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广耀
拓拔魏建都平城(今大同)后,力谋统一北方。但是,驻牧在大漠南北的柔然颇强大,并有南下与北魏争雄的趋势。双方的战争,基本上是以阴山北坡为中心。虽然北魏取得多次胜利,但柔然却表现得很顽强。北魏献文帝皇兴四年(公元470年)八月,柔然再次犯塞,京师震动。于是朝廷采取了“銮驾北伐”的建议(魏书·显祖纪)遂分4路大军挺进。当年9月,会师于女水。
女水是现在的哪条河?长期以来就众说纷纭。根据《水经注》,它是今呼和浩特北的五里沙河,郦道元称之为白道中溪。该河发源于今武川县大青山公社,沿乌素图沟曲折南流,现在的乌素图水库就建筑在该沟沟口。出大青山后,在耿家营东注入小黑河。从多方面分析,当年女水的流量颇大,特别是夏秋两季。
北魏献文帝在女水之滨举行了有数万将士参加的誓师大会,他鼓舞部下,奋勇杀敌。于是北魏军个个冲锋,努力向前,在连续的激战中,大败柔然,歼敌数万,获马匹器械不可胜数。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女水之战。不久,柔然便主动纳贡,并要求与北魏通婚,北方出现了相对的和平局面。为了纪念女水之战中大规模的军事胜利,北魏献文帝作《北征颂》,并刻石纪功,又下令将女水改为武川(《魏书·蠕蠕传》)。武川一词就这样出现在历史上。川,即河的意思。武川,意味着这是一条显示武功的河。30多年后即北魏宣武帝景明年间(公元500至503年),在武川之滨即今大青山公社土城梁建城,这个城是以河而得名,称为武川镇。该城坐落在大青山北坡,其城南、东南和西南为山环绕。武川镇与大体上位于阴山北坡的沃野等五镇构成较完整的横线防御体系,史称“北魏六镇”。武川与天险白道,还有白道南端的白道城构成了一条纵深防线。武川成为白道城前哨。因此可以说北魏的当事人建置武川等镇这一总体防御规划是相当科学的。
至今,武川镇遗址还斑斑可考。不仅城址隐约可见,而且现在还能找到建筑用的板瓦、简瓦等残片。当时,在武川居住的除军人及其家属外,还有些小手工业者,因此这个城镇的经济意义也不容忽视。武川镇是个民族团结的城市,这里住有大量汉人,也有鲜卑人、敕勒人,还有匈奴人。他们互相杂居,友好相处。少数民族中还涌现出不少著名历史人物,如后来担任西魏大宰相的宇文泰等人。在著名的北魏六镇起义中,匈奴人破六韩拔陵率领各族起义军共同反对北魏的统治,也曾占领武川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