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锦
“十三五”时期,我区要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党委的各项决策部署,遵循经济发展规律,结合区情实际找准发展的切入点,深化改革、不断创新,夯实基础、补齐短板、优化环境,奋力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胜利。
夯实基础谋发展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我区是农牧业大区,全区基本形成“粮畜并重” 的农牧业产业格局。但是,当前我区农牧民的实际收益横向比较增长缓慢,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农畜产品的生产成本较高、农牧民收益低的问题。我们要千方百计补齐农村牧区发展短板,夯实发展基础。
一是在土地上做文章。适度扩大经营规模,降低单位土地机械、劳动力、管理等生产成本,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途径。要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引导和规范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因地制宜发展家庭农牧场、合作社、种养大户等多种形式的新型经营主体,鼓励和引导工商资本发展现代农牧业。同时,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根本,在改革中一定要解决好与土地相关的问题,切实维护好农牧民利益。建立和完善农民收益与企业收益有效合理共享的机制。
二是在绿色农畜产品上做文章。大力推广节水灌溉、地膜覆盖、测土配方施肥等实用技术,探索更多促进农牧业结构优化、互相转化、共同发展的路子,促进全区农牧业产业多元、产业延伸发展。农畜产业方面要提高效率,生产人民群众需要的安全、健康适销对路的绿色产品,全力促进我区农牧业生产由“生产导向”向“消费导向”转变;同时,我区要进一步完善农畜产品进出口流通体系,畅通农畜产品的物流渠道,真正把我区建设成为国家重要的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
三是在提高农牧民收益上下功夫。要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鼓励、引导力度,鼓励支农、惠农项目,大力推进农牧业现代化。要加大对青年农牧民的培训力度,使农牧民具有创业致富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各级领导、社会各界兴农富民、兴牧富民的责任感,要把责任落实下去,并做到有抓手、有路径、有目标。在产业发展方面要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的客观实际发展农牧产品加工业。距工业基地较近的地区可以和相关企业联手合作,为企业配套一些小型建筑、运输业,自然环境好的地方可以发展旅游业等。要根据实际情况,发挥人民群众的集体智慧,开创富民产业,为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扬长补短谋发展
在发展中,我们既要发扬长处以保持自己的优势,更要弥补短板以缩小与其他地区之间的差距,从而实现发展目标。以我区的工业经济发展为例,近十几年,自治区抓住机遇,充分发挥我区资源优势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特别是能源工业得到迅猛发展,有效地拉动了相关产业,在产业延深转化方面也走在同行业前面。同时,我区多数工业企业也是围绕资源开发发展起来。从2013年下半年起,我区的工业经济发展遇到了严峻挑战,特别是出现了煤炭、钢铁、有色金属价格下跌幅度较大的情况。然而,我们不能因此就放弃对资源优势的利用,而是要通过主动调整,全力创新,加快转型升级,充分地利用好自治区资源优势,真正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从煤炭、电力产业方面看,煤炭产业如何脱困发展,是自治区工业经济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煤炭是自治区工业的主导产品。煤炭工业的竞争优势主要是我区煤炭赋存条件好、生产成本低,而劣势是相对邻省运输距离远、成本高。当前,全国煤炭产能远大于市场需求,竞争加剧,多余部分会被挤出市场。这就需要客观分析,根据每个企业的实际情况,一企一策,对症下药。从自治区电力工业来讲,充足、清洁、价格优势明显的电力资源,既是自治区能源产业的重要一环,也是促进其他产业发展的有力杠杆和能源支撑。自治区电价洼地效应要继续发挥优势,同时,一定要从一个独立产业的高度来认识做大做强自治区电力工业的重要性。要化煤为电,就地转化,真正把电力产业作为一项重点产业来发展。对外,以融入全球能源互联网、融入全国特高压电网总体布局为目标,变输煤为输电,争取更大的能源开发价值。在区内,要努力探索形成一条“煤、电、用”统筹发展、一体循环、高效发展的路子。在新一轮的经济发展过程中,要千方百计摆布好自治区煤、电这两大优势产业的发展格局,扬长补短,提升市场竞争力。
从钢铁企业和有色金属行业的发展看,自治区的钢铁在本区域基本产销对等,我区钢铁需求增长幅度不大,加工制造业发展缓慢。当前,在我国整体产能过剩、发达国家制造体系逐渐恢复的产业基本状况下,装备制造业的竞争更为激烈。但是,我区发展装备制造业仍有很大的优势。自治区土地资源和环保空间广阔,各级政府具有强烈的产业转移承接意愿和优惠政策,电价水平全国最低,具有较强的产业转移吸引力。要全力吸引沿海投资利润率相对较低的产业以及其他新增产能落户我区。要加快我区各类装备制造企业兼并、联合、重组,整合社会资源,促进市场要素向优势产业集中,壮大我区装备制造业产业规模和提升工业产品的竞争力。要创造良好市场环境,培植科技队伍和研发能力。要紧紧抓住这一轮国际经济危机后产业调整、产业转移和产业升级的机遇,不失时机地把我区装备制造业做大做强,提质升位,真正把内蒙古建成全国现代装备制造业基地。
优化环境谋发展
第三产业既直接拉动经济发展,又为经济发展创造发展环境。近年来,我区第三产业发展迅速,但总体上看,我区服务业以传统服务业为主,现代服务业中特别是新兴服务业,如金融产业、信息服务业、现代物流业、旅游业、中介服务业则相对薄弱,提质升位的空间还很大。要在继续推动传统第三产业发展的基础上,高度关注并大力推进新兴服务业发展。
特别是我区要紧紧抓住产业调整机遇,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大发展。要为生产性服务业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从放宽市场准入、简化审批程序、降低外资准入门槛、完善财税、土地政策、拓宽融资渠道等方面着手,进一步扫清发展障碍。要紧紧围绕自治区优势产业和主导产业,强化教育和技术支撑,大力强化基础教育、专业教育、技术承接和转化等技术服务,建立一批具有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的研发机构,强化核心关键技术研发,加快形成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优势产品。重点发展研发设计、商务服务、售后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鼓励设立工业设计企业和服务中心,发展研发设计交易市场。加快建设自治区级的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和货物配载中心,推进第三方物流与制造业联动发展。加快发展金融业。进一步拓宽我区各级各类企业融资渠道,创新抵押质押、发行债券等金融服务,解决好企业发展的融资问题,进一步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要全面提高信息技术服务水平。充分利用我区地广人稀、电价低廉的优势,大力发展云计算等新兴产业。依托我区云计算产业快速发展契机,加快发展电子商务,支持实体企业与电商企业共同建设,大力发展网上金融、医疗、咨询、教育培训、卫生保健、家政服务、养老等新型服务业。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紧培养具有现代化技能、高质量的复合型、国际型服务人才,建立与服务业发展相适应的现代职业教育培训体系,提高服务业的整体水平。
(作者系原自治区人大财经委委员)
责任编辑:康红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