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秀华
对于学生来说,爱是最好的教育,因为只有爱才能给学生带来真正的幸福。对一位教师而言,每一个学生都是一颗神奇的种子,都是初绽的蓓蕾。作为班主任,要切实地给予学生爱,要让这份爱得到感应,要让这份爱清洗一切污浊。
学校德育工作的根本任务,在于影响学生的人格,形成德性。学生憧憬未来,热情奔放,易于接受新生事物,思维活跃,行为不拘一格,对于“美”拥有拥极大的热情。所以,现实生活中有一部分学生对“说教式”的德育产生不同程度的反感情绪,有的还形成了“双重人格”,他们可能已经掌握了德育的有关知识,但却同样会做出某些违纪的行为。针对这些情况,对中学生的心理辅导教育就显得十分重要。
一、用书信开启学生的心灵
其实,班主任不是高高在上的教师,在某种程度上应该是深入学生学习生活的学生头。所以,班主任对学生的管理要深入知情,畅通渠道,做知情教师,知心教师。每星期班会课抽出十分钟,让学生写写遇到的问题或给教师的建议,之后不管多忙都要及时地做出相应的答复和反馈,这种特殊的交流能起到很好的作用。比如,快要毕业的时候,要求每个学生给教师留下一封信,作为纪念保存下来。学生都很认真,写了三年来的收获、苦闷、快乐与烦恼。有一个学生因为父母在外,疏于管理,住校后更是放任自流,上网成瘾,经常半夜趴在被窝里玩手机。班主任知道后,开始是细心教育,后来,也严厉批评过,还多次与家长交流沟通,没收了手机。当时学生很不满意,所以在信中学生说出了心里话,曾经怨过班主任,不喜欢班主任,但是快毕业时学生理解了班主任对她的关爱,很感激班主任。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青春期的学生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对于中学生不同程度的逆反心理要做具体的分析。在某种意义上说,学生的逆反心理是对学校不切实际的教育内容与教育方式的一种反叛惩罚。学生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过去有效的教育内容与教育方式,今天未必可行。学生不满意“老一套”的东西,与成年人相比,更少有传统的习惯思维与保守思想,更不会固步自封,因此比较容易发现成年人思想中习以为常的问题。相反,学生对新鲜事物与新鲜思想的吸收能力,又比成年人强。就这点来说,中学生身上的逆反心理是有一定的积极性与合理性的,教育工作者往往可以从学生的逆反心理中,找到自己工作上的弊病与缺陷,及时加以调节与改善。
当然,也必须看到,逆反心理的发展,会导致学生固执与偏见的做法,会妨碍他们接受正常的教育。逆反心理有的有一定的道理,有的则不一定有道理,因此需要做具体分析。而且,一旦逆反心理形成为一种心理习惯,就会显得固执、怪僻,凡不合自己心意的,明明是对的硬说是错的,明明是好的硬说是坏的,会丧失认识真理的客观标准,丢掉实事求是的应有态度。所以,及时纠正逆反心理是很有必要的。
二、用真心换取学生的友谊
对于班集体来说,要倡导“勤奋学习者光荣,懒惰落后者可耻”的正气,要倡导“为班集体着想、团结友爱者光荣,行为懒散、我行我素、无集体观念者可耻”的正气,要倡导“进步光荣、退步可耻”的正气。因此,除在班上进行集中宣讲外,更重要的是与学生进行适宜而深入的交流。不难发现,在宿舍学生更乐于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班主任可以到宿舍与学生拉家常,谈到高兴处再顺势引导学生:初中阶段是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大家一定要刻苦学习,给自己鼓劲,要分秒必争,首先要管好自己,其次要感染、影响他人。现在的中学生特别重情谊,讲义气,班主任的话他们有时可以不听,但是好朋友的话却能入心。因此,还要鼓励学生多交朋友,其中班主任也可以成为最好的朋友之一。古人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但是朋友也不能乱交,在学习上要有共同的目标,要遇坎坷共度,遇困难共勉,遇进步共庆,总之要同舟共济,共同进步。由此,潜移默化,形成班集体积极向上的班风。
三、注重细节方面的教育
学生毕竟不是成年人,是来学校学习接受教育的,再优秀的学生也会常常犯错误,因此要对他们严格要求。“严”并非苛刻、死板、固执己见,而要从学生的根本利益出发,对学生的不良思想和行为倾向进行正确、严格的教育和引导。比如,每学期初,可以带领学生学习校规校纪,然后认真使用品德积分记录,根据这些记录反映出来的情况及时处理,绝不容情。为了让学生重视,还可以把记录本用在开家长会中。贵在坚持,就是再调皮的学生也会在严格的管理中逐步养成良好的习惯。
只要坚持以人为本,多一分尊重、宽容和理解,善待每一位学生,每一位学生就一定都会在班主任的无限热爱中健康成长。
语文周报·教研版2016年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