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剧的“旧瓶新酒”

2016-05-05 11:28林奕华
新民周刊 2016年17期
关键词:大团圆坏处百老汇

林奕华

音乐剧,怎样才能做出成绩?

如果这名词是个旧瓶,注定放进去的酒很难是“新”的,因为,大众如果是看中瓶子才去购买,对它的味道必然有所预期,那叫“怀念”。音乐,虽然抽象,可是它能在人的情感中泛起回响,一定程度上也是基于某种似曾相识。以华语流行曲为例,中国风情调有其叫座保证,就是小调、民谣的深入人心。K歌杀人不见血,作曲家肯定是熟谙古典音乐的黄金定律。听说有一种面相叫“大众脸”,常常出现在营业员的身上,原来五官条件也要讲究熟悉感──顾客若是先要花上时间解读一张脸,很有可能,一宗生意的成交机会便是毁诸不愿意费劲的一念之间。歌曲能不能受大众青睐,原理没有不一样,从旋律落下第一个音符,最好它能唤起不知哪年哪月哪天那个被时间冰封的自己,表面是听到些什么,实际上是因某个原因已经失落了的记忆,伴着叮叮咚咚立马回到眼前。

那,就是情怀。

音乐剧,从历史观点看来,就是情怀剧。它所歌颂的,是过去的美好。这不止于可以适用在大众定义的音乐剧──百老汇歌舞剧。我认为中国戏曲中被长久传唱的剧目,同样是嗟叹今不如昔,譬如,现实中的不如意事常八九,唯在古代世界转化的舞台上,大团圆就是大团圆。

百老汇音乐剧的黄金时代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黄金的意思,是当时挖掘出来的宝藏,一直受用到过后三十年。同一出剧目可以在不止一个城市长驻候教,亦有赖于旅游还是一种肉身经验的年代。闻名遐迩的《悲惨世界》《剧院魅影》、《西贡小姐》《猫》等等,是文化风景线,又是名胜纪念品。只是当世界在互联网上缩小了一圈,时间对于音乐剧传唱度的影响,亦受打击至近乎一蹶不振。简单如,连主题曲都流行不起来,又怎能指望那么多音乐剧产品能在名叫“市场”的必争之地中突围而出?

90年代诞生的《妈妈咪呀》于是提供了困境的出口,然而,也有可能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剧中演员所唱的歌曲,全部采用ABBA乐团的经典金曲。好处是,观众明知道酒是旧的,可瓶子是新的,买票入场的压力顿时减掉三分之二,包括,不用担心歌曲与自己八字合不合,缘分发生不发生,反正是旧情再续,再不如想象,至少参与度无须从零开始。《妈妈咪呀》在现代音乐剧史上最大的功勋,应该是随音乐消费时代来临的“一声号令,谁敢不从?”——多少以“创作”之名而奉行的怀旧主义,正是把“一位歌手”的“老本家当”一次性押下赌注,以音乐剧之名。

坏处是,姑且把好处的相反说成是坏处的话,音乐剧在《妈妈咪呀》之后,碰上又是唱片业成为夕阳工业,分众时代的势不可挡,想要靠原创歌曲独立成戏,并且要在“产品上架”之前便已万众期待,难度已经不是只有宣传到不到位、歌曲好不好听那么简单。虽然,从业者会相信救命金丹只有一颗:IP。IP有效,其他都是烟云。只不过,音乐剧的音乐不是里子,那什么才是?

只有问题,没有答案的本文,算是给对思考音剧要在华人文化中扮演什么角色的创作人(还有投资者)的“抛砖引玉”:要从“只爱唱,不爱听”的卡拉OK文化后遗中恢复歌曲与心灵的联系,音乐剧的未来,岂能架空于我们对于未来与未知的恐惧而被探索论述?

猜你喜欢
大团圆坏处百老汇
百老汇
在拖延的“好”与“坏”之间
四年后再见
百老汇之星,逐梦前行
《群聊的坏处》
画与理
“大团圆”真的是“说谎的文学”吗——中国古典戏剧中的“悲终于乐”结局探究
论戏曲“大团圆”叙事范式的多重内涵
纽约外百老汇、外外百老汇的双轮驱动
不学写字有坏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