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主笔 季天也
食品防腐的正道与邪术
◎本刊主笔 季天也
为了让娇气的生鲜食品能全须全尾地到达消费端,有些食品界高人开发出了安全的保鲜技术,但也有心术不正的商家使出了只保卖相、不计健康代价的损招,非法添加和违规使用防腐剂。那么,究竟哪些保鲜剂是名门正派,哪些又是挑选生鲜食品时不可不防的歪门邪术呢?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全球每年约有13亿吨食物还没等到达消费者手中,就已经损失或浪费了,这相当于全球食物年产量的1/3。因储存时间过长或储存方式不当致使食物变质而造成的浪费,就是其中的重要原因。这种损失和浪费意味着,为了生产它们所动用的土地、水、能源、人力等资源成本也付之流水。蔬果、肉类和水产这些脆弱的生鲜食品十分脆弱,营养素又很丰富,因而在保鲜方面尤其棘手。了解其保鲜防腐之道前,有必要先了解一下造成食品腐败的罪魁祸首。
人们口头上说的食物“坏了”,一般就是变质了。变质的范围比较广,既涵盖受潮、氧化等的因素所造成的变形、风味丧失、口感变差等,还包括腐败。
腐败又称“腐坏”,指的是食物内外住进了成群的细菌、霉菌等微生物,它们借助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大搞生产,任性“生娃”,大量排泄物把好好的美食糟蹋成了色香尽失、酸臭不堪的“垃圾场”。由于微生物的排泄物中不乏有毒有害成分,吃下被它们侵占的食物,可能出现呕吐、腹泻乃至更严重的食物中毒反应,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各类变质情况中,腐败对食物的安全性影响尤为突出。所谓防腐,防的就是这帮鱼龙混杂的微生物。微生物的生长需要碳源(糖类、油脂、有机酸等)、氮源(如硝酸盐、氨基酸、蛋白质)、水、无机盐(矿物质)、生长因子(如维生素)等,这几大营养素还存在木桶效应——只要一类营养素有短板,微生物的数量就难成气候。按这个理论,想要防腐保鲜,看紧一类营养指标就够了。
高糖高盐能使微生物细胞内的水分在渗透原理的作用下大量流出,最终失水而死。
全球每年约13亿吨食物损失或浪费,储存时间过长或储存方式不当致使食物变质是重要原因。
然而,防腐事业实干起来并没有纸上谈兵那么轻松。受制于各类食品的不同特性,在防腐保鲜的同时还不能在色泽、口感和风味等方面有不良影响,加上庞大的微生物家族不乏生存本领过硬的成员,每一类营养素都很难彻底管住。因此,多管齐下、让有害微生物们“刚出油锅又进火坑”的综合防腐手段才是王道,常见的方式有如下几种。
要干货。榨干水分,只留干货是人们很早就开始采用的防腐措施。只要把食物用烘烤或曝晒的方式去除水分,就能大大延长食物的保鲜期。即便是“菌坚强”,在极度缺水的环境中也照样混不下去。奶粉、风干肉类和方便面是这类食物的代表,只要正常生产和包装,它们本身的干燥性质就足以防腐。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这些干货因为长期暴露在空气中而吸收到一定水分,就可能达到某些微生物的最低生活标准了。所以不要忽视密封防潮的重要性。
高糖高盐。盐和糖本是微生物十分重要的营养物质,但在二者浓度远高于微生物内部浓度的环境中,微生物细胞内的水分会在渗透原理的作用下大量流出,最终失水而死。蜂蜜、蜜饯、咸菜甚至月饼,都因为高糖或高盐而自带一定防腐能力。
极端温度。低温会使微生物细胞内参与代谢的各种酶活性骤减,难以维持正常的生存和繁殖功能。比如在冰箱冷冻室零下18摄氏度以下的严寒中,微生物的活动几乎停滞,就算不死也没法搞破坏了。而高温则可以对微生物的各个组件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包括蛋白质变性、DNA断裂、细胞解体等等,实现彻底的灭菌。比如速冻储存的肉制品可以保持几个月不变质;采用超高温(UHT)灭菌技术的牛奶在常温下能保存30天以上,相比之下,巴氏杀菌法处理的牛奶在4摄氏度冷藏室中很少能撑过10天。
隔绝空气。这招比较好理解,用包装将食物密封起来,直接阻止了细菌和食物的接触,比如真空食品、罐头食品。这种方法一般会和杀菌消毒工艺打配合,一个负责前期围剿,一个负责后期防卫。当然,也有一些包装类食品用相反的套路——充气。比如以薯片为代表的膨化食品,包装袋被氮气充得鼓鼓的,干货的体积只占一小部分。由于薯片本身含水量极低,再充入纯净的氮气,在防腐防潮的同时,还能避免存放和运输过程中被压碎。
防腐剂。既然聊的是防腐,防腐剂怎能缺席?笔者查阅发现,国标《食品添加剂卫生标准》(GB2760-2011)中允许使用的防腐剂有20多种,这里面既有大家相对熟悉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氯、山梨酸钾和硝酸钠,也有名字听起来让人晕乎的乙氧基喹、仲丁胺、桂醛、乙萘酚、联苯醚、4-苯基苯酚等。它们的防腐机理主要是降低食品的水分活度、降低酸碱度(pH值)、作用于微生物的特定结构部位来破坏其代谢。肉制品容易受到环境中微生物的污染而腐败,所以,选择适量、安全、高效的防腐剂是肉制品生产中关键的一环。
除了这些常规合法的防腐方式,市场上商贩用来保鲜的一些绝密“武器”则让消费者心有疑虑,比如硼砂猪肉、甲醛白菜、打蜡水果……这些保鲜大法对人体有何影响呢?
食物防腐防的就是鱼龙混杂的微生物
食物损失和浪费意味着,为了生产它们所动用的土地、水、能源、人力等资源成本也付之流水。
前阵子,《广州日报》等媒体报道了商户使用硼砂为猪肉保鲜防臭的不法案例。硼砂的全名叫“四硼酸钠”,呈白色粉末状,易溶于水,可作为清洁剂、杀菌剂,还能参与玻璃和陶瓷的制造。然而,由于具有一定毒性,它并不是食品原料的一分子。欧洲食品安全局对硼砂的评估结果是:如果每天每公斤体重摄入的硼砂不超过0.16毫克,就不会对健康有任何不利影响。超过这个量,可能会呕吐、腹痛、腹泻等,长期大量摄入则可能影响生殖发育。
从急性毒性来看,硼砂还算不上烈性毒药,但是,要想在肉中起到防腐保鲜效果,用量就很大,随着食物吃下去就能够轻松达到安全上限。所以,国际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认为:硼砂“不适于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我国也同样禁止它用于食品原料。
从色泽上看,硼砂猪肉的颜色比正常新鲜猪肉显得深一些,摸起来有滑腻感。如果用量很大,还能摸到晶体颗粒,并嗅到微弱的碱味,消费者购买时可以通过这些简易方法加以判断。
柠檬打蜡作业中。我国允许给水果打蜡,但必须符合国标《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
如果担心白菜被喷了甲醛,可以将外层叶子摘掉,再认真浸泡、清洗,残留的甲醛就相对难以威胁健康。
白菜含水量丰富,比较受微生物喜爱。为保持它们的鲜嫩,减少经济损失,很多菜贩盯上了甲醛。甲醛常态下是一种有特殊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易溶于水,它的水溶液能通过干扰微生物的某些重要生理功能来发挥抗菌效果。用来保存生物标本的福尔马林就是浓度35%~40%的甲醛溶液。
在装修领域和空气净化产品的宣传下,甲醛的一些基本毒性特点已经广为人知,比如对皮肤和黏膜有刺激性,引起流泪、咳嗽、皮炎、肺水肿等,还会影响神经系统,造成头痛、乏力之类的一系列轻重不一的不适。同时,甲醛也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定为Ⅰ类致癌物。
甲醛易挥发,喷洒了甲醛溶液的白菜运输期间会有不少“逃逸”掉,到消费者手里时含量会明显下降。而易溶于水则意味着经过认真浸泡、清洗再到烹调上桌,残留的甲醛相对难以威胁健康了。实在不放心的话,就去掉最外层的菜叶,多洗几次即可。另外,喷了甲醛的菜虽然从色泽上看不出端倪,但刺鼻的气味是难以掩盖的,要想鉴别也不难。
蔬果的保鲜还依赖低温和保湿
给水果打蜡相当于罩上一层保护膜,可以保留水果的水分,抵挡害虫和微生物的进击,延长保质期还保住了卖相。与前面两种方法不同,给水果打蜡是国际上允许的保鲜方法,我国也同样允许。当然,必须符合国标《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2011)的要求。该国标将这种蜡统称为“被膜剂”,只有被膜剂的种类、处理对象和使用剂量都符合规定,才算是合法添加剂。
在现行国标中可作为被膜剂的有6种物质,分别叫巴西棕榈蜡、聚二甲基硅氧烷、吗啉脂肪酸盐果蜡、松香季戊四醇酯、辛基苯氧聚乙烯氧基和紫胶(又名虫胶)。除此之外,还有很多食品级蜡应用在包装类食品上,比如糖果、巧克力、果蔬汁饮料等。
然而,并不是所有商贩都会规规矩矩地办事。倘若这些人出于成本或其他因素把国标之外的物质用作水果被膜剂,安全性可就没谱了。更麻烦的是,普通消费者最多能区分水果是否打蜡——打蜡的水果外观比较光滑锃亮,至于用的什么蜡,是不是国标里规定的那6种,用了多少都很难清楚,只能通过削皮吃来降低健康风险。
对蔬果而言,除了防腐,还要对付两个固有的生理机制——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别看采摘后的它们已经断绝了根系,但事实上依然是“活的”。蔬果的呼吸作用会利用氧气,把以糖为主的营养成分转化成酒精或二氧化碳而损失掉,而蒸腾作用则会使它们损失水分。所以,蔬果的保鲜还依赖低温和保湿,必要时还需要改变周围的空气成分——增加二氧化碳浓度并降低氧气浓度,从而抑制其呼吸作用进行。
本栏目责编/叶晓婷 yexiaoting@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