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材古代作品选文探讨

2016-05-07 09:03李淼
读写算·教研版 2016年8期
关键词:语文教材

李淼

摘 要:传统经典范文、诗词等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对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继承与发展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工作。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涉及到大量的古代作品,恰当的对初中语文教材古代作品进行选择,是提高初中语文课本教材质量,提升初中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本文就初中语文教材古代作品选文问题进行分析探讨,以供相关初中语文教师参考。

关键词:古代作品;语文教材;选文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8-174-01

课文是语文教材的主体,课文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了语文教材质量的高低。作为初中语文教材中的重要组成内容,古代作品凭借其自身独特的语文功能和价值,一直备受教育工作者的关注。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教育工作自身在不断发展,教育理念在不断更新,对于古代作品的选文也在经历着不断的变化。本文就这一问题进行研究探讨,对相关工作的开展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和作用。

一、古代作品在初中语文教学上的价值功能

1、古代作品凝聚民族精神。经典的古代作品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它是民族发展的文化精神纽带,是民族情感智慧的重要结晶。透过初中教材中的古代作品,可以深刻感受到民族精神的巨大力量,形成民族自豪感。例如,《己亥杂诗》中的“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就一脉相承的体现了古代文人志士建功立业,忠心报国的强烈情怀,这种民族气节与精神在当今仍具有重要意义。

2、古代作品传承传统文化。初中语文教材中所指的古代作品,实际上指的是广义上的文学作品。在我国绵延千年的文化中,各个年代都有独领风骚的古代作品被后人传送,同时从作品的内容与形式上来看,应该涵盖广泛,海纳百川。这些古代作品无不积淀和传承这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现着中华文化的本质精神,在民族精神、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社会心理等多个方面传承文化。因此通过古代作品是了解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

3、古代作品蕴含审美价值。新课程的教育理念更强调对学生思想品德和审美情趣的培养,要让学生在语文教育中形成良好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中国古代作品蕴含丰富的善美价值,这种善美价值一方面表现在作品的艺术形式上,另一方面表现在作品的情感内容上,通过阅读古达作品走进作者的感情世界,体会古代作品韵味十足的审美特征,形成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

二、初中语文教材古代作品选文需遵循的原则

1、文本价值原则。区别于一般的古代作品读物,教材中的古代作品是用于满足教学需要的特殊读物,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即需要有文本价值。它需要根据教学宗旨与计划,根据初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来编写。也就是说,教材中的古代作品文本必须满足课程标准要求,体现课程标准理念。一方面要保证教材内容具有规定性、权威性和代表性,要使其能够成为语文教学中的具体可靠的“案例”;另一方面要保证教材文本内容适合学生学习,即方便教师开展语文教学工作。

2、教育价值原则。教材是提供教育信息的重要载体,因此教材中的内容必须具有一定的教育价值。首先,语文教材的内涵指向要求教材负载的信息是有原则的、宏观的,即要具备语文学和品德学价值意义。如新课程标准中的“吸收民族文化智慧”等内容。其次,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特点,它在基础教育中所发挥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要为教学学习奠定基础。最后,教材中的古代作品是为初中生而定制,所以要适宜教学,还要能被学生接受。

3、文化内涵原则。教材作为知识传递的重要载体,对人类文化传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对教材中的古代作品进行选文时,里面所包含的文化内涵会对学生的文化价值观念和认知产生深远影响。一般来说,教材中的古代作品都是有定论的具典范性的名家名篇,这些教材内容应该具有中华文化的本质内涵,是文化的载体与传递工具,是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初中语文教材的古代作品选文是民族文化的结晶,蕴涵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

三、初中语文教材古代作品选文的思考建议

1、明确古代作品的教学目的与要求。教师在对古代作品进行教学时,必须结合语文学科的性质,有明确的教学目的,遵循语文学科的教学要求,在思想性、文学性、工具性、人文性等诸多方面上下功夫,摆脱以往对古代作品教学的狭隘认知。本文认为,当前初中语文学科的古代作品教学应着重从两个薄弱环节入手,一是注重对人文精神的塑造,二是追求作品的审美性。例如,在《桃花源记》的教学中,教师就要让学生体会作者的精神世界,感受作者在文中表达的人文情怀,并学会感受桃花源中的美,体会自然万物下的深刻内涵。

2、选文要考虑初中生特点及时代特征。新课程的教育理念强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要以学生为教育工作的中心,因此在初中语文教材中选择古代作品时,要结合初中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选择难易适当,适合初中生理解阅读的古代作品,避免因作品难度过大而增加教学难度。此外,还要结合时代发展特点来选择古代作品内容,使那些经典的作品内容在新时期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

3、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价值观。在初中语文课程中,知识能力,过程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是语文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作为人文性的基础学科,语文科目在培养学生情感价值观方面具有重要的责任与课程优势。在古代作品中,选文时要注重内容的人文情怀,要能够挖掘古代作品中的人文价值,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追求真善美的境界,实现完满和谐的人的发展。例如,《愚公移山》就是古代作品中一个具有榜样力量的内容,学生能从中培养起坚持不懈的学习态度,实现个人价值。

综上所述,对初中语文教材古代作品的选文工作是一项系统且复杂的内容。要深入认识到古代作品在初中语文教学上的功能价值,遵循作品选文的基本原则,在教学上加强对古代作品的深入研究,提高对古代作品的教学投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推动初中语文教学工作的发展迈向一个新高度。

参考文献:

[1] 马 燕.现行初中语文教材(人教版、上教版)古代作品比较分析[D].上海师范大学,2013.

[2] 顾 思.人教、语文、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古诗文选文研究[D].渤海大学,2015.

猜你喜欢
语文教材
论语文教材中古典诗文吟诵教学方法
小学语文教材共有课文的词语编排情况考察
在语文教学中寻找德育教育的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