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庆
【摘要】 目的 比较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84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 46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作为A组, 另外38例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作为B组, 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Harris评分、影像学变化特征等手术疗效指标。所有患者均随访3~4年。结果 A组手术时间短于B组;A组术中出血量少于B组;A组末次随访Harris评分明显高于B组;随访X线检查结果显示, A组髋臼磨损或松动、股骨假体柄松动、假体骨溶解等的发生率均低于B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相比, 全髋关节置换的手术时间更短, 术中出血量更少, 术后短期及长期疗效均较好, 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全髋关节置换;老年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11.049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发病率较高、病程较长、致残率高的骨科疾病, 其发生的主要原因是患者的股骨头部位血液不通畅, 会显著降低髋关节功能, 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在该病的治疗中, 关节置换是晚期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 但是对于FicatⅢ期的患者的治疗方法在临床存在争议, 半髋关节置换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 但是术后患者疼痛及髋臼磨损等情况发生较多, 对老年患者生活造成较大的影响。本次研究通过对比全髋关节置换与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的临床疗效, 探究更适合老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治疗方法,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于2010年2月~2012年9月收治的84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 42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作为A组, 男20例, 女22例, 年龄54~81岁, 平均年龄(66.9±5.7)岁, 其中创伤性股骨头坏死19例、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23例;42例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的患者作为B组, 男19例, 女23例, 年龄58~79岁, 平均年龄(68.3±5.9)岁, 其中创伤性股骨头坏死20例、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22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临床疾病类型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全髋关节置换术 患者取健侧卧位, 给予持续的硬膜外麻醉或全身麻醉, 选择髋关节前外侧、后外侧做切口, 逐层切开至股骨颈基底部关节囊, 再进行截骨, 切除坏死股骨头, 使用髓腔锉处理髓腔, 充分扩充髓腔并放置骨栓。选取符合的关节假体。修正股骨颈, 股骨距保留1.0~1.5 cm, 保持髋臼(10±5)°的前倾角, 假体与身体呈30~50°角植入并固定, 放置负压引流管进行切口缝合[1]。
1. 2. 2 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 患者取健侧卧位, 给予持续的硬膜外麻醉或全身麻醉, 前期步骤同全髋关节置换术, 部分使用骨水泥枪, 骨水泥均匀填充骨髓腔, 置入假体后加压至骨水泥完全固化, 冲洗关节腔, 放置负压引流管, 最后进行切口缝合。
所有患者术后切口负压引流24~36 h, 持续3 d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术后第1 天开始患肢肌力及关节活动度锻炼及其他肢体功能锻炼, 3~7 d 后扶拐下床行走, 并在本组医师指导下进行康复训练[2]及抗凝治疗。
1. 3 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3] 记录所有患者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 术后随访3~4年, 采用Harris 评分评价髋关节功能, 行髋关节X 线检查, 观察髋臼磨损、假体柄松动及骨溶解情况, 比较两组患者末次随访的髋关节功能。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疗效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A组的Harris评分高于B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术后随访影像学异常情况的比较 两组患者末次随访的X线检查结果显示, A组髋臼磨损或松动、股骨假体柄松动、假体骨溶解的发生率均低于B组(P<0.05)。见表2。
3 讨论
老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因创伤性或非创伤性因素(包括激素及酒精刺激等), 导致股骨头血供中断或受损, 是骨科常见的治疗困难的疾病。而股骨头缺血会引起骨细胞及骨髓成分不断地死亡和修复, 继而导致股骨头及髋臼结构改变、关节功能障碍、患者自觉髋部疼痛。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 老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发病率也逐年上升, 已严重影响广大老年人群身心健康。且老年人全身多脏器功能、机体应急代偿能力均较青年人降低, 手术手术耐受性差, 术后易并发各种不良反应, 应根据老年患者本身的体质、身体状况等实际情况选择治疗方案。全髋关节置换术和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都是手术治疗该病常用的方法, 且这两种方法均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的优点。但是, 虽然老年FicatⅢ期股骨头缺血坏死X线检查显示髋关节间隙尚无明显改变, 但实际上已经出现病变。此时行单纯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仅改善了塌陷的股骨头情况, 并未对髋臼病变进行对应治疗, 而人工股骨头植入后, 肯定会加重髋臼病变情况[4]。而全髋关节置换完全匹配髋臼假体与股骨假体, 使髋关节更为稳定并减少疼痛。本次研究对比了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疗效, 结果显示两种均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的优点, 但是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的Harris评分高于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患者, 髋臼磨损或松动、股骨假体柄松动、假体骨溶解的发生率均低于行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患者。
综上所述, 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但是全髋关节置换术的疗效更佳, 更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资料
[1] 黄金平, 何福平, 王进.全髋关节置换与双极人工股骨头治疗老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效果比较.中国医学创新, 2013, 10(27):15-17.
[2] 胡铮, 白波, 廖壮文, 等.双极人工股骨头与全髋关节置换术在老年患者股骨头缺血性坏死FicatⅢ期的中远期随访比较.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2, 6(2):196-200.
[3] 余万初. 全髋关节置换与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效果比较.中国当代医药, 2014, 21(1):47-48.
[4] 涂强, 丁焕文, 曹露, 等.采用计算机辅助技术精确实施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成人发育性髋脱位.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2, 6(4):581-587.
[收稿日期:2015-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