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燕
所谓语感,指的是对某一种语言的敏感度,是对阅读心理的一种描述。语感较强的学生可以很快地理解语言,体会文字,并吸收文字。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地培养学生的语感,这是教学的重点。
语感是就人们对语言的感受能力。英语听说活动中语音的轻重缓急、语言的抑扬顿挫、以及由听说内容带来得情感体验等都属于语感,它反映了人们对英语语言法则或语言组织方法的掌握和运用。英语的语感对英语教学和英语的运用起着重要作用, 在英语教学中培养良好的语感能提高学生对语言运用的灵敏度和准确性,进而能促进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
1. 帮助学生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
语言是人们进行交际的重要工具,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民族文化,了解英美国家的文化,对语感也起着重大的作用。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有利于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有利于培养世界意识。有利于形成跨文化交际能力。在英语教学中,文化主要指英语国家的地理、历史、生活方式、传统习俗、风土人情、行为规范、文学艺术和价值观念等。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扩大接触异国文化的范围,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他们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为提高他们的英语交际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不了解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我们就不能确切理解和正确表达我们的思想。仿照汉语的表达习惯和方法产生的不符合英语表达习惯的句式或表达法被称为“汉语式的英语”,其中就包括没有考虑到中西文化的差异而出现的貌似正确实则错误的表达。中西文化之间有着差别,英语单词和中文词语并非是完全对应的,例如:What a shame! “多可惜!”,不是“多可耻!”,to eat ones words意为“承认说错话”,而不是“食言”等。从我们中文的角度来看这些翻译,简直就是不可思议。可见,如果我们不了解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我们对一些英语语言的理解就会出现偏差。因此,在教学中只有让学生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才能真正做到确切理解和正确表达思想。
2. 重视朗读和背诵,培养语感
反复朗读和背诵单词、词组、句式和名篇名段是英语学习中最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著名语言学家朱光潜曾经说过:“与其单纯地死背单词或语法规则不如精选几篇经得起推敲的文章,把它们懂透背熟,真正消化成为自己的营养,这样就会培养起敏锐的语感 ”。著名教授许国璋先生学贯中西,也得益于求学时的英汉背诵。只有通过多读、多背诵才能更好地理解句子或文章的意思。因此,我们在平时英语教学中,要重视朗读和背诵。上课时,让学生尽量多读多背。教师应该选择一些来自课本或其它文章的精美句子或段落让学生朗读、背诵,特别要教会学生朗读技巧。平时经常插一些英语小诗、绕口令让学生朗读。初中教材中的对话、段落。基本上都要求学生背出,并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文。我把朗读背诵英语20分钟作为每天的课后作业。为了提高学生的兴趣,定期或不定期开展讲故事、猜谜、朗诵比赛,学生对朗诵的兴趣很高,同时语感也得到了提高。
3. 培养学生讲英语习惯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学习英语普遍存在这些毛病:会看不会说,想说不敢说,听说能力差和课堂气氛不活跃等。其原因主要是受环境的影响,缺乏语言氛围导致而成的。我们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开口说英语的习惯尤为重要。我们首先引导学生主动开口。叶圣陶先生说:“语言的使用是一种技能,是一种习惯,只有通过正确的模仿和反复的实践才能养成。”我们要有计划地结合课文内容,利用单词和曾学过的句型进行穿插训练。这样,通过有目的性的引导训练,我由浅入深,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做到人人开口,让学生养成“说”的良好习惯。在课堂上,我们可以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对话场景,给学生尽可能地创造用英语对话的机会,引导学生积极开口说英语,不能害怕说错,大胆地试着与别人用英语交流,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英语语感感受。
在对学生句型训练时,每学一个句型,都必须通过重复、模仿、替换、转换、扩展等多种训练,达到熟练程度,为培养学生讲英语的习惯奠定基础,应先从最容易的句子着手,如:“How are you?”、“Good morning!”、“Sit down,please.” 然后再进行扮演角色的对话。教师用清晰的语言介绍给学生们,并告诉这种新结构的意义及语法的形式。练完句型,如果学生们达到了理解的程度,教师应按照上下文逐渐地创造一些交流活动,如介绍情景活动:“去商店买东西”(Going to the shops),让一位学生扮演售货员,让另一位扮演顾客,“Can I help you?”, “How much are these books?” 让两位学生利用日常交际用语去演买卖东西这一活动。这样模拟场景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在真实的情境中感受语言。教师在课后要鼓励学生用所学英语进行交流活动,可以尽可能地提供道具,提高情境的感染力,增强教学效果,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感。
(作者单位:山东省滕州市滕东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