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素静
(南宁市西乡塘区金陵中心卫生院妇产科,广西 南宁 530049)
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疗效的比较
梁素静
(南宁市西乡塘区金陵中心卫生院妇产科,广西 南宁 530049)
目的对应用两种不同剂量的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14年8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获得明确诊断的子宫肌瘤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剂量的米非司酮治疗;治疗组患者接受小剂量米非司酮药物控制。对比两组患者用药治疗总时间、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子宫肌瘤病情药物控制总有效率、药物治疗前后激素水平的改善幅度。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时间较对照组发生明显缩短;治疗期间,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子宫肌瘤病情药物控制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药物治疗前后激素水平的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患有子宫肌瘤疾病的患者应用两种不同剂量的米非司酮对病情实施控制疗效非常明显。
子宫肌瘤;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
子宫肌瘤属于临床妇科中较为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类疾病,如果子宫肌瘤疾病患者的病情在入院之后没有能够得到及时治疗,出现盆腔压痛、子宫出血等症状表现的可能性较大,甚至有些患者还会导致不孕不育[1]。保守治疗和手术疗法是临床对该疾病进行治疗的两大主要方式,米非司酮是保守治疗过程中较为常用的一种药物,关于该药物的具体用量,各医学专家目前在临床上还没有达成广泛性的共识[2]。本次研究中对应用两种不同剂量的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进行了评价分析。结果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8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获得明确诊断的子宫肌瘤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中已婚29例,未婚11例;体重40~73 kg,平均体重(53.9±7.6)kg;已产25例,未产15例;子宫肌瘤病史1~26个月,平均病史(11.7±3.4)个月;年龄19~48岁,平均年龄(34.5±4.1)岁;单发性子宫肌瘤患者31例,多发性子宫肌瘤患者9例;治疗组中已婚26例,未婚14例;体重41~78 kg,平均体重(53.5±7.3)kg;已产22例,未产18例;子宫肌瘤病史1~29个月,平均病史(11.3±3.0)个月;年龄18~45岁,平均年龄(34.2±4.6)岁;单发性子宫肌瘤患者33例,多发性子宫肌瘤患者7例。两组患者的年龄、婚姻状况、体重、生产情况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口服米非司酮,25 mg/次,1次/d,计划治疗1个月;治疗组口服米非司酮,12.5 mg/次,1次/d,计划治疗1个月[3]。
1.3 观察指标和疗效判定标准
观察指标:用药治疗总时间、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子宫肌瘤病情药物控制总有效率、药物治疗前后激素水平的改善幅度等四项内容作为观察指标。
临床治愈:患者子宫肌瘤临床症状表现已经完全消失,月经状态基本或完全恢复正常,B超图像检查结果显示,子宫的体积大小恢复正常,肌瘤病灶彻底消失;显效:患者子宫肌瘤临床症状表现明显减轻,月经量和周期基本恢复正常,B超图像检查结果显示,子宫体积大小已经明显缩小,肌瘤的缩小程度>50%;有效:患者子宫肌瘤临床症状有所减轻,子宫体积大小的变化不够明显,肌瘤体积的缩小程度>1/3,但<1/2;无效:患者子宫肌瘤临床症状表现基本没有变化,肌瘤体积也没有缩小[4]。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子宫肌瘤病情药物控制总有效率比较
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67.5%;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子宫肌瘤病情药物控制总有效率比较 [n(%)]
2.2 两组治疗期间出现不良反应比较
对照组治疗期间,发生药物不良反应患者7例,治疗组治疗期间,发生药物不良反应患者1例,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用药治疗总时间比较
对照组患者子宫肌瘤疾病共接受药物治疗(18.95±3.27)天,治疗组患者子宫肌瘤疾病共接受药物治疗(13.30±2.14)天,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两组药物治疗前后激素水平的改善幅度比较
治疗组患者药物治疗前后,激素水平的改善幅度较对照组大,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药物治疗前后激素水平的改善幅度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药物治疗前后激素水平的改善幅度比较(±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时间FSHLHP对照组治疗前28.17±3.0820.76±4.1720.62±3.16治疗后16.99±2.45*16.49±3.54*10.37±3.13*治疗组治疗前27.58±3.5421.13±3.1021.27±3.76治疗后11.27±3.42*#10.03±3.25*#5.48±1.33*#
子宫肌瘤属于近年来临床行发病率水平较高的一种妇科良性肿瘤类疾病,其发病率水平近些年来呈现逐步上升的发展趋势[5]。临床上目前将摘除子宫作为对子宫肌瘤疾病患者实施治疗的常规方法,多数情况下,子宫肌瘤患者希望在治疗后,能够最大程度上使生育功能得以保留,若是对其展开手术治疗,会造成较大的伤害,从而对其生育状况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6]。出于减轻子宫肌瘤疾病患者的身心损伤程度的目的,近年来众多学者和医师主张,对子宫肌瘤患者实施药物方式治疗。随着对子宫肌瘤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证实孕激素对肌瘤的发生、生长能够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采取新型的孕激素拮抗剂类药物,可对子宫肌瘤的生长繁殖过程实施阻断[7]。米非司酮为孕激素拮抗剂类药物的一种,临床上,一般而言,采用该药物对子宫肌瘤实施治疗,其主要通过与孕酮之间发生结合反应,造成孕酮受体产生结构性变化,转录激活完全停止,反作用在卵巢轴、下丘脑、垂体等部位,对子宫肌瘤病灶的生长繁殖可产生有效抑制[8]。
[1] 卢少燕.子宫肌瘤采用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的临床价值探析[J].现代养生B,2015,08(1):261.
[2] 邓成云.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观察[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3,29(10):110-111.
[3] 杨晓明.不同剂量的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对比[J].健康必读(下旬刊),2012,20(4):18.
[4] 胡 蕊.米非司酮的剂量对子宫肌瘤治疗过程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刊,2012,39(17):100-101.
[5] 杜新平.两种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疗效比较[J].内蒙古中医药,2011,30(10):79-80.
[6] 唐洁芬.米非司酮不同剂量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分析[J].中国临床研究,2015,28(9):1246-1247.
[7] 何正玲.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J].中国处方药,2015,13(8):77-78.
[8] 陈果林,蓝雪容,欧伟红.不同剂量米非司酮对药物流产结果的影响[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6(14):3204-3205.
本文编辑:王 琦
R737.33
B
ISSN.2095-8803.2016.20.177.02
梁素静(1974-),女,广西南宁人,本科,主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