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兰
[摘 要]企业文化对外是一面旗帜,对内是一种向心力。企业文化的本质是以人为中心,以文化为导向,以激发员工自觉行动为目的、独特的文化现象和经营管理思想。以确立企业文化理念为核心,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并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才能不断地提高核心竞争力。
建设出一套优秀的企业文化来,一定会对企业的长远发展起到积极的、不可估量的作用。
[关键词]企业 文化 认识 发展
中图分类号:D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1-0159-01
引言
企业文化,是处于一定经济、文化背景下的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过程上逐步形成的独特的精神财富及其物质形态。它包括价值观念、行为规范、道德准则、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管理制度、典礼仪式、企业形象、企业产品等,是企业全体成员在工作过程中所创造的由观念形态文化、物质形态文化、行为方式文化和制度形态文化构成的综合体。21世纪,随着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文化的竞争,企业文化与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息息相关,且决定着企业的生死存亡。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灵魂,是促进企业长期经营业绩不断增长的最强大深厚的力量。大凡成功的企业,都有鲜明而富于特色的企业文化。
一、企业文化的重要作用
确定企业走向市场的价值观,企业整体的价值观是具有综合性和高层次的特点,它所包含的价值观必须是远大的,符合生产经营目标、社会政治目标和职工全面发展目标的一种综合追求,它全面体现企业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一致性。优秀的企业文化必然符合社会整体的利益,企业在履行其经济责任的同时考虑到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努力协调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实现企业与社会及自然的和谐发展。企业文化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比较稳定的,企业文化通过员工及企业的行为得以显现。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通过其行为,向利益相关者展示它是不断提高社会效益与增加消费者福利的企业形象,其行为符合社会的期望与价值观。真正的企业文化会深入到员工的骨子里,体现在他们工作生活的各个方面,外界对企业文化的了解主要也是通过其员工的行为。
企业文化倡导以人为中心,反对见物不见人的理性主义管理思想,主张将培育进步的企业文化和发挥人的主体作用作为管理的主导环节。如今,人力资源逐渐成为企业战略的资源,由企业文化理论构建的人本管理思想体系,丰富了管理的内容,阐明管理独特的文化方式,为企业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在企业管理中,虽然要求员工要具有相同的价值观,但也不能忽略员工的个人价值观。企业管理应该利用现有的企业文化,推广一些先进的个体文化,并让其转为企业员工的共同价值观,在不断完善企业文化的基础上促进企业的管理。企业管理应该让企业的每一个员工都能够各尽其才,各有所得,并且让每个人的才能都朝着有利于达成企业目标的方向发展。所以,企业管理应该要以企业文化为出发点,充分利用企业文化来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塑造出良好的企业氛围,最大限度的实现企业最大价值。
二、企业文化管理的现状分析
1.对企业文化缺乏重视
缺少明确的文化理念,没有明确的价值观是我国多数企业所存在的一个现象。目前,大多数的企业对企业文化的建设不明确,甚至还有一些企业模仿、复制其他企业的企业文化,这将导致企业文化缺少相应的文化支撑,企业员工不愿意发自内心的执行,企业文化将会失去其作用。有一些企业只注重集体统一性,强迫员工必须与企业文化相一致,忽视了对员工个人价值的考虑与认识,缺乏相应的激励制度,导致员工的潜力得不到充分的发挥,在某种程度上还挫伤员工积极性。有一些企业有明确的规章制度和完善的奖罚措施,这些规定了员工该做什么和不该做什么,但是没有明确的企业文化观念和价值提倡,并疏于对员工的教育与培训。这种现象主要存在于企业领导人素质不高,对企业文化的认识不够。再有,如今知识时代,人才的竞争日趋激烈,企业要丰富现有的激励手段,实现激励体系多样化,从而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将企业文化推向更高的层次。
2.企业文化过于理想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成为创业主体,形成形形色色的新兴企业。在这些年轻人创办的企业中,有一些会提出一些不切实际的理想与抱负以及相应的企业文化,倡导的理念中会有超出企业的范围,这种空口号使人们可望而不可及;宏伟、崇高的目标往往缺乏实实在在的客观基础。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多数是因为企业领导人具有过于远大的人生理想,但是缺乏踏实的工作精神。
三、企业文化管理的措施
1.以人为中心,为企业文化管理注入新活力
企业文化管理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当今世界的企业竞争,不再仅仅是产品和市场的竞争,更是人力资源的竞争,高质量的人才才是企业最大的资源。企业文化管理的成败主要在与能否在企业中最大限度发挥员工的主体作用。因此,企业需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做到尊重员工、理解员工,将员工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主题。企业可以在员工中开展企业文化的交流活动,充分发挥员工的智慧,让所有员工都参与到企业文化管理中来。通过员工对企业文化的交流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将企业文化融入于员工中。尊重员工的自我价值,引导员工的自我管理,激发员工的创造力,从而体现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因此,现代企业管理的重中之重是以人为本。
2.注重健全企业文化管理制度
企业制度,是企业文化的集中体现。企业内部法规和企业的经营制度影响和制约着企业的发展和经营状况,同时也推动着不同的企业文化朝向不同个性的方向发展。不同的企业管理制度影响着企业文化的差异。企业的相关制度中应该明确员工应该做什么、怎么做。可以说,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也就是企业管理制度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企业制度落实的过程,也就是企业文化不断走向成熟的过程。所以企业应该按照企业文化的精神,建立健全企业有关管理制度,使员工既有价值化的导向,又有制度化的规范。
3.开拓创新,增强企业文化管理的竞争力
在如今的知识化社会,知识首当其冲的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资源。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必将在企业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企业只有形成了一套成体系的企业文化,才能打造出一支用知识武装起来的战无不胜的员工队伍。企业要生存与发展,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必须在继承传统文化精髓的同时不断开拓创新,强化知识管理,充分发挥企业员工个体与团队的整体效应,通过持续不断地学习来掌握新科技、适应新变化,加强跨文化管理,促进跨国家、跨地区以及跨行业企业文化的融合和重塑,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的综合素质,迎接知识经济挑战,以确保企业文化与时俱进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
结束语
实践证明,企业文化是企业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精神动力,它能使企业赢得员工的共识和支持,调动并整合各个经营管理环节的积极因素,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不竭的驱动力,能使企业员工在逆境中共舟共济,在顺境中求实进取,自始自终为企业构筑强大的精神支柱。所以只要做到企业和企业文化的互相协调,互相补充、互相促进,使两者同步运行,建设出一套优秀的企业文化来,一定会对企业的长远发展起到积极的、不可估量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郭跃进.管理学[M].经济管理出版社,2013.
[2] 王驰.当代企业文化导论[M].湖南出版社,2012.
[3] 张道航.企业战略管理[M].辽海出版社,2013.
中国科技博览2016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