个人支付系统的安全和未来的稳定。

第二,买方讲价能力。对于银行,买方既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企业,讲价能力主要表现在价格下降,且讲究高质量的服务。由于银行卡产品具有同质性,买方有较强的侃价能力。银行率先创新营销、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提升产品附加值或增强产品功能,显得尤为重要。

第三,卖方讲价能力。卖方具体指的是收单银行或者开证行。各大商业银行对银行卡的业务内容包括透支利息,年费等有明确的规定,同时根据央行规定的扣率,银行业协会在平衡各方利益后统一了不同类的客商的基准扣率。受竞争性因素和实践的影响,卖方尚未有很强的讲价能力。

2.内部环境

第一,商业银行缺乏成熟的经验。国内银行卡业务虽然发展了近30年,但在2004年以前,主要是以发行准贷记卡为主。而在当前市场发行的金融产品是贷记卡,因此,在贷记卡的经营管理上依然缺乏成熟的经验,对业务发展规律尚需探索。

第二,商业银行激励机制不完善。我国商业银行虽然大部分为股份制银行。但由于国内主要发卡银行长期是我国大型国有银行,部门纷繁复杂,工作人员过多,易造成效率低下,责任分配和激励机制依然不能有效激励员工。

第三,金融部门成本核算不精细,宣传引导不足。除信用社发行的银行卡外,其他金融机构发行的银行卡均收取一定的年费,跨省银行异地取款依然需收取手续费,加大了用卡成本,所以办理和使用银行卡的积极性不高。

四、我国银行卡业务发展策略

发展银行卡业务须由社会共同努力完成。扮演最重要的角色分别是国内商业银行、国家立法机关、各级地方政府、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银联。鉴于此,笔者对我国银行卡业务的发展提出如下发展策略。

1.变巨大为强大,商业银行精品推动

第一,总行卡中心人员应有基层工作经验。由于卡中心的工作人员缺乏走向基层实际工作经验,在实际工作中,银行卡中心总公司的发展规范等办法,有不少偏离实际工作,可操作性差的现象。

第二,一个有效的激励机制。管理机制变化的重要内容是实施绩效管理,商业目标及薪酬分配挂钩。把先进的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有机结合,按照岗位职责考核、结果与奖惩挂钩、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最大限度的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和工作绩效。

第三,加强培训和考核。我国商业银行银行卡业务应切实重视银行卡业务人员的培训,严格落实培训的组织,掌握培训的实际效果和加强全员绩效考核工作的组织领导,培育绩效考核文化,严格绩效考核奖惩加强绩效考核督导。

2.变无序为有序,立法机构法制推动

第一,理顺监管主体。明确人民银行的主导监管地位,在此基础上明确人民银行与银监局的监管分工,以避免管理混乱。

第二,防治违法犯罪。应建立银行卡业务风险事故联系人机制,确定风险事故联系人,提升银行卡诈骗信息交换速率,快速发布银行卡业务风险提示信息,可以有效降低和避免银行卡持卡人的损失。

3.变支持为扶持,地方政府策略推动

地方政府职能定位要顺应地方经济要求,进行科学的职能定位,改进职能作用方式,变支持为扶持。政府职能的科学定位要求政府退出经济中的微观领域,不断理清与银行、市场和社会的关系,恰到好处地行使自己的职能,即做到政企分开、政社分开。

4.变指导为督导,人民银行职能推动

首先,当好指导员。拟定我国商业银行银行卡业务改革和发展规划,努力解决金融经济运行中的重大问题、参与评估各大金融并购活动对我国金融安全的重大影响并提出政策建议,以促进银行卡业务有序发展。其次,当好监督员,就是要监督管理我国商业银行银行卡业务,负责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维护国家金融稳定与安全。

5.变出新为出彩,中国银联质量推动

中国银联应进一步巩固银行卡跨行信息交换网络成果,拓展银联网络,发展银行卡业务的自主品牌,确立银联卡品牌在境内的主流地位,加大研发银行卡产品的力度,推动银行卡业务的产业向集约化、规模化发展。银行卡业务的崛起是一个必然。

参考文献:

[1]鲍静海,尹成远.商业银行业务经营与管理[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205~207.

[2]陈建.现代信用卡管理[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1~3.

[3]丁玲娟.关于信用卡风险防范的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9,17.

[4]陈煜.基于价值链的我国银行卡产业发展分析[D].杭州:浙江大学,2005.

猜你喜欢
电子支付银行卡信用卡
谁划走了银行卡里的款
招商银行:招行两大APP支持信用卡免费还款
信用卡资深用户
普惠金融体系下我国电子支付发展
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及改善策略研究
浅谈基于RFID的移动电子支付安全
O2O电子商务模式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
注意!有些信用卡不激活也收费
信用卡之“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