浑沙灌渠:军民同心建设的“红旗渠”

2016-05-04 19:53宋东泽孙吴同
共产党员·下 2016年4期
关键词:红旗渠工区冻土

宋东泽+孙吴同

浑沙灌渠是经水利部批准的辽宁省第一个人工农田灌溉工程,其总干渠总长44公里,分干渠、支渠、斗渠、农渠、排干近千公里,受益面积325平方公里。1958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军区2.6万名官兵和沈阳苏家屯3万多名农民群众,以革命理想高于天的豪情、滚石上山的干劲、背水一战的决心,克服重重困难和挑战,仅用20天时间就保质保量地完成了灌渠建设,创造了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建设奇迹。

伟大的事业离不开伟大的精神。灌渠精神被苏家屯一代又一代的创业者不断赋予新的内涵,成为苏家屯党员干部创新、实干、为民的生动教材和干事创业的品格特质。发扬这种精神,对于实现辽宁老工业基地新一轮全面振兴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半个多世纪前,一张关于浑沙灌渠的蓝图被铺开。面对这张图的共产党人,把实现理想的手,指向了浑沙灌区。

“把顽强的劳动化成坚固的石臂,使山洪安静,灌溉良田万顷。我们的汗珠将汇成驯服的瀑布,飞液直倾,引亮千万盏电灯……”这是一个多么浪漫的理想!

然而,这个浪漫的理想,距离现实是那么遥远——历史上,位于浑河和北沙河之间的苏家屯西部地区,低洼易涝,频遭水患。当地自古就有“九河下哨,十年九涝”之说。翻开《苏家屯区志》,仅1911年至1938年,浑河泛滥成灾就达12次。“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无雨旱灾”,饱受浑河、北沙河水患的人民吃尽了苦头。

“工地就是战场,劳动就是战斗”

苏家屯人民永远不会忘记1958年4月10日那个难忘的历史时刻。在官立堡施工工地上,6000人参加了开工誓师大会。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部队首长邓华上将发出号召,要拿出爬雪山、过草地的革命干劲来,比干劲、比速度、比质量、比纪律、比团结,让浑沙地区变水害为水利,变洼地为水田,变减产为增产,为修建一条为人民造福的渠道而英勇顽强地劳动。辽宁省副省长褚凤岐宣布:为了纪念解放军对修建灌区工程的支援,为了使子孙后代永远铭记这个最有意义的工程,浑沙灌区的总干渠正式命名为“八一”总干渠。

大会刚一结束,此起彼伏的歌声、号子声就响彻了整个工地。这声响,唤醒了沉睡的大地,盖过了怒号的风沙。装土的不直腰,挑土的在飞跑,“分秒必争”的口号让人们忘记了疲劳。一工区四连战士曾干清,在施工第一天创造了一小时挑土八十担的纪录,表扬稿甫一发表,马上就有了一小时挑土八十四担、一百担、一百一十八担的新纪录,甚至有人一小时内挑了一百七十担土。一开始,战士们一担挑两筐,后来增加为四筐、六筐、八筐,肩挑不算,手上还要提上两筐。战士们说:“这是挑粮食、挑黄金,看谁挑得多、挑得快!”

工地上出现了班与班、排与排、连与连的友谊竞赛,连队之间对红旗展开了争夺战。获得红旗的说:“我们要让红旗扎根!”没有得到红旗的说:“我们要叫红旗长脚!”规定早上7点上工,有的同志凌晨4点就悄悄地摸黑来到工地;规定晚上6点收工,有的同志干到夜里10点还不回去休息。劳动间隙,指挥员吹起尖锐刺耳的哨声,高喊“休息十分钟”,可是,战士们好像没听见似的,谁也舍不得放下手中的工具。

决心比冻土还硬

在这20天战斗的日日夜夜里,从将军到士兵,从老红军到刚穿上军装的新战士,在乍暖还寒的季节同大自然展开了战斗。“拿起工具当武器,战场摆在浑沙地。不怕土硬似钢铁,不怕冷水和稀泥……”振奋人心的口号响彻在工地上空。

冻土、泥浆和积水是战士们面临的最大敌人。在华北战场屡建奇功的“十战十捷连”,担负着一工区最艰巨的任务,他们要排除150多米长、5米宽、半人多深的积水。4月的沈阳,带着冰碴儿的河水冰冷刺骨,全连同志不分昼夜站在泥水里挖沟排水。第一层冻土被铲除,冻层见到阳光,很快就露出10公分厚的黏泥,一锹下去足有三四十斤,装土的速度慢了下来。战士李成才把锹摇了两摇说:“去你的吧,我干脆来个‘和面式!”他扔下铁锹,用双手抓黏土,装得又多又快。新战士王平生右手掌起泡化了脓,不能拿工具,就用胳膊肘代替手掌继续挖土。“冻土虽硬,我们的决心比冻土还硬!”战士们的决心融化了冻土。

打夯是最累的工种,400多斤重的大石磙,要靠8个“大力士”一起一落。他们在劳动实践中创作出了属于自己的夯歌号子:“往右来呀,嘿呀!”咚!“加油干哪,嘿呀!”咚!“加油干哪,嘿呀!”咚!“争红旗呀,嘿呀!”咚!雄壮的劳动号子响彻天际。

工程的质量是响当当的!有一次,修支渠的民工路过第五工区,用铁锹使劲往堤坝一戳,堤坝硬得像块巨石,一点也没有戳进去。民工竖起了大拇指,问解放军战士:“你们是用什么夯的?”战士乐呵呵地回答:“用八人抬的石夯。石夯力气大,抬得高,打得深。”“夯实下去多少?”“每次要求打下去8公分,实际上我们打下去11公分到12公分。”民工听后连连点头,表示支渠工程也要学习解放军精益求精、保质保量的精神。有一次,第六工区的部队首长检查工地时发现堤坝上混进了一块冻土,马上命令返工。高质量施工、高标准验收,工程质量合格率实现了100%。

军民团结亲如一家

王荣敏老人回忆,4月初,当浑沙区域的农民听说一个月后灌渠即将通水的消息时,还都以为是在做梦,直到亲眼看到工地上热火朝天的场面,才深深地为解放军的精神所折服。

一天清晨,在六工区的工地上出现了一位头发斑白的耄耋老者,他亲切地问候满身污泥的解放军官兵们。这位老大爷叫戴玉秀,大台子村人,那年82岁了。老人无限感慨地说:“毛主席派你们来给老百姓挖河,这个大恩情我一辈子也忘不了,我要告诉我的8个孙子和5个重孙子,告诉我们全家31口人,叫他们永远听毛主席的话,永远跟着共产党走!”老人家越说越兴奋,从一位战士手中夺过一把铁锹来,使劲撮了几锹土。战士们怕他累着,不让他干,他拍拍胸脯说:“撮几锹土表表我的心意,河修好了,也有我老头儿一份力量哩!”

军爱民,民拥军。广大农民对给他们带来幸福的子弟兵的到来热烈欢迎,照顾得无微不至。为了让解放军吃得好、住得暖,乡亲们早就腾出了火炕,打好了地铺,清理了厕所,修建了锅灶,准备迎接亲人。开工以后,战士们有的累了一天,将衣服袜子泡在盆里,打算第二天清洗,可一觉醒来,却发现换下来的衣服、袜子都不见了。原来,房东大娘早已趁他们熟睡之机,将换下来的衣服洗得干干净净,放在炕头烘干了。

“是战斗队,也是工作队。”人民解放军的这个优良传统,每个同志都牢记在心里。战士们刚到村里,就忙着为老乡挑水、打扫院子,一有空闲,还帮助老乡们送粪、整地、治病、除四害,在晚上收工后,也有战士顺路搂一担草,带给老乡烧炕做饭。

更为感人的是那些解放军的高级军官、参加过长征的老红军、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的老同志。50多岁的孔从周将军,已经两鬓斑白,却在狂风怒号、雪花纷飞的天气里,穿着单衣,一口气装了十几筐土,带头与年轻人比干劲。在长征时给毛主席当过警卫员的邓忠国上校,身负三处枪伤,失去了一只耳朵,眼睛也在战争中受伤,但在施工中仍然干得非常起劲,总是上工在前,休工在后,一个人推着笨重的土车奔跑在浑沙工地上。在施工现场,仅参加过长征的老红军就有4位,他们是邓忠国、李子寿、彭丙南、白宪文;还有董存瑞烈士的亲密战友、立过四次大功多次小功的郅顺义,刘胡兰烈士当年的未婚夫王固本,著名的“铁道游击队”队员赵玉海……在东北解放战争中解放浑沙区域,为这个地区流过血、出过汗、牺牲过战友,跟这一带群众结下深情厚谊的“钢铁连”“先锋连”“常胜连”“智勇双全连”等英雄的部队,也回到自己曾经浴血奋战的土地从事和平建设,怎能不感到更加亲切,怎能不拿出全部的干劲!

1958年5月1日下午3时50分,中共辽宁省委书记王铮为开闸剪彩。随着进水闸的徐徐升起,浑河水按照人民的意志,哗啦啦地流淌进河床里。沿河两岸的居民群众顿时沸腾起来,欢声雷动,“中国共产党万岁”“毛主席万岁”“向解放军致敬”的口号一浪高过一浪。河水在欢唱,人民在高歌,河水、泪水汇成幸福水,永远滋润着乡亲们的心田,世世代代哺育着这里的人民。正如当年的社论所记:“当河渠两岸长起茂盛庄稼的时候,农民们会想起人民解放军;当老祖母和儿孙们讲起涝地变良田的故事的时候,也会想起人民解放军。”

猜你喜欢
红旗渠工区冻土
红旗渠上的“铁姑娘”
红旗渠劳模的故事
关于铁路编组站减速顶工区标准化建设研究
北极冻土在求救
冻土下的猛犸坟场
精确发现溢流研究及在西北工区现场应用
铁路隧道定额工区长度和通风管线路工程量计算规则探讨
耀眼的橘红色——河南省焦作市公路局养护工区养护机械队速写
26
用红旗渠精神教育青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