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陆华 郭小键 蔡海生 林淑如
鸭传染性浆膜炎和大肠杆菌是肉鸭生产中常见的疫病,主要危害小鸭阶段,单独发病其死亡率较低容易被轻视,但混合感染时死亡率很高会产生巨大的经济损失。2015年11月中旬,海丰县黄羌镇余某饲养的15日龄肉鸭发生了传染性浆膜炎与大肠杆菌混合感染的病例,现将诊治情况介绍如下:
1.发病情况
海丰县黄羌镇某鸭场饲养6500多只肉鸭,于15日龄发病,有200多只出现眼和鼻分泌物增多、倦怠蹲伏或呆立、采食下降,体温升高到43.4℃,死亡20多只,该养鸭户先后请了两位兽医,诊断为浆膜炎,先后使用强力霉素、氟苯尼考、恩诺沙星、泰乐菌素、白头翁散、清瘟解毒散、黄芪多糖、维A等药物进行拌料治疗,效果不明显,随后扩散至全群。至24日龄,发病鸭达到3000多只,死亡近1300只。
2.临床症状
病鸭精神萎靡,腿软无力,不愿走动,运动失调,步态不稳,食欲减少或不食,眼睛和鼻分泌物增多,排黄绿色臭稀粪或混有血丝;有的跗关节肿胀,蹲伏不起,羽毛粗乱,颤抖喘息。濒死前头颈震颤,抽搐而死。
3.病理变化
剖检病死鸭4只,可见鼻有分泌物,喉气管有黏液,颈、胸气囊混浊增厚,并有絮状的纤维素性渗出物附着;心包液明显增多,其中可见少量的白色絮状的纤维素性渗出物,心包膜增厚,心包膜表面可见一层灰白、灰黄的纤维素性渗出物;肝脏表面覆盖着一层灰白色的纤维素性膜,厚薄不均,易剥离,肝肿大,呈土黄色;胆囊稍为肿大,充盈着浓厚的胆汁;脾脏肿大充血;肠黏膜有弥漫性出血。
4.实验室检验
4.1直接涂,触片镜检
1)取血涂片设为“A号”经革兰氏染色镜检,可见形态各异,有单个或成双,有鞭毛、无芽孢、两端钝圆的革兰氏阴性杆菌,初步判定为大肠杆菌。
2)取血涂片设为“B号”经瑞氏染色镜检,可见两端浓染的小杆菌;取肝病料做触片火焰固定,用鸭疫里氏杆菌特异的荧光抗体染色,在荧光显微镜视野里,有单个散在的菌体呈现环状黄绿色荧光,初步判定为鸭疫里氏杆菌。
4.2细菌分离鉴定
1)无菌从病鸭心、肝取样接种于普通琼脂培养基和麦康凯琼脂培养基,置37℃恒温箱中培养24h后,在普通琼脂培养基上长成湿润、圆形、微隆起、半透明无色菌落;在麦康凯琼脂培养基上长成红色菌落。分别钓取单个菌落涂片,革兰氏染色,发现有单个或成双,有鞭毛、无芽孢、两端钝圆的革兰氏阴性杆菌,标记为I号,其形态与“A号”镜检一致。
2)无菌从病鸭心、肝取样接种于巧克力琼脂培养基和麦康凯培养基,置37℃烛缸内培养24h后,在麦康凯培养基上无菌落出现;在巧克力琼脂培养基上长出表面光滑、圆形、隆起、露珠样的菌落。钓取单个菌落,用荧光抗体染色,在显微镜下,菌体呈现环状黄绿色荧光,标记为Ⅱ号,形态与“B号”镜检一致。
4.3生化试验
1)取I号分离菌株能发酵葡萄糖、麦芽糖、乳糖、产酸产气;不发酵蔗糖、肌醇;MR试验呈阳性,V-P试验呈阴性,不产生硫化氢,不分解尿素,不利用枸橼酸盐,能产生吲哚。根据生化反应试验结果,符合大肠杆菌的生化特性。
2)取Ⅱ号分离菌株对葡萄糖、乳糖、麦芽糖、甘露醇、蔗糖均不发酵;靛基质试验、VP试验、枸椽酸盐试验和硫化氢试验都为阴性,尿素酶试验为阳性。根据生化反应试验结果,符合鸭疫里氏杆菌的生化特性。
4.4药敏试验
采用药敏纸片法,结果证明I号分离菌和Ⅱ号分离菌分别对头孢噻呋钠、甲磺酸培氟沙星和中药原粉大黄、黄芩、黄连高度敏感,对强力霉素、氟苯尼考中低敏感,对恩诺沙星、泰乐菌素不敏感,已产生耐药性。
5.诊断结果
结合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病理变化和实验室检验结果,确诊该鸭群为传染性浆膜炎与大肠杆菌混合感染。
6.治疗措施
1)隔离病鸭,将病死鸭集中深埋作无害化处理。加强饲养管理,做好鸭舍及活动场所和周围环境的清洁卫生与消毒工作,在每日早晚两次清扫粪便后用消毒威进行消毒,鸭子进入栏舍后对鱼塘水体用漂白粉悬液进行泼洒消毒。
2)黄芪多糖注射液(100mL)8瓶加入注射用头孢噻呋钠1g,充分混匀,未发病鸭每只腿内侧肌注0.5mL,隔离出来的病鸭每只0.7mL,注射1次。(全群每次用黄芪多糖注射液32瓶,注射用头孢噻呋钠4瓶)。
3)中药制剂(主要成分大黄、黄芩、黄连、甘草、马勃等)1包1kg和甲磺酸培氟沙星750g,共拌料500kg,充分混匀饲喂,连用5d。
4)维生素补充制剂(主要成分各种维生素、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等)25g加50kg清水充分混匀,让全群鸭自由饮用,连用5d。
经采取上述措施后,第2天和第3天隔离的病鸭仅死亡52只,整个鸭群症状得到明显改善;第4天起死亡停止,要群开始活跃,采食量上升;第6天起患病鸭群恢复正常。14d后追访,鸭群生长发育良好,已开始出栏销售。
7.小结
1)本病例主要由于饲养密度过大造成的。鸭疫里氏杆菌和大肠杆菌都是条件致病菌,如饲养密度高、卫生环境差、饲料蛋白低,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缺乏等因素,均易造成疫病的发生和传播。
2)鸭疫里氏杆菌和大肠杆菌极易产生耐药性,而且养鸭户习惯于长期大量使用抗菌药,原来敏感的药物已产生了耐药性,因此,在选择药物治疗时,应先作药敏试验。
3)本病例中养鸭户使用单一的拌料给药途径,由于病鸭减食、不食或拌料不匀,不能保证药物的治疗浓度,甚至造成耐药性,因此,治疗时应当采取注射、拌料和饮水相结合的综合给药途径,才能确保疗效。
4)临床鉴别诊断。鸭浆膜炎和大肠杆菌病这两种病的临床症状、病理变化极为相似。无菌操作采取肝脏接种普通斜面琼脂培养基,37℃培养24h,无菌生长则为鸭疫里默氏杆菌感染,有菌生长则考虑大肠杆菌感染。如确诊需要作进一步实验室检验。
(编辑:赵晓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