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英语儿童文学“再”相遇

2016-05-04 10:10黄晨屿
出版人 2016年4期
关键词:旅程儿童文学学术

黄晨屿

一直以来,当代英语儿童文学研究侧重于作品阐释与理论构建,针对儿童文学理论批评史本身的研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而当学者赵霞博士与当代英语儿童文学理论“再”相遇时,瞬间的怦然心动驱走了“视而不见”的惯性,经过一番努力,她将对该课题的考察与思考沉淀为《思想的旅程——当代英语儿童文学理论观察与研究》一书,于是这块有待开发的学术富矿终于以另一番生动的面貌呈现在我们眼前。

这本别致的小书依次从学术批评史概观、学术刊物个案、批评方法掠影、批评家研究和学术前沿动向五个层面,展开了对当代西方英语儿童文学理论批评的系统整理与精当描述。这五部分独立成章,组合在一起却又呈现出非同凡响的整体性,仿佛五段内部完整的乐曲奏响了一曲由历史而来、同时又指向未来的学术乐章。

赵霞从标志着现代英语儿童文学学术起点的《号角》《书鸟》两本刊物谈起,梳理了其历程与发展趋势,又分别从草创期探索、理论研究的多元拓展等角度入手,将美国《儿童文学》这一典型案例的办刊轨迹与学术价值娓娓道来,还将对文化批评的多元解读、对三位重要学者的介绍剖析以及对儿童文学与传媒文化的思考带到我们身边。

正是在极少关注英语儿童文学批评史本身价值的大环境中,赵霞在这方面的努力尤其显得价值非凡,正如评论家刘绪源说道:“这是一部非常及时的书,能让国内儿童文学工作者大致了解英语区儿童文学理论的历史和概貌。”从这个层面上说,《思想的旅程》无疑是一本具有开创性的理论著作,它打破了中英文之间的语言隔阂,又消弭了儿童文学与文艺理论之间似有若无的学科壁垒,同时作者在撰写过程中运用了史学研究的方法,无不展现着一种先锋前沿的文学史观,而这种“打通”的观念也使该书与当下的时代语境充分呼应。

作为国内第一本系统研究西方英语儿童文学理论的著作,除了令人惊喜的开拓性外,作者广阔的学术视野还为我们提供着“新”的学术思路。赵霞拥有儿童文学和文艺学的双重学术背景,外语能力娴熟,又曾获德国外交部的研究资助而远赴慕尼黑国际青少年图书馆研修,有机会接触到珍贵而浩如烟海的相关史料,而作者严谨深入的专业研究正是依托于此,因而无论从能力还是经历上说,她都是这一“跨界”研究最合适的人选之一。于是,她将对于英语儿童文学研究发展生态的自觉关注、敏感把握和独到精准的分析能力凝结到《思想的旅程》的写作中来。在书中,她也曾多次提及精神分析、原型批评、叙事学、结构主义等范畴,又在文本细读和文学阐释之外强调了历史学、心理学、民俗学、社会学、教育学等研究角度,此外还将性别与身份认同、意识形态、空间研究等相对来说更具当代性和理论冲击的角度也切入到儿童文学的研究中来。如此一来,儿童文学与其他学科对话的能力便在很大程度上被建立起来,而由儿童文学与这些学科结合的紧密与合理程度所衍生出的巨大研究空间,正是作者带给我们的重大启发。

值得一提的是,本书虽是名副其实的理论著作,却在讲究学术严谨之时不忘行文的艺术性,字里行间浸润着情感与理性,文采斐然。

这是一部汇集了学术性、艺术性与人情味儿的理论著作,在阅读的间隙,我们仿佛能听到一个温暖的声音,一个提醒我们不忘在吸纳中反观中国当代儿童文学理论批评的声音。正如赵霞在“后记”中不乏深情地写道:“本书写作的目的,一方面是抛砖引玉,拓开一个尚未引起人们充分关注的研究话题,另一方面也意在以此他山之石的经验,促进当代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建设的思考。”这个声音轻柔却无比笃定,激励我们在阅读的旅程中努力探寻那些来自思想更深处的力量。

猜你喜欢
旅程儿童文学学术
坐着小船,开启一段发现春天的旅程
第四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如何理解“Curator”:一个由翻译引发的学术思考
第三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唯童年不可辜负
——两岸儿童文学之春天的对话
2016,无忧旅程再出发!
学术
“原生态”与儿童文学
创新需要学术争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