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好去处:美国西部探奇之旅

2016-05-06 12:55朝阳
新青年 2016年5期
关键词:大峡谷公园

朝阳

比起春天山花烂漫的生机勃勃,夏日旖旎壮丽的海岸风情,冬季的美国西部似乎少了些夺目的色彩与诱人的美景。但我们的寒冬观光之旅,却也开启了一部美丽“冻”人的风光探索大片, 并把那些西部旷野间古老的故事带回温暖的家,在火光荧荧的壁炉旁轻声讲述。

从黄金到硼砂——“死亡谷”探奇

从旧金山一路向南,我们沿着仿佛永无止境的莫哈韦沙漠公路行驶,从旭日东升到晚霞满天,只有沙漠中粗犷的砂丘石砾与倔强生长的“骆驼刺”伴着我们这一路孤寂。我们此行,要从探索那片神秘的“死亡之谷(Death Valley)”开启。

第二天,当我们终于面对被誉为“北美三最”的“死亡谷”真容,眼前的荒漠震撼令我瞬间感觉穿越史前,延绵的群山好似千万年沉睡的老者,静止在这广袤无垠的世界里。那深深的沟壑是岁月在他脸上镌刻的线条,是时间的轨迹,生命的年轮。山虽无言,然非无声,耳畔呼呼作响的风声便是他梦中的呢喃。蜿蜒起伏的山脉在灿烂阳光的照耀下,变幻着神秘莫测的色彩,或黛黑如墨、或绛紫青蓝、或赤红如血、或金光闪耀……大自然这位神奇的画家,仿佛打翻了颜料盘,率性将重彩浓抹,一气呵成,大千造化,令人叹为观止!

低下头,我看到脚下干涸的湖床上清晰地分布着长长的轨迹,好似在大地上划下一道道神秘的划痕,轨迹的末端是大小不一的石砾,这便是坊间传说中的冬日奇观——“会走路的石头”。因为冬季的“死亡谷之夜”异常寒冷,不期而至的暴风雨在地表结成薄冰,在强劲的荒漠大风吹动下,岩石就能轻而易举地“漂移行走”。

“死亡谷”这个惊悚名字的来历,要从1849年的加州淘金热说起。我们从马克·吐温的自传体小说《苦行记》中,可以真切感受到那段疯狂投机的岁月。“每只眼睛里闪烁着狂热和紧张的光辉,每个脑袋里翻腾着发财的宏伟蓝图,每个胸膛中激荡着巨大的希望……我们激动万分,为幸福所陶醉,被未来的幸福压得喘不过气来,高傲地同成千上万不知道我们那些神奇的山谷的人交往。虽然我们还欠着屠夫的账……”

于是,无数怀揣淘金梦的人们经犹他州的盐湖城,翻越内华达山脉进入加州。但有一队篷车因错过最佳季节,只得更改路线,企图把这里作为前往加州的快捷穿越方式。然而,就像马克·吐温对内华达州寸草不生的荒漠描述的“连鸟儿飞越这里都要自带干粮”,在这片年降雨量仅比撒哈拉沙漠稍多,夏季最高温为57℃的“火焰山谷”,因其地势险恶,绝路无生,探险者们葬身谷底,化为灰烬。我不禁慨叹脚下的这片不毛之地吞噬了多少生命,无边无际的岩石砂砾下掩埋了多少白骨,只有巍峨群山,与天地共存,与日月同庚。

“向上!282英尺,抵达海平面。”抬头仰望环绕的苍山,赤色山坡上标注着海平面标志。如果说,刚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令我“荡胸生层云”,那么此刻站在北美洲最低点,则别有一番奇趣。300万年前,由于地球重力将地壳压碎成巨大的岩块,“死亡谷”地区部分岩块突起成山,部分倾斜成谷。直至冰河时代,排山倒海的洪水淹没整个盆底,又经过日复一日火焰般烈日的蒸熬酷晒,这个太古世纪遗留下来的大盐湖终于干涸。如今展露在天地间的“死亡谷”,曾经的沧海化为一望无垠的盐碱地……因湖水盐度过高不能饮用,故被称作“恶水盆地”。

我俯下身仔细观察脚下的盐地,雪白粗大的六角蜂窝状结晶附着在焦黄的沙地上,仿佛二者已融为一体。瞬时我头脑里有个奇怪的想法,想尝尝这盐砾是何种滋味,但很快放弃了这个冲动冒险的念头。

我想起20世纪70年代,美国环境保护者、作家爱德华·艾比在其作品《死亡谷》中写道:“我们下降穿过边界峡谷和地狱之门,进入海平面以下的地狱。海面以下没有盐水只有热量,光的波纹微微地闪着光,风如同龙吐气一般炽热而又猛烈……在这片死寂之地,最死寂也是最美丽。”

被誉为人间活地狱的“死亡谷”,却是飞禽走兽的“极乐世界”。据航测统计,这里繁衍着300多种鸟类、20余种蛇类、17种蜥蜴,以及1500多头野驴。它们或飞、或爬、或跑、或卧,好不自在。时至今日,谁也弄不清为何死亡谷对人类如此凶残,却对动物如此仁慈。

说到野驴,又引出了探险者的另一段故事。当这片不毛之地吸引了更多的探险者,有人在谷底奇迹般地发现了矿物质——硼砂。如今硼砂稀松平常,在当年却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尤其是制造肥皂的主要原料之一,市场价值曾超越黄金。过去美国电影放映前加播的广告中,常有美女卖力推销肥皂的画面。

重金之下必有勇夫,探险者们翻越山谷、穿越沙漠,用生命的代价终于开拓出一条开采、运输硼砂的通道。因每个运输队由2匹马和18只骡子组成,为感谢这些劳苦功高的骡子,该道路被称为“20只骡子路”,我们参观了当时开采、运输工具的专辟展区,深感成功之不易。

“死亡谷”,这个世界上五大危险地之一的死亡之谷,终于成就了探险家们的第一桶“金”。

科罗拉多河的杰作——美国大峡谷

冬游美国大峡谷,确实是个非典型性挑战。但我们也因此领略了大峡谷鲜于示人的非常态,见证了一个白雪皑皑、美丽“冻”人的世界奇观。

迎着凛冽的寒风,我们小心翼翼地行走在积雪覆盖的步行道上,好似虔诚的行者,去探寻一片未知的圣地。而当蔚为壮观的大峡谷赫然呈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化神奇,令我们惊艳不已。

在印第安人的传说中,大峡谷形成于滔天洪水。上帝将人类化为鱼鳌,才幸免于难,因此当地的印第安人至今不食鱼鲜。事实上,大峡谷是科罗拉多河的杰作。600万年来,发源于科罗拉多州落基山脉的科罗拉多河水,夜以继日地咆哮奔腾,有时如怒涛般激荡,有时如锯齿般侵蚀,开山劈道与平流迂缓相承,激流翻卷与万马奔腾相生,而在其流经亚利桑那州的凯巴布高原时,更以所向披靡的惊人铁笔,雕刻出千沟万壑、壁立千仞的“峡谷之王”——入选世界遗产名录的美国大峡谷。

素有“活的地质史教科书”之称的大峡谷,全长446公里,最深处1.6公里(近似于500层楼的高度),最宽处13公里。约有1/3地壳变动的历史被深深地纪录在峡壁上,谷底的岩石大约经历了20亿年的岁月变迁,那是地球年龄的一半。

眼前的大峡谷,在雪后初霁的艳阳下,变幻着炫目的色彩:一片片铁红层林尽染,一团团黝黑错落有致,一方方深褐星罗棋布,一块块鲜红点缀其间……峡谷的颜色因岩石种类、风化程度、时间演变,以及所含矿物质的不同,演变出五色斑斓的色彩,神秘莫测,气象万千。更有那一簇簇洁白无瑕的雪花飘落在漫山遍野,将峡谷的层层缝隙勾勒出清晰的边缘,好似万卷诗书层层叠叠,刀削般的悬崖峭壁在凛冽的寒风与冰雪间,更显硬朗陡峭、傲骨铮铮。

“有容乃大,无欲则刚,仁者无敌,行者无疆。”我暗自惊诧于《金刚经》的文字阐述竟与美利坚的大峡谷之风骨如此契合。也许,这便是宇宙轮回,天道合一之境界吧。

在大峡谷游客中心,我看到一张老照片和一艘仿制的旧船。时光穿越到1869年,美国著名探险家、独臂炮兵少校约翰·卫斯理·鲍威尔(John Wesley Powell),率领9人远征舰队,乘4艘满载10个月物资的小船,从未经勘探的科罗拉多河上游一直航行到大峡谷谷底。他将一路上惊险万状的经历,写成游记广为流传,并首次将这片奇特地貌的峡谷命名为“大峡谷”延用至今,替代旧称“大的峡谷”。这次历险引起了美国朝野的注意,于1919年建立了美国大峡谷国家公园。

说起美国的国家公园管理制度,立在大峡谷国家公园甬道旁,斯蒂芬·马瑟(Stephen Tyng Mather,1867年7月4日-1930年1月22日)的纪念铜碑引起了我的注意。前文提到一些探险家在死谷获取了堪比黄金的硼砂而大发其财,这当中的百万富翁斯蒂芬·马瑟,却以一种超前的理念回馈这片土地。作为崇尚自然资源保护的先驱者,他提议建立一个统一的联邦机构,负责全美所有国家公园的管理。在他的倡议与不懈努力下,1916年经威尔逊总统签字批准与美国国会授权,美国国家公园服务机构(National Park Service)正式挂牌成立。

“作为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制度的奠基人,斯蒂芬·马瑟制定并建立相关政策,哪些领域将得到发展,哪些领域为子孙后代保存不受损害……他所做的一切,带来的益处将永远不会结束。”

近100年来,在国家公园体系的管理下,美国大峡谷在环境保护方面卓有成效,加之丰富多样的地形地貌,令这里成为大量动植物的繁衍生息之地,不仅有200余种鸟禽,60余种哺乳动物和15种爬行动物与两栖动物在此安家,在谷底的法顿牧场与相距90公里,海拔3500米的圣弗朗西斯科峰之间,既是亚热带植物,也是寒带植物的生长区,仙人掌、罂粟、云杉、冷杉等植物在此和谐共生。

虽然酷寒的天气令我们无缘尝试大峡谷公园内的山泉水直饮,但我却期待明年春暖花开之季,再次与大峡谷来一场亲密接触。

猜你喜欢
大峡谷公园
我家门前的小公园
高山仰止处 幽密跌宕地——徽州大峡谷
大峡谷
夏日公园
在公园里玩
守卫大峡谷
秋天的公园
大峡谷,我来啦!
致敬大峡谷
大峡谷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