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道静
【摘 要】在内蒙古“十个全覆盖”工作中,对包头市青山区王老大村的农村产业情况进行调查,找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农村;产业发展情况
按照区委、区政府关于“十个全覆盖”工程的总体要求,区委党校于9月18日开始,安排全体干部职工深入兴胜镇王老大村,认真宣传落实自治区“十个全覆盖”的有关精神,指导帮助村民开展村容村貌及家庭庭院整治,并重点就产业发展方面进行了调研。
一、 基本情况
王老大村位于青山区中心城区北部,北依大青山,南临青大线,G6高速穿村而过。现有人口2020人,其中本村户籍820人,非本村户籍1200人。集体土地2971亩,其中宅基地500亩,水地600亩,旱地1871亩。该区域土壤贫瘠,农业生产条件差,过去,村民多以开山采石跑运输为主要经济来源。2008年划归青山区管理,2011年,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条例颁布,全面禁矿,村民改以种植、养殖为主要产业形态,村集体先后投资5000万元,建成温室大棚550栋,发展形成以养殖蛋鸡和肉羊为主养殖户20多户。
2010年村民人均纯收入约9500元。2014年村民人均纯收入约8000元。可以看出村民的收入相较2010年下降了,说明产业发展出现矛盾,单纯的种植产业并不能使农民致富创收。
二、产业发展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1.水资源严重不足。种养殖都离不开水。村内一直使用深井水,由于常年累月抽取,地下水位不断下降,靠抽水泵抽水越来越困难,并且耗电量大,每天只有固定的两个小时放水。在2010年建设温室大棚区时,没有考虑到供水管道的粗细,到2013年随着温室大棚逐渐加盖,供水管道并不能提供500多栋大棚的用水量,这不仅影响了村民的基本生活,更影响了村里的产业发展。
2.温室大棚收益差。为发展农村经济,村里统一为建设了550栋蔬菜大棚,按每户每人一栋分配到户。由于大棚为沙质土壤,加上用水困难、品种少、保温差以及没有经营规模,使得温室大棚投入成本高,收益低,村民种植积极性日益下降。一部分大棚外包,一部分用于自给,很多处于闲置状态。
3.产业发展资源、信息缺乏。在入户和问卷过程中,我们发现两个突出的现象:一是村民发展的愿望都很强烈,但对发展的方向、途径茫然。二是有人在外务工的家庭日子比较富裕,守家在地的生活一般化。说明产业发展一定要有资源、信息支撑,拥有的资源和信息量不同,发展的结果也不同。
三、对策和建议
从王老大村实际情况出发,要使村经济更好发展,农民持续增加收入,重点要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和升级,提升内生动力,同时还要做好借力生财这篇文章。
1.争取基础投入,改善产业发展外部条件。第一,需要解决的就是饮水困难的问题。产业发展的必须有充足的水资源做保障,可以在村内建设水塔或者铺设输水管道从而解决水的问题。第二,王老大村位于永和村的北面,中间经过防洪沟,大部分为土路,从村内进出交通十分不便。目前到42路公交车已经通到当铺村,如果能将42路车线路延伸,为产业发展和村民的进出提供方便。第三,若想发展种养殖产业,需要尽快协调沟通有关部门,了解种养殖产业发展的政协措施,争取政府帮扶资金,走更科学、高效的产业发展道路。
2.改造现有产业,打造自主发展品牌。首先,村内建成温室大棚500多栋,但发展种植产业收效甚微,很多村民都将大棚出租出售,于是一部分外来人口和村民自发发展养殖业。村内38家养鸡专业户,但基本都不是本村人口,最大的养殖户有2万只鸡,最小的专业户有1万只鸡,共养殖肉、蛋鸡80万只,年产值2000万元。但这一小部分村民开展养殖业他们的抗风险能力比较低,规模也比较小。所以要组织村民进行集体养殖,扩大规模,形成统一养殖基地,才能够有效提高收益。其次,王老大村离市区近,又紧邻青大线,发展观光农业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要发展农家乐及乡村观光休闲旅游,组织村民集体建设农家观光采摘园。大力发展建立集餐饮、采摘、娱乐为一体的观光农业。现在很多城市居民周末喜欢到周边的农家乐观光旅游,一方面可以体验乡村生活,吃上放心蔬菜、蛋肉,另一方面可以放松心情。这也为观光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大的商机。最后,可以引进种养殖的新品种,成立有针对性的农业或养殖业合作社,形成产业规模,将风险降到最低,产值升到最高。
3.配套物流园区,构建新的产业形态。据了解随着110国道的改建,市里计划将一机厂845铁道以北400多亩山前土地打造成包头市最大的仓储物流基地。王老大村紧邻青大线,很多村民原来与山上的石矿场合作跑运输,家里都有闲置的大车。因此可以组建合作社,将有车的村民集中起来,建立一个物流运输队,与物流园区合作,进行物流配套运输,发挥地域及交通优势,解决村民就业问题。
4.借力农合论坛,走专业合作发展道路。“农合论坛”是一个为以农民合作社为主的农业相关经营主体,提供围绕农业产业规划、合作社运营管理、农产品产需对接、内部信用合作、农业项目申报等五项系统模块为内容的农业产业培训、咨询、顾问等的综合服务平台。2011年由北京金农合现代农业有限公司创办,论坛聚焦时下最热门的农业话题、与时俱进的解读最新国家惠农扶农政策,帮助农业经营者们抓住政策商机。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投资机构等各类农业经济组织都可以通过申请成为其服务分站。专业合作化发展是今后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主要方式。王老大村虽然成立了包头市众发农民专业合作社,以经营种植为主,但基本没有运营。开展了QQ农场的项目,但目前发展起来的只有十几栋温室,总年收益为7~8万,并没能全面开展推广。主要原因就是项目少、了解国家惠农政策少、争取资金帮扶少。所以王老大村应加入类似的农业论坛,积极了解相应的惠农方针政策,才能更好的进行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