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明富
高考,是能力的比拼,也是速度的较量。在相对短暂的时间里,怎样快速有效地阅读是高考获胜的重要条件。有效的快速,才是真正的快速;为快速而快速,可能得不偿失。如此说来,怎样才能保证有效快速阅读呢?
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在临近高考之际,我们建议考生强化三种意识,自觉走整体阅读之路。
一、总纲句意识——长文短读的妙法
这里所说的总纲句意识,是有特定内涵的。它适应于特定的文本,这类文本中总有一个总纲句存在,全文都是围绕它来多角度或多层面扩展。教材中有这样的文本,假如阅读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感受了“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的总纲地位,领悟了全文围绕它进行扩展的艺术魅力。又阅读了郁达夫《故都的秋》,又一次感受文中某一句话(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的总纲地位,再一次领悟作品如此结构篇章的艺术魅力。如此积累,形成相应的类知识,当我们独自面对《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时,我们就极有可能提高阅读的速度,因为“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一样是全文扩展的总纲句或被扩展句。
高考中有这样的文本。如2015年高考全国课标卷Ⅰ中的传记选文《朱东润自传》有这样的总纲句(段):
国内外的作品读过一些,也读过法国评论家莫洛亚的传记文学理论,是不是对于传记文学就算有些认识呢?不算,在自己没有动手创作之前,就不能算是认识。
其中“国内外的作品读过一些”勾连前文,总结第4-9段;“读过法国评论家莫洛亚的传记文学理论”,是“引而不发”;而“自己动手创作”则总领下一段落。从这一段落中的“是不是对于传记文学就算有些认识呢?”和“就不能算是认识”看,该文主要是讲阅读传记、阅读传记文艺理论和创作传记对认识传记的意义所在。而作答高考第⑵题(朱东润的传记文学观是如何形成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正需要这样的阅读感受与发现做支撑。答案分为三个部分:朱东润阅读了大量的中外传记作品,通过对它们的异同优劣的辨识,形成自己的传记文学观;读过法国评论家莫洛亚的传记文学理论,也对传记文学观的形成产生助益;进行传记文学创作实践,是其传记文学观形成最重要的原因。
2015年高考天津卷选文张抗抗的《云和梯田》有这样的总纲句(段):
梯田之神奇美妙,在于一年四季变幻着炫示着迥然相异的色彩与风景。梯田之魅力,更在于它并非自然奇观,而是农耕文明积淀千年的人文极品。
前一句勾连前文,是对前文的总结。前文为了有效扩展这一句,依照春夏秋冬的顺序,依次扩展“春梯田,是一轴淡淡的水墨画”“夏梯田,是一帧精美绝伦的绣品”“秋梯田,是一幅色彩浓郁的油画”“冬梯田,是一幅轮廓分明、庄严冷峻的黑白木刻”,从而有效扩展“(云和梯田)一年四季变幻着炫示着迥然相异的色彩与风景”。后一句总领下文,成为其后文字的扩展对象。而作答高考第17题(结合全文内容,简述云和梯田的“魅力”体现在哪些方面),正需要考生如此整体把握文本。云和梯田的“魅力”体现在两个方面:(自然)一年四季变幻着炫示着迥然相异的色彩与风景;(人文)农耕文明积淀千年的人文极品,彰显着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二、宕笔意识——以简驭繁的妙法
画家的作品,经过装裱才能成为真正的艺术品,得以进入市场,接受社会的评价;作家的思想,经过宕笔的美化似乎才能成为佳篇妙章。钱钟书《谈中国诗》,在整体思路上,可以用这样的一个句式来概括,即“虽然中国诗相对于外国诗歌具有诸多不同之处,但是相同之处还是非常鲜明,因此‘读外国诗每有种他乡忽遇故知的喜悦,会引导你回到本国诗,‘研究我们的诗准使诸位对本国的诗有更深的领会,正像诸位在中国的小住能增加诸位对本国的爱恋”。作者写“中国诗相对于外国诗歌具有诸多不同之处”的那些文字,都是宕笔;而真正着意表达的是“相同之处”,是向外国读者推介中国的诗歌。如此,才将标题落到实处。
高考选文也有类似的篇目,如2015年高考江苏卷选文王安忆的《比邻而居》,该文大部分篇章都是宕笔,极力渲染邻里气味的个性化;到最后一段,文势陡转,写邻里气味高度一致,从而表现民俗节日在民族凝聚力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而点明这一致性的语句(艾草味里,所有的气味都安静下来,只由它弥漫,散开),被高考命题人紧抓不放,命出一道6分的试题(请探究文章最后一段中画线句的意蕴)。作答该类试题,离不了对句子的理解,端午味,一定程度上即艾草味。艾草味,让人们的生活方式或生活状态呈现出惊人的一致性,这自然暗示端午节这样的传统节日在民族生活中的重要性。作者评价传统节日的作用,就是这样不露声色。而其前的生活方式个性化的渲染,则大大增强了传统节日在民族文化中的重要性。
总之,宕笔是文章常常采用的表达技巧,其与主笔的关系较为复杂,其作用也丰富多彩,大致有引出、铺垫、衬托、对比、象征、比喻等作用。对其敏感有利于我们的快速阅读。
三、照应意识——纲举目张的妙法
照应形式多样,对我们快速阅读能发挥明显作用的是反复式样的照应。这类型的照应关系,在教材文本中不乏生动的示例。如鲁迅《记念刘和珍君》中的“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反复多次出现,每次出现都有特定的背景,正是这特定的背景赋予它们特定的内涵,又共同表达作者写作该文的目的所在。还如鲁迅的《祝福》,其中“无论如何,我明天决计要走了”(变形有:便立刻告诉他明天要离开鲁镇,进城去)反复出现,是作者着意突出的信息。我们借助这话出现的背景,感受其中丰富的意蕴。李白《蜀道难》中反复咏叹的“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也是这一类型。
高考选文中也不乏这样的类型。2015年高考全国课标卷Ⅰ第11⑷题(小说三次写马兰花流泪,每次流泪的表现都不同,心情也不一样。请结合小说内容进行具体分析,并说明这样写有什么效果)。“马兰花流泪”,反复出现,似乎更类似于《记念刘和珍君》中的“始终微笑着,态度和和蔼”。作答该题的关键是勾连前文,读明白每一次流泪的背景或原因:第一次是“眼泪在眼眶里打转转”,强忍泪水的背后,是受到丈夫指责的委屈与隐忍;第二次是“眼里含着泪”,含着泪水的背后,是对丈夫不明人情事理、斤斤计较的气愤与不满;最后一次是“满眼的泪水”,满眼泪水背后,是对麻婶去世的惋惜,对麻婶女儿知恩图报的感激,以及对丈夫终于不再唠叨埋怨的释然。 三次描写,层层递进,丰富了马兰花的人物形象,凸现了小说“人间自有真情在”的主题。
这三种意识,在解决具体篇目时,往往只能有其一。好在试题题干往往具有一定的提示作用。
(编辑:李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