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的听众》教学实录

2016-05-07 12:27薛法根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2016年4期
关键词:小令林子里拉琴

薛法根

板块一:词句朗读

师:课文中的生字和词语,同学们会不会读?(出示:仪,隆重的仪式;歉,抱歉;溜,溜走。生朗读,师插问:怎样走才算溜走?生回答略。师继续出示:嘿;悠,悠悠的小令。)

生(读):嘿!

师:这是一个叹词。叹词一般表示一种强烈的感情。我们读一读它所在的句子,体

会一下“嘿”表达了怎样一种

感情。

生(读):我羞愧了起来,同时有了几分兴奋,嘿,毕竟有人夸我了,尽管她是一个聋子。

师:读得不错!这里的“嘿”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感情?

生:我认为这里的“嘿”表达了“我”激动的心情,表示很开心。

生:有点兴(xìng)奋,还有一点自豪。

师:不读兴(xìng),而是读兴(xīng)。有点兴奋,不是十分兴奋。

生:我感觉这是作者情不自禁时流露出来的感情。

师:对!一个叹词,在文章中包含了丰富的感情。读一读这句话。

(生齐读)

师:像你们这样慢吞吞的读法,不能够表达这种“嘿”的惊喜之情。听老师读,注意语气、语调的变化。(师范读,生模仿读。)

师:读得好!就是有一点兴奋,一点喜悦,一点情不自禁,但都是埋在心里的。

生(读):悠,悠悠的小令。

师:小令就是小曲。悠悠的小令,听起来让人感到怎样?

生:应该是一种慢慢的、令人很舒适的感觉。

生:应该是使人感到有点悠远的。

生:我认为应该是使人有一种陶醉感。

生:我认为是让人感到身心放松的。

生:我认为是让人感到像抑扬顿挫、一波三折的美妙的音乐。

师:的确是美妙的!我们一起体会一下,读这句话。

生(读):林子里静极了,沙沙的足音,犹如悠悠的小令。

师:你们发现这个句子有什么特别的吗?

生:把林子里的声音比喻成悠悠的小令。

师:你发现这是一个比喻句,真不简单!

生:它先说林子里静极了,然后是沙沙的足音,听起来像一曲悠悠的小令。有点矛盾。

师:是啊,“沙沙的足音”怎么会是“静极了”呢?

生:这种写法叫衬托,先写出林子里的静,才能听出那很小的声音。

师:你这话听着让人不太明白。

生:就是连林子里沙沙的足音都听得见,说明林子里很安静。

师:这叫反衬,用沙沙的足音来反衬林子的静。 还有什么特别的吗?你看,沙沙的足音,悠悠的小令。

生:这里用了叠词,听起来比较舒服。

师:你连叠词都看得出来,真专业!如果他这么写:沙沙沙的足音,就像一曲悠悠的小令。可以吗?

生:不可以。因为沙沙沙的声音,说明人很多,而这里是说林子里静极了。

生:沙沙沙,说明走得很快。

师:匆匆的脚步,能说是悠悠的小令吗?你看,“沙沙”对“悠悠”,“足音”对“小令”,具有对称之美。如果把“沙沙”改成“蹬蹬”:蹬蹬的足音,就像一曲悠悠的小令,怎么样?

生:用“蹬蹬”让人感觉这个人脚步很沉重,没有用“沙沙”让人觉得舒适。

生:用“蹬蹬”让人感觉这个人的脚步声不美,跟“悠悠的小令”不搭。

师:你看,多一个字就不美了,换一个词也不美了。读一读这个优美的句子。

(一生读,读得很有感情。)

师:好!读到心里去了。

(一生读,读得很生动。)

师:你的朗读听起来也像一曲悠悠的小令。

(生齐读)

师:这一句写的是“景”,(板书:景)但是在不同的语境里面,这个景包含的感情是不一样的。比如,你在家里受到了很大的委屈,走到这个林子里,会觉得像悠悠的小令吗?

生:不会的。因为此时我的心情十分不好,听起来就不会像小令了。

师:不同的心境,感觉也是不一样的。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读一读所在的这个段落,体会一下作者此时的心情。

(一生读)

师:读得好,你体会到了这时候林子里十分安静。

生:我认为他的心里是十分激动的,好像要干一件什么事情。

生:我认为他的心里是充满神圣感的,好像要去做一件大事。

生:我从“蹑手蹑脚”看出,他不忍心扰乱林子里的安静,所以走得非常小心。我从这里看出作者非常愉快。

师:除了愉快,他还想拉出——

生:美妙的曲子。

师:以便和这寂静的林子——

生:相和谐。

师:他对自己有一种期盼。这时候,这个景,就不再是简单的景了。记住这句话:一切景语皆情语。(板书:一切景语皆情语)我们读到课文中写景的句子,它可能包含作者内心的感情、心情。如果我们读课文时能读到作者的心里去,体会到作者的感情变化,那么,理解就深刻了。尤其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唯一的听众》,要切身感受到作者在练琴过程中一系列的心理变化。文中有的词直接告诉你是什么心情,如“嘿”“无法割舍”;而有的却藏在语言文字当中,需要我们用心去品味和体会。下面请同学们打开课文,用心去体会一下作者在拉琴的过程中的心情变化。

板块二:练习概括

师:“我”先后在哪些地方拉小提琴?都有哪些听众?心情有哪些不同?请你用心读一读课文,然后概括地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生读后交流)

生:作者先在家里拉琴,爸爸和妹妹说他拉得不好,他感到十分沮丧;后来,他去了小树林里拉,听众是一位老人,给了他鼓励,他的心情是兴奋的;最后,他又在家里练琴了,妹妹听了大吃一惊,说他拉得很好,他心里十分高兴;最后,他在文艺晚会上拉琴,有很多很多的观众,他心里很高兴。

师:说得很完整,很连贯。但是,你还可以说得更好一些。你看,一个人在舞台上拉琴,心里很高兴,是不是可以换个更恰当的词语呢?

生:激动,自豪。

生:得意。

师:再看,你刚才说了两次“最后”,“最后”只能放在最后,不然,条理就不清楚了。想一想,再说一次。

生:他先在家里练琴,爸爸和妹妹说他拉得很难听,他心情十分沮丧;后来他去树林里拉琴,一位自称耳聋的老人夸他拉得好,他心里有点兴奋和自信;最后,他在文艺晚会的舞台上表演,有许多观众,他的心情激动而自豪。

师:你看,你能说好,但没有说得最好。有没有能说得更好的?

生:“我”先是在家里练琴,爸爸和妹妹很不满意,“我”很沮丧。后来,“我”到树林里练习,一位耳聋的老人听“我”拉琴,“我”有点兴奋。那位唯一的听众对“我”的鼓励,使“我”慢慢地找回了自信。最后,“我”在文艺晚会上面对成百上千的观众演奏,心里十分自豪。

师:说得比较好。还有说得更好的吗?

生:“我”起先在家里练琴,父亲和妹妹说像听到了锯床腿的声音,“我”非常沮丧。后来,“我”到小树林里去练琴,在那里“我”有了唯一的听众——一位耳聋的老人。在老人的鼓励下,“我”找回了失去的自信,并且更加刻苦、努力地练习拉小提琴。最后,“我”在舞台上演奏,有成百上千个观众,“我”非常激动、自豪。

师:看,你们越说越好了!父亲和妹妹说“我”的琴声“像锯床腿的声音”,这样的话在“我”听来像什么?

生:像一个拳头,把“我”的自信心一下子锤扁了。

生:像一盆凉水,本来“我”是很有热情的,可是被凉水一泼之后,就变得心灰意冷了。

生:像一把刀,“我”刚对音乐有点好感,有些崇拜,可这把刀一刀砍下来,把“我”和音乐给斩断了。

师:这种心情就是“沮丧”!而老人的话,听起来却像“诗一般”。

板块三:品读体会

师:那么,老人诗一般的语言是怎么打动“我”的呢?让我们来体会一下“我”的内心变化。请小伙子开始拉琴。

师(指两位男生):注意,你们在树林里拉了一曲后,忽然转身发现一位极瘦极瘦的老人坐在椅子上,这时候,你们想干什么?

生:我们想溜走。

师:这时候老人叫住了“我”——

女生(齐):是我打扰了你吗,小伙子?不过,我每天早晨都在这儿坐一会儿。

师:听到这句话,你还想溜吗?

生:不想。

师:为什么?

生:因为她对“我”拉的曲子居然没有觉得难听,没有责骂“我”。

生:老人反而还说是她打扰了“我”,这使“我”感到非常感动。

生:“我”拉得那么难听,她居然没有任何反应。

师:这时候老人又说了第二句话,读。

女生(齐):我想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可惜我的耳朵聋了。如果不介意我在场,请继续吧。

师:现在听了老人的这句话以后,你的脸还烧吗?

生:“我”的脸不烧了。

师:哦?

生:因为“我”本来以为她听得见,现在才知道原来老人聋了。

师:老人耳朵聋了,她听不见“我”拉琴的声音,“我”心中的那块石头才落下来了。这时候老人又说了第三句话,一

起读。

女生(齐):也许我会用心去感受这音乐。我能做你的听众吗,每天早晨?

师:你现在愿意拉琴吗?

生:“我”现在愿意拉琴,因为这不会使“我”感到难堪,还能使一个聋子感受音乐。

生:“我”愿意,因为“我”现在不会紧张了,有人愿意做“我”的听众,“我”感到非常开心。

师:是啊,父亲和妹妹是“我”的亲人,听着这像锯床腿的声音,纷纷“逃”走了。但是,在树林里居然会有一位老人愿意听“我”拉琴,尽管她是个聋子,“我”也不会介意。是吗?好,这样每天拉琴,每天拉琴,拉完以后,老人总是不忘说那么一句话——

女生(齐):真不错。我的心已经感受到了。谢谢你,小伙子。

师:听到了吗?第二天,你拉完了琴,她又不忘说这样一句话——

女生(齐):真不错。我的心已经感受到了。谢谢你,小伙子。

师:第三天,她又这样说——

女生(齐):真不错。我的心已经感受到了。谢谢你,小伙子。

师:你心里洋溢着一种从未有过的感情,这种感情是什么样的?

生:这种感情是温暖人心的,让人心动的,感觉老人对“我”很重视。

生:“我”对音乐有了自信。

生:“我”心里感到很温暖,也很自信。

生:在家里,爸爸和妹妹是“我”的亲人,他们对“我”拉琴的评价是很不好的。而这位老人和“我”不认识,她却给“我”那么高的评价,“我”心里感到很温暖。

师:你看,听了这几句平常的话,“我”洋溢着从未有过的感觉,是温暖的,是温馨的。她带给“我”一种自信。心里是那样的喜悦,所以“我”的琴越拉越好,越拉越棒。

师:(对男生)你有什么问题想问那位老妇人吗?

生:你真的是聋子吗?“我”的琴难道真的拉得那么好吗?

生:我想老人应该是觉得这个小伙子这么尽心尽力地拉小提琴,若打击他的话,会让他的自信心彻底垮掉,所以要去鼓励他,让他重拾信心。

生:我想老人听到这个年轻人拉得不好听,猜测年轻人肯定是在家里或人多的地方拉得不好,受尽了别人的批评,所以就到树林里来练习了。老人知道年轻人希望有一个听众,但她又不想给年轻人压力,所以说自己是一个聋子。

……

师:一个善意的谎言!这位老人其实是一位音乐学院的教授,是一位小提琴演奏家。她知道刚开始练小提琴的时候,琴声就是那么难听,那么不堪入耳,这时候需要的是有人给他——

生:安慰。

生:自信。

生:鼓励。

生:默默的支持和帮助。

……

师:同学们,这就叫体验,我们要读到人物的心里去,就是要设身处地像人物那样去想,去思考,这时候,我们就能读得比较深入了。往下读。

生(读):很快我就发觉自己变了,家人们表露的那种难以置信的表情也证明了这一点。从我紧闭小门的房间里,常常传出阿尔温·舒罗德的基本练习曲。若在以前,妹妹总会敲敲门,装作一副可怜的样子说:‘求求你,饶了我吧!我现在已经不在乎了。我站得很直,两臂累得又酸又痛,汗水早就湿透了衬衣。但我不会坐在木椅子上练习,而以前我会的。

师:“我”发现自己变了。以前“我”不敢在家里练琴,现在——

生:“我”又敢在家里练琴了。

师:以前从“我”紧闭小门的房间里,数次传出难听的声音,现在——

生:“从我紧闭小门的房间里,常常传出阿尔温·舒罗德的基本练习曲。”

师:以前“我”坐在木椅上练琴,现在——

生:“我站得很直,两臂累得又酸又痛,汗水早就湿透了衬衣。”

师:以前“我”只想到林子里一个人静静地练琴,而现在——

生:“每天清晨,我总是早早地来到林子里,面对着这位老人,这位耳“聋”的音乐家,我唯一的听众,轻轻调好弦,然后静静地拉起一支优美的曲子。”

师:以前父亲和妹妹会捂着耳朵“逃”走,而现在——

生:让专修音乐的妹妹大吃一惊,家人们表露的那种难以置信的表情也证明了这一点。

师:以前老人总不忘说真不错,而现在她说——

生:“我”的琴声能给她带来幸福和快乐。

师:以前“我”只知道她是一个可怜的聋子,而现在——

生:“我”知道她是音乐学院最有声望的教授,更重要的,她曾是乐团的首席小提琴手。

师:以前老人一直平静地望着“我”,现在——

生:老人安详地靠在木椅上,微笑着,手指悄悄打着节奏。

师:通过这样的对比朗读,你注意到了哪些词?从这些词中,你注意到“我”变得怎么样了?拿出笔,圈一圈,体会一下。

生:我是从三个词语体会出来的,它们分别是“又”“很直”“又酸又痛”。从“又”看出以前有一段时间“我”是不敢在家里练琴的,说明“我”现在重拾了自信;从“很直”“又酸又痛”看出“我”很勤奋,比以前更加刻苦。之所以会勤奋和刻苦,是因为“我”有了自信,更加努力地想把琴拉好。

师:多好呀!从“又”看出自信;从“很直”“又酸又痛”看出他更加努力,更加勤奋了。

生:我是从“紧闭小门”和“基本练习曲”看出来的。因为“基本练习曲”可以提高他的演奏水平,而从“紧闭小门”看出他在练之前对自己说,一定要在房间里刻苦练习,不要被其他事情所诱惑,可见他已经下定了决心。

师:不错,还有更突出的词语吗?

生:我是从“全力以赴”看出他很勤奋,他是在全力以赴地为老人拉琴。

师:我想问一下,这位老人是耳聋的,她听得到音乐吗?

生:听不到,但是“我”认为她能感受得到。

师:为什么面对一位耳聋的老人,他要尽心尽力,而不马马虎虎呢?反正老人也听不到。

生:因为这是他唯一的听众,他很珍惜这个听众。是这个听众给了他自信,让他把小提琴演奏得更好,所以他要用全力以赴的演奏来回报老人。

师:哦,学会感恩。你还有补充?

生:第二个词是“手指悄悄打着节奏”。从这里可以看出他琴技渐长,因为前面提到他拉琴就好像是在“锯床腿”,是折磨人的。而这里可以看出他拉得好起来了。

师:熟练了,进步了,特别是老人都能打着节奏了。

生:我找到的是“快乐”和“幸福”。一开始老人听他拉琴,只是说“我的心已经感受到了”,而这里却说能给她带来快乐和幸福。说明老人是能够听到的,老人听到他的琴技逐渐提高了以后,就感到快

乐和幸福,这是一种无意中的

表达。

师:说得真好啊!说“无意中的表达”不妥,应该是“无意中的流露”,流露出对“我”琴技长进的赞许。

生:我是从“慈祥”和“深深的潭水”看出来的。他现在看到老人慈祥地望着自己,平静的眼神,像深深的潭水,而以前他演奏的时候因为没有自信,所以不敢抬头看老人的眼睛,而现在敢抬起头和老人对望,说明老人的鼓励给了他自信。

师:文中几次写到了老人平静地望着“我”?

生(齐):三次。

师:前两次有没有写到她慈祥的眼神?有没有写到她平静的眼神像深深的潭水?没有,因为没有自信,不敢直视老人的眼睛。现在,他自信了,自信的人都可以和他人眼神对视。你看,有多少同学的眼睛看着我?看着我的都是自信的,你不敢看着我,有点“自卑”哦。(众笑)只有这样体会,我们才能读得那样入迷,才能体会到文字里面所包含的作者的情感和他的变化。

板块四:写作补白

师:“我”心中的这个秘密在妹妹的惊叫声中真相大白。下面会发生什么?“我”心里会有怎样的感慨?会想些什么?以后的每天早晨,“我”还会在树林里拉琴吗?老人还会早早地等着“我”吗?“我”会跟老人说穿这个秘密吗?老人会跟“我”说出事实的真相吗?还有很多很多的可能。课文却只用了六个点,省略了。你能发挥自己的想象,把这六个点省略的内容、情景补写出来吗?

(生写后交流)

生(读):我很惊讶,甚至有些不可思议。我的脑海中浮现出老人慈祥的面容与她那深深的潭水一样的目光。我顿时明白了,老人编织了一个善意的谎言。其实是为了让我能够更好地练习。那位清晨里我唯一的听众,总是在我沮丧之时,那样默默地帮助我,支持我。我不想把我知道她不是聋子的事情告诉她,我要珍藏着这个秘密。我要一直面对那位唯一的听众全力以赴地演奏。因为是她一直帮助我,使我取得很好的成绩。她不是一位真正的聋子。

师:最后一句改成:她是一位真正的听众,我要永远珍藏这个秘密。

生(读):什么?教授?不可能,这不可能是真的。我一时愣在那里,不知所措,但从妹妹惊讶的表情看来,这是真的。第二天,我又来到了林子里,看到那位老人依然如同往日那样,早早地坐在木椅上等我。我好想问她昨天妹妹说的是不是真的。但我忍住了,我架起小提琴,站直了身子,全力以赴地拉了起来。她的眼神还是那么平静,犹如深深的

潭水……

师:太有诗意了!她又一次写到了老人的眼神像深深的潭水,不过这时候“我”已经全然明白了眼神的含义。

生(读):我该不该同老人说话呢?我一说,不就等于把老人的谎言戳破了吗?不,不能说。让美丽的谎言永远留在我的心中。不然,这位珍贵的听众就会离我而去了。

师:对,不能说。写得多感人啊!所以好的文字,也要读好。

生(读):我十分震惊,教授?首席小提琴手?真的是这位耳聋的老人吗?真是太不可思议了。当我再次走进林子,当老人平静而慈祥地望着我时,我心中涌起巨大的感动与感激。我真想大声对老人说:“谢谢,是你让我重拾了信心!是你,让我这个音乐白痴有了自豪的感觉。”可是,我并不想捅破这个谎言,于是,我静静地拉琴,老人,则静静地听。

师:诗一般的语言,一个静静地拉琴,一个静静地听。让这个感人的画面一直留在我们的心中。看,同学们写得多优美。老师这里也有一段话,是这样写的:“我一直珍藏着这个秘密,珍藏着一位老人美好的心灵。每天清晨,我总是早早地来到林子里,面对着这位老人,这位耳‘聋的音乐家——我唯一的听众,轻轻调好弦,然后静静地拉起一支优美的曲子。我渐渐感觉我奏出了真正的音乐,那些美妙的音符从琴弦上缓缓流淌着,充满了整个林子,充满了整个心灵。我们没有交谈过什么,只是在一个个美丽的早晨,一个人默默地拉,一个人静静地听。”

师:美吗?谁写的?这是作者写的原文。可是编教材时,却编辑成了六个点。你觉得是六个点好,还是这段话好?

生:六个点好,因为这样耐人寻味,可以让读者去想象,去遐想后面的故事。

生:原文好,原文写得很有韵味。

师:省与不省,都有味道,这就是阅读的乐趣。同学们,文章的结尾还有六个点,我们把这段话一起读一读。

生(读):后来,我已经能足够熟练地操纵小提琴,它是我永远无法割舍的爱好。在不同的时期,我总会遇到一些大家组织的文艺晚会,我也有了机会面对成百上千的观众演奏小提琴曲。那时,我总是不由地想起那位耳“聋”的老人,那天清晨我唯一的听众……

师:从沮丧到重拾自信,到演出时的自豪,“我”想起了那唯一的听众。这六个点省略了什么?我们从中读懂了什么?请同学们课后去感受,去想象。好文章往往言已尽而意无穷!下课!

(作者单位:江苏苏州市吴江区盛泽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郭艳红

猜你喜欢
小令林子里拉琴
特长
闲吟小令
谁打裂了酸菜缸
躲起来的小松鼠
掉坑
母爱
多面人生
席地而坐
元代散曲中的小令和套数
拉琴人的不同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