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新生
市场经济的基本属性决定了若要想真正发展市场经济,就必须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但从目前的情况看,民企的生存和发展面临诸多难题。当前民企的生存方式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
第一种是典型的寄生发展模式。在国有石油、天然气、通信、电力、汽车制造以及铁路建设运输企业的周围,存在着一条明显的民企产业链。大量民企寄生在国企的肌体之上,要么为国企提供配套的产品和服务,要么通过提供衍生产品或服务获取利润。这种生存方式既符合我国经济转型的基本规律,同时又是经济产业结构的常态化表现。只要某个行业的国企经营状况相对较好,那么,寄生在这些国企上的民企就会获得相对较高的利润。如果国企出现问题,相伴而生的民企就会面临经营困难。
可以说,民企的寄生性生存方式使得民企必须时刻和国企捆绑在一起。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彼此已形成紧密的利益关系,一些民企和国企之间的关系是典型的权钱交易关系,民企要想获取国企的订单,或依托国企继续生存发展下去,就必须与国企的经营者搞好关系。从反腐败的实践看,绝大多数国企负责人中箭落马,都与寄生在国企身上的民企负责人有着直接关联。民企的这种特殊的生存方式,不是竞争的结果,而是垄断的必然表现。只要明白这一点,就能对民企的发展前景作出科学的评估。
许多民企之所以热衷于短期经营,追求短期效益,原因就在于这种生存和发展的模式根本不可预测。当前我国30%以上的民企是为国企提供零配件或配套性产品的企业,还有一些民企,国企的订单是其唯一利润来源,如果国企有变动,可想而知,民企就会受牵连。
第二种生存方式是夹缝中求生存。一些民企为了生存和发展,不得不结交权贵,不得不让出一部分股份,让一些政府官员及其子女配偶充当保护伞。从已查出的腐败案件看,相当数量的腐败案件都和民企有关。一些高干子弟通过设立民企,利用父母手中的权力获取巨额暴利。一些民企为了拓展自己的生存空间,与部分高干子弟狼狈为奸,从而使民企成为高干子弟攫取财富的冒险乐园。民企的这种特殊生存方式,一方面反映出经济结构的不合理性,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反腐工作任重而道远。
第三种生存方式是依靠自己的专利技术获得市场份额。这类企业主要是生产高科技产品的民企。最典型的是华为公司和部分互联网企业。这些企业拥有技术,储备了大量的知识产权,在市场竞争的过程中依靠专利技术取胜。这些企业虽和政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在经营过程中,主要依靠技术实力获得订单,因而能与政府形成较为平等的伙伴关系,而非依附关系。部分民企还能通过开发新的技术获得政府的奖励,成为一些地方的支柱企业,这类民企通常还具有和政府“讨价还价”的能力和一定的市场定价能力。少数民企可以运用知识产权改变行业的规则和标准,通过竞争扩大市场份额。但这些企业同样面临着残酷的竞争——如果在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发展中失去知识产权的优势,这些企业很快就会被淘汰。
第四种生存方式是衍生性的生存发展方式。这一类民企主打的不是创造而是善于发现,它们在传统产业中发现新商机,并通过提供衍生性产品或服务,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譬如在传统通信行业领域,一些互联网企业通过提供衍生服务,逐渐摆脱了对国有通信企业的依赖,形成了自己的产业模式和经营业态。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腾讯公司。这家企业通过开发和改良即时通信产品,在传统的通信行业基础上,建立了自己的通信系统,并通过创新经营,逐渐形成一套经营模式和产业链。其中一些产品属于从外面“引进来”,但结合我国市场的特点加工改造,从而满足我国消费者的需要。笔者认为,这样的生存和发展方式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有利于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有利于促使国企科技创新,有利于市场资源的整合,应当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
现在越来越多的互联网企业进军传统行业,形成了独特的产业链。这种现象的出现,一方面说明民企正以自己的方式改造着经济结构,另一方面也充分说明在互联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许多制度上的空白点。比如互联网专车的出现,打破了出租车行业的利益分配格局,给传统出租车经营企业造成巨大压力,也给政府管理部门带来了新的挑战。在我看来,知识产权创新和经营业态创新同等重要,正由于互联网企业“插足”我国的出租车行业,才使得出租车行业出现了“鲶鱼效应”。政府应当高度重视这种现象,并尽可能为互联网民企的生存和发展提供宽松的法制环境。
第五种生存模式则是海外发展。当前我国企业的经营成本越来越高,一些民企贷款经营所获取的利润甚至都不足以偿还贷款利息,在这种情况下,就有越来越多的民企“走出去”,通过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来拓展生存空间。
但“走出去”也面临很大难题,一些民企不仅会受到他国的政治性歧视,而且还会面临许多法律障碍。譬如,一些民企在东南亚国家陷入政府审批的泥潭之中,一些在欧洲面临劳动者无休无止的罢工,还有一些在南美洲与当地的社区组织及环保组织发生冲突……企业不得不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解决此类事件。不过从整体看,民企“走出去”是目前摆脱国内困境的重要途径,也是未来发展的大方向。
分析民企生存和发展的问题,是希望政府能为民企生存和发展创造必要的条件,让民企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主力军。民企不是国企的竞争对手,而是国企的开路先锋;国企也不是民企的拦路虎,而应成为民企发展壮大的助推器。只有妥善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我国的经济才能健康发展。
(作者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