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心理问题应重视

2016-05-07 19:25秦伟杰黄红霞
读写算·教研版 2016年8期
关键词:辅导中学生

秦伟杰++黄红霞

摘 要:中学生处在一个特殊的生长期。其生理、心里发育在将成熟而又未成熟的“花季”,这是一个“朦胧”、“迷惑”的前夜,其行为的“冒险性”、思想的“虚幻性”、心里的“迷惘性”都将对心里产生影响。

关键词:中学生;心里;辅导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8-301-01

中学生处在一个特殊的生长期。其生理、心里发育在将成熟而又未成熟的“花季”,这是一个“朦胧”、“迷惑”的前夜,其行为的“冒险性”、思想的“虚幻性”、心里的“迷惘性”都将对心里产生影响。在种种“成功”与“失败”,“已知”与“未知”,“兴奋”与“颓废”,“萌动”与“盲目”的情绪体验中极易产生心理问题,甚至导致心理疾病、行为失常,其后果极为严重。

是什么原因使学生产生心理问题呢?我通过调查分析认为:

1、家长、老师对学生过高的期望值,加重学生学业负担,沉重的学业负担又导致学生心理压力。目前望子成龙的教育理念仍然是家长培养子女的动机,加之社会竞争日益激烈,更加重了向孩子们施压的砝码。老师以学生的成绩为教学业绩的体制倾倒着对学生的重压,承受着压力的学生,又由于知识的增加、年龄的增长,对社会人生的感知,逐步对自己的前途产生忧虑,对校园以外社会的了解和来自家长、老师、自己的重重压力,必然严重影响中学生正在发育的生理、心里,导致学生心里偏失正常轨道。

2、学习动机的偏差。学习动机直接影响学生的心里,制约学习持久性的效果。动机的偏差,必然导致目标的偏离,是所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从学生个体层面来看,学生不是以理解知识及知识的作用,而是以掌握知识的量为目的;不是以用已有知识创新知识为目的,而是以死记硬背考取高分为目的;不是以广博涉猎知识了解世界科学、人类文明,而是只管考试范围考点为目的。这就是抑制学生正在萌发的创造意识,形成呆板的学习方法,使学习的兴趣、获得知识的乐趣丧失。从高尚动机来看,学生只认识到学习知识对改变自己命运的一面,看不到读书与国家、民族振兴的关系,把考试看成鲤鱼跃龙门,把知识当作晋升白领或“入仕”的敲门砖,把成绩当作人生的指挥棒,只重视学习结果,而忽视学习过程,只重分数,不重品德。这种动因狭隘,目标模糊,一叶障目的学习动机,必然产生不了高尚的学习目标,必然严重影响心里的正常发展,挫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兴趣性、广博性。从心里上遏制了学生追求知识的渴望,伤害学生求知的健康心里。

3、个体感情、情绪的驾驭失控。学生的成长有一个较长的心里过程。这期间他们的人格尚处于幼稚,情绪尚不稳定,成长期的躁动与迷惘,行为错误的反复出现,使他们的心里承受能力非常脆弱,而教师过分强调自我,忽视学生的情感体验,枯燥的教学模式,遏制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学生受挫、沮丧、失望以及个体遭遇的不满心里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宣泄,从而难以驾驭自己的情绪,产生心理问题。

4、不良学习习惯。学生的学习都是在一定情绪下自觉进行的,久而久之就成习惯,这是一种后天的趋于稳定的形态。而有的学生却有不好好听课、把做作业当任务、敷衍了事、书写潦草混乱、上自习说话、吃零食等坏习惯。英国教育家洛克说:“事实上一切教育都归结为养成儿童的良好习惯”,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少成则若性也,习惯若自然也”,现代教育界叶圣陶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然而我们的现状是,用糖水浇养的温室里的花朵,根本经不起苦雨凄风的锻炼。独生子女大都有懒惰、骄横、任性、自私、偏激的习惯,爱心、责任心不足,依赖心有余。

5、心里机能调节失控。中学生的心里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决定了其学习过程的科学程序。目前中学生个体中急于求成的心态,家长揠苗助长的心态,教师填鸭式教学、急功近利的心态都严重破坏了中学生学习心里的发展规律和循序渐进的原则,伤害了学生学习的心理机能。学生对知识认识不足,不是通过观察上升为理性从而理解知识的内涵,而是直接接受知识。对知识的理解不是建立在理解的层面,而是以记为记,记下的不会消化。对知识的现象认识不能扩展为想象、思维的能源,因而思维狭小、思维贫乏,做起事来也只能是“小儿科”或眼“近视”,看不到知识与广阔社会的联系。心里调节失控,对奠定学生心里形成的基础及发展有严重影响。

针对所存在的问题,教育者应该采取积极的措施,营造良好的心理成长、品质养成环境

1、培养学生学习的责任心里。大部分学生都能够自觉的把学业和责任联系起来,视学业为自己获知的重要依据、途径。责任心强,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望,学业上要求严格,为自己负责。呈现出良好的心里态势。

2、为学生打下扎实的基础知识,这样学起来就轻车熟路,轻松愉快。攻克一个难题,就是一份骄傲、一份喜悦。其少年的好胜心里处于优势,始终发挥激励的作用。

3、培养学生端正的学习态度、高尚目标。在家长、老师指导下,摈弃:学习--考试--上大学的狭隘目的,把学习知识置于更广阔的社会层面上来理解,以知识的有用性来构架自己学习的目的,以自己拥有知识量和学习能力来制定自己的学习目标。这就改变了传统意义上“学而优则仕”的心里趋向,其学业指导思想对学生形成良好诱导。

4、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这是学习素质基础。它保证了学生学习过程中各种心里素质的综合。学生心里的发展具有连续性和阶段性,而学习态度、方法、步骤是否与其心里发展特性一致,是取决学习成功与否的关键。抓住了这个环节,就能提高学习效率;放过了这个环节,就会抑制心理活动,从而影响到学习的具体实施。在学习实践中他们就能自觉的运用心理因素的这种调节机能,形成一个学习能力程序性的心理活动,这就使学习能力有了良性循环。

5、培养学生学习品质。随着学生生理的成熟,其心里由脆弱而趋成熟,其毅志能力、情感体验,情绪控制已到了自我发展的自主阶段。性格的形成更加坚定了意识的完善,行为目标的确定,在学习上就表现为通过“学习控制”实现自我评价、自我调节的成熟时期。学习品质的全面提高,更有效的实现了学业发展,养成科学的学习素质。

健康的心里是在良好的环境中逐步形成的。中学生的心理体验是在“风雨交加”和“雨露阳光”中由稚嫩趋向成熟。因此家长、老师、学校应重视学生的心理问题,更应该多些“舂光明媚”,少些“凄风苦雨”,使学生的心里在“温和”的“阳光”里健康成长。

猜你喜欢
辅导中学生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因材辅导,在表达中展现自我
我与《中学生》的初相遇
我来“晒晒”《中学生》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学习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