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破坏:盗墓首当其冲

2016-05-05 10:47祝诗美
经济 2016年11期
关键词:墓主古墓墓穴

祝诗美

盗墓,是一种渊源古远的犯罪行为。我国的盗墓之事由来已久,历史上有记载的被盗最早的墓葬是商朝第一代王商汤之冢,距今约3600年。

“丰财厚葬以启奸心”,厚葬是盗墓的主要根源,而对古墓中价值连城的随葬物品之追求则是最为普遍的盗墓动机。据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王巍介绍:“进入20世纪90年代,文物收藏热持续升温,导致文物价格飙升几十倍甚至上百倍,这促使了盗墓现象日益猖獗。”为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盗墓分子不择手段地打开墓穴,丧心病狂地盗掘盗挖古墓,贪婪地窃取带有珍贵历史文化价值的祖先遗存,这不但造成了文物的损毁和流失,更给我国文物保护和历史研究工作带来了无法挽回和不可估量的严重损失。面对支离破碎的文物残骸,考古学家们难掩痛心疾首之悲愤。王巍说:“盗墓者往往只把他们认为值钱的东西拿走,使得这些随葬品成为一个个孤零零的古董,更有甚者,为了销毁罪证,在盗取之后会将墓穴一把火烧掉。盗墓实乃考古界的天敌。”

考古发掘的意义所在远不仅仅只是将随葬物品挖掘出土,更重要的是对这些墓葬信息进行研究。墓葬的形制,棺椁的设计,墓主人的身份,随葬品的摆放位置、材质、种类、组合及流变等相关问题,对于研究我国古代人类丧葬习俗、等级制度、阶级状况、思想信仰、社会风俗的变迁、科学技术的进步等方面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价值。考古工作者可以通过墓地里埋藏的古代植物种子了解当时种植业发展状况;可以通过陪葬的陶瓷制品在种类、器形、材质、颜色等方面的变化来分析古人生活状态的发展变迁;甚至可以通过壁画的内容和规律来管窥古人对于死亡和死后的世界观以及社会宗教信仰。可见这些随葬品也许不是具有高昂经济价值的无价之宝,但却传递着祖先的智慧,承载着中华文明之精髓,森罗万象,历久弥新,它们是具有重要文化价值、历史价值、科研价值的宝中之宝,是考古发掘的重要意义之所在。

但是,盗墓者并不会在意这些。盗墓者的眼中只有他们认为值钱的金银珠宝和玉器文玩。在他们暴力进入古墓、强取豪夺陪葬器物时,往往给墓穴、棺椁、陪葬品等带来不可逆转的破坏。例如,盗墓者通常会利用暴力手段打洞进入墓穴,对于一些较坚固的古墓甚至会采用爆破方式直接炸开墓穴,这将导致整个墓室结构受损倒塌。

对于一件文物来说,其发现的地点、在墓穴内所处空间、以及共同陪葬的其他物品对于其所处墓葬的研究十分重要。江西南昌的西汉海昏侯墓,于2015年11月14日正式开始发掘,在历时数月的考古工作中,尽管发现了诸多证据链将墓主身份指向汉武帝之孙刘贺,但考古学家仍不能就此贸然断定墓主身份。2016年1月17日,考古队员开启内棺后在墓主遗骸的腰部位置发现了一枚白色玉印,刻有“刘贺”二字,这枚墓主随身携带的私印即成为判断墓主身份的最直接证据。海昏侯墓在发现之时尚未被盗墓者破坏,成为目前我国发现的面积最大、保存最好、内涵最丰富的汉代侯国聚落遗址,对研究西汉列侯的园寝制度价值非常巨大。与此相对应的,位于河南安阳的“曹操墓”,在发现之时早已被盗得千疮百孔,尽管通过史料推断其为曹操墓,国家文物局也于2009年12月27日认定其为曹操墓,但因疑雾重重并且一直也没有发现有力而直接的证据证明曹操就是安阳高陵的墓主人,所以直到今天其墓主的真实身份依然被质疑。也许,能够证明安阳高陵墓主身份的有力证明,早已随着盗墓者的一次又一次光临而流落他乡,甚至损毁殆尽。可见,盗墓的罪行并不仅仅停留在偷挖倒卖文物以谋取经济利益这一层面,这种背信弃义、欺师灭祖的可耻行径对考古的破坏与干扰不单单是古董的流失,更是一件古董背后所蕴含的文化信息的遗失。

古墓是古人人生终止时最后的定格,也是储存墓主生活时代若干文化信息的宝库;文物是祖先智慧与创造的载体,更是传递来自中华儿女共同祖先亘古灵音的媒介。读史可以明鉴,知古可以鉴今,历史总能给后人以启迪。人类发展到现代社会,有必要也有责任从人类生存及发展的全过程来构建属于自己的历史,以此更全面地认识和了解自己,从而科学地推测和建设未来。文物承载的信息正是人类构建历史的基础材料,是文物价值的核心。盗墓行径,人为地割裂了我们与过往社会的联系,对于古墓本身是一次深重的灾难,对于考古界则是一场沉痛的浩劫,对于我们共同的祖先更是背叛与践踏。

猜你喜欢
墓主古墓墓穴
官员们说,加拿大原住民学校成千上万的儿童或许被埋在了无名墓穴里
马王堆下有古墓
Easter Island
古墓背后的故事
古墓里的蛛丝马迹改写历史
辽宁法库叶茂台七号辽墓的年代及墓主身份
醉鬼遇到醉鬼
与赵琦先生商榷
岳麓秦简《廿七年质日》所附官吏履历与三卷《质日》拥有者的身份
古墓门上的“拥篲捧盾图”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