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北秘境海龙屯遐想

2016-05-03 10:45董继平
城市地理 2016年2期
关键词:播州苍翠杨氏

董继平

提到遵义,大家肯定都会不约而同地联想到“遵义会议”——中国现代史上那场改变了中国共产党命运的重大转折点,早已被写入历史教科书而家喻户晓。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很多年来,这个红色符号一直是让人记住遵义的唯一标志。但除此之外,遵义还有一些鲜为人知甚至根本不为人知的人文遗存,它们所蕴含的当地千百年来的历史信息,颇值得关注,而海龙屯就是其中之一。

说实话,要不是专业人士提起,我也不会记住这个地名。早在七八年前,一位研究贵州地方志盼若专家就告诉我,位于黔北的海龙屯,经学者们一番考证,成了“我国目前已知的历史最悠久、地势最险要、建筑最坚固、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军事城堡,是土司城堡的集大成者”。听闻此言,我心头一亮,自然就开始关注这处当时世人并不在意的遗址。

最近,随着申遗成功,海龙屯——这座位于崇山峻岭中的土司城堡开始浮现在广大世人眼前,同时也让一个在播州(即今天的遵义)延续了700多年的土司王国的兴衰逐渐浮出水面。尽管这座一度固若金汤的城堡随着明朝“万历三大征”之一的“平播之役”而灰飞烟灭,被历史尘封了几百年,但其留下的文物遗存给我们带来的信息却异常丰富,至今对于研究黔北历史沿革、土司制度及地方文化具有重要价值。

自唐代末年以来,杨氏一族便开始经营播州,在其苦心经营的700多年间,总的说来,他们对国家和社稷是有贡献的。当年,在南诏入侵贵州,即将向北挺进之际,其先祖杨瑞应征率领一队彪强悍的人马星夜驰援,经过几番铁血鏖战,成功地将南诏大军抵挡在播州一线,后来又渐渐将其逐出播州一带。杨端统治播州时,他为人较为开明,教人大兴农耕之事,惠及百姓,造就了一个相对和谐的社会。到了南宋末年,杨氏家族的首领杨文动员军民伐木通道,在龙岩山修建营垒、关隘、楼宇,储备粮草和军需,以求自保。不仅如此,他还向重庆方面推荐了播州人冉琎、冉璞兄弟,而在冉氏兄弟的建议下,重庆军民于1243年构筑合川钓鱼城,屯兵积粮,抗击北侵的蒙元大军长达36年,其间还击毙了蒙哥汗,不仅使岌岌可危的南宋王朝暂时得以苟延残喘,更使得已经杀奔欧洲的各路元军为争夺王位而返回亚洲,无形间拯救了欧洲文明。只可惜到了明万历年间,杨氏首领杨应龙因骄横跋扈,欺压百姓,引来朝廷大军压境,最终在烈火中自缢身亡,让祖宗700多年的基业毁于一旦。

作为中世纪遗留的军事堡垒,海龙屯地势险要,山道崎岖,关隘重重,确实易守难攻。单是那一步步石阶,每一步就高达60厘米,即使在今天,我们也不得不手脚并用才能爬上去,更莫说当年的明军将士还要冒着纷纷袭来的滚木礌石前进,因此可以想见那场战事的惨烈之状。如今,日暮之际,那如血的残阳洒遍这里的群山,迎着徐徐的凉风,不由得让人想起那段金戈铁马、战鼓紧逼的烽火岁月;而那传来的阵阵松涛,如同当年隐隐的炮士、嗖嗖的弓箭声、起伏的厮杀声,不绝于耳。

伫立在海龙屯的山巅,放眼望去,但见周围重峦叠蟑,群山苍翠。而就在这满目的苍翠之下,饱含着殷红的血。而与那些血凝结在一起的,无疑是众多尚未解开的历史和文化之谜。

猜你喜欢
播州苍翠杨氏
秋暮
Fort Besieged
作品选登
播州区老年大学启用微课堂新模式
浅议海源阁杨氏藏书贡献
论万历朝播州杨氏土司之覆灭
一个坏官员导致冤假错案
播州杨氏土司军队建置概论
第三座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