淀粉基可降解薄膜成型工艺确定及农用研究

2016-05-03 07:10蒋希芝汪敏赵永富徐磊李澧唐玉邦
江苏农业科学 2016年3期
关键词:田间试验薄膜淀粉

蒋希芝+汪敏+赵永富+徐磊+李澧+唐玉邦

摘要: 淀粉基可降解薄膜的主要原料为淀粉和聚乙烯,制膜一般有混料改性、挤出造粒、吹塑成型3个步骤。在分析各段工艺要求、参照相关工艺数据的基础上,进行成型加工试验,从而确定了本试验配方(淀粉含量60%,聚乙烯20%)的淀粉基可降解薄膜的成型工艺参数:混料温度35 ℃,搅拌时间180 min,挤出造粒1~6段温度分别为95、115、140、150、145、140 ℃,吹膜成型1~3区温度为145、160、165 ℃,连接体165 ℃,模头160 ℃。将制备的薄膜进行田间覆膜试验,结果表明:膜内气温、地温、湿度与普通塑料薄膜相比没有降低,蚕豆的出苗率有所增加。

关键词: 可降解;淀粉;薄膜;成型工艺;田间试验

中图分类号: X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6)03-0401-03

目前,我国地膜覆盖面积已达1 333万hm2以上,并以平均每年66.67万hm2左右的速度增长,每年地膜的实际消费量约45万t,居世界首位。大量的残膜存在使得土壤水分养分向下运输受到阻碍,土壤间隙和通透性降低,不利于土壤空气循环和浇灌,土地质量下降,从而造成作物营养不良,产量下降。当土壤地膜残留量达60 kg/hm2时,就会给农作物造成减产,幅度为棉花10%~22%、玉米11%~23%、瓜蔬类15%~59%、小麦9%~16%。因此,研制可降解薄膜,对于降低白色污染、改善土壤质量、保证作物产量具有重要意义。

淀粉基薄膜具有原料来源广泛、可降解、不污染环境、防虫抗病等优点[1],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英国、美国、加拿大、荷兰在淀粉基可降解薄膜的研究方面占有优势,如美国农业部专利最佳配方是40%的玉米淀粉、30%的改性淀粉,30%的PE[2]。德国Battelle研究所研制了1种可降解地膜,改性淀粉含量大于90%。国内有关淀粉基可降解薄膜的研发报道也不少[3-5]。但由于淀粉的相容性低、加工困难、产品的力学性能和耐水性能差等问题,淀粉添加量受到限制,降解性能不可靠,实际推广和应用效果并不显著[6]。本研究在现有生物降解膜的成型工艺条件基础上,通过对淀粉基可降解薄膜的试验,确定具体的成型工艺方案,并对生物降解膜的农业应用进行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设备

玉米淀粉(ST),市售;聚乙烯(PE),PE-LLD,DJM-1830,PE-LD,DJM-1810,中国石化扬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环氧氯丙烷(EDH),分析纯,上海凌峰化学试剂有限公司;高速混合机,SHR-10,张家港市亿利机械有限公司;密炼单螺杆造粒一体机,KSD-30,江苏昆山科信橡塑机械有限公司;高低压吹膜机,SJ-45PE,浙江瑞安红旗塑料包装机械有限公司;万能拉伸机,3365,美国Instron有限公司。

1.2 制备方法

原料配方:改性淀粉60%、PE 20%、EDH 5%以及其他成分15%;成型工艺流程包括:淀粉原料—共混改性—挤出造粒—淀粉粒料—制品成型(薄膜);成型工艺参数:对照各段工艺要求,分析原材料的加工特性,通过成型加工试验,确定本试验的成型工艺参数。

1.3 性能测试及田间试验

按GB 13022—1991测试薄膜厚度、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按照农业行业标准NY/T 1224—2006《农用塑料薄膜安全使用控制技术规范》,在蚕豆上进行田间覆膜试验,调查出苗率。

2 结果与分析

2.1 成型工艺确定

2.1.1 混料改性 由表1可见,参照工艺(1)为普通塑料薄膜[7]:不添加淀粉,PE65%,其余为增塑剂、抗氧化剂等,混料加热温度为20 ℃,时间15 min,即可混合均匀。混合过程属物理机械作用,不需要熔融及改性。

参照工艺(2)为淀粉基PVA型薄膜[8]:淀粉50%,PE 6%,丙三醇(GI) 9%,聚乙烯醇(PVA )30%。混料加热温度设为90 ℃,搅拌时间30 min。此工艺加热温度介于PVA玻璃化温度和熔点之间,PVA在这个温度下处于聚合物的“高弹态”,大分子链吸收能量后开始运动,趋于自由的蜷缩状态,因此大分子间隙增大,自由体积增加,增塑剂等添加剂更容易进入PVA大分子间隙,混料的混合溶胀效果较好。

参照工艺(3)为淀粉基PCL型薄膜[8]:淀粉50%,PE5%,GI 2%,聚己内酯(PCL)35%。混料加热温度为60 ℃,搅拌时间25 min。此工艺加热温度有所降低,这是由于聚己内酯的熔点为60 ℃,若温度太高,混料的黏度下降,分散性提高,不利于淀粉充分改性。

实际工艺试验为淀粉基EDH型薄膜:淀粉60%,PE 20%(PE-LD、PE-LLD),EDH 5%,马来酸酐接枝PE(PE-g- MAH)等。淀粉作为制膜原料,存在加工困难、力学性能和耐水性能差的问题。利用淀粉含有大量的羟基,与交联剂、增塑剂、增强剂等混合,可发生酯化、醚化、氧化和交联等反应,在淀粉分子上引入新的官能团,可改善淀粉性能。为此,我们设计了淀粉基EDH型薄膜。

EDH是含氧物质的稳定剂、纤维素酯的有机溶剂,可作为增塑剂、表面活性剂等使用。EDH不溶于水,熔点 -57.2 ℃。加热温度偏低时,混料黏度较大,难以混合均匀;加热温度升高至40 ℃以上时,混料出现糊化现象,水蒸气较多,因此共混加热温度设为35 ℃是合理的。相应的,要使混料充分混合,有效交联改性,有必要延长混料时间。此外,EDH代替GI的另一个作用是 EDH容易破坏淀粉分子内和分子间的氢键,增强材料的可塑性和柔韧性,降低脆性,使原料易于加工成型且性能更好。其改性原理见图1。

综合以上考虑,本试验产品的实际工艺参数是:混料温度35 ℃,时间180 min。

2.1.2 挤出造粒 塑料造粒过程中,加热温度过高时,粒料发焦变色,不能生产使用;温度过低时,原料不能塑化,在螺杆中不能挤出,因此造粒工艺要选取适当的加热温度(表2)。

参照工艺(1):1~6段的加热温度分别为90、115、130、135、125、120 ℃,PE是一种结晶热塑性树脂,LDPE结晶度通常为55%~65%,PE熔点为100~130 ℃。

参照工艺(2)是以淀粉和PVA为主要原料,各段加热温度分别为115、135、155、165、160、155 ℃。与工艺(1)相比,各段加热温度均有很大提高,这是因为PVA的熔点为230 ℃,加热至160~170 ℃脱水醚化,失去溶解性,加热到200 ℃开始分解。而加热温度偏低,则共融物的流动性不好,容易造成堆积堵塞,同时影响后续吹膜挤出,成膜均匀性不好。

参照工艺(3)是以淀粉和PCL为主要原料,各段加热温度分别为70、74、104、91、72、115 ℃,所得粒料为白色小圆粒,形状大小均匀。由于PCL的熔点为60 ℃,较低,因此各段加热温度也较低。随着温度的升高,黏度降低,剪切应力降低,流动性增强。若温度过高,产品变褐色,失去使用价值。

实际工艺试验是以玉米淀粉和PE为主要原料。低密度PE熔点为112 ℃,各段加热温度下,混合物熔融状态和流动性均较好,塑化度高,有利于挤出造粒。若温度偏低,则熔融物流动性降低,略有淀粉的焦糊气味;若温度继续升高,挤出的熔融物黏度降低,流动性强,料条难以成型。本试验工艺与参照工艺(1)普通PE塑料的加工温度接近。在本工艺下,淀粉虽然没有熔融,但已经糊化,其黏度急剧增大,与熔融的PE相混合,可应用常规塑料挤出设备制备造粒,因此温度与工艺(1)接近即可满足加工工艺的要求。工艺(2)原料中含高熔点PVA,工艺(3)含低熔点PCL,因此,从温度范围来看,本试验工艺温度应介于工艺(2)和工艺(3)之间。经试验,确定本工艺各段的加热温度分别为95、115、140、150、145、140 ℃。

2.1.3 吹塑成型 吹塑指将塑料粒子加热融化再吹成薄膜的一种塑料加工工艺,吹膜温度(表3)是影响成膜质量的关键因素。参照工艺(1):1~3区吹膜温度分别为160、165、170 ℃,挤出机模头接管温度为160 ℃,模头温度150 ℃。吹膜时,模口上的拉伸并不在黏流态,而是在温度较低的高弹态[9],若加热温度过高,则原料容易分解;若加热温度过低,则薄膜发泡强度下降,产品无光泽,透明度下降,薄膜强度降低。

参照工艺(2):各区工艺温度分别为180、195、205、190、170 ℃。较高的温度易于PVA流动加工,但会使淀粉分解变干,流动性变差,不利于薄膜的成型,因此应在保持淀粉的原有性质前提下,提高吹膜温度[10]。

参照工艺(3):各区工艺温度为85、140、145、126、98 ℃。温度高,增强熔融物的流动性,但又造成成膜的机械性能差。

本试验实际工艺确定:经熔融造粒后,PE与淀粉已完全混合,本试验吹膜各段工艺温度的设定原则与造粒工艺相同,即吹膜温度与普通塑料薄膜加工温度接近,介于工艺(2)和工艺(3)之间。调节吹胀比、牵引速度,将粒料加热熔融,进行吹膜试验。最终确定的1~3区温度为145、160、165 ℃,模头接管温度165 ℃,模头温度160 ℃。

2.2 性能测试

根据GB 13735—1992《聚乙烯吹塑农用地面覆盖薄膜》规定,农用吹塑薄膜厚度0.008~0.014 mm,宏观表面无气泡、破裂,纵横向拉伸强度≥12 MPa、断裂伸长率≥120%为合格品。经测试,本试验所制备淀粉含量60%的薄膜,宏观表面平整,厚度[11]0.012 mm,拉伸强度27.4 MPa,符合国标要求;断裂伸长率为117%,勉强达标,但仍需对淀粉进行改性,提高其强度。

2.3 田间试验

用上述4种薄膜进行田间覆膜试验,比较淀粉基薄膜与普通薄膜农艺性能指标(表4)。保温:淀粉基薄膜与普通薄膜膜内气温和地温对比试验表明,淀粉基薄膜的气温和地温均高于普通薄膜。淀粉基薄膜(4)的膜内气温最高为 27.8 ℃,而普通薄膜(1)膜内气温仅为25.1 ℃,提高 2.7 ℃;淀粉基薄膜(3)的膜内地温达到9.2 ℃,比普通薄膜提高 2 ℃。保墒:淀粉基薄膜与普通薄膜膜下湿度基本一致,皆大于90%RH。这表明,淀粉基薄膜替代PE薄膜不会影响其保墒性能,淀粉基薄膜能保持土壤水分不蒸发,不渗漏,维持膜下湿度[12]。出苗率:蚕豆出苗率试验表明,淀粉基薄膜具有促进作物出苗的作用[13],与普通薄膜(1)相比,淀粉基薄膜(4)的出苗率增加了14.4百分点。

3 结论

在添加型淀粉基可降解薄膜的研发中,成型工艺是制膜的难点,也是能否替代普通薄膜的关键技术。本试验主要原料淀粉的含量达到60%,且不添加PVA和PCL。采用EDH对淀粉进行改性,并进行一系列成型工艺优化试验。最终确定成型工艺参数为:混料温度35 ℃,搅拌时间180 min,挤出造粒1~6段温度分别为95、115、140、150、145、140 ℃,吹膜成型1~3区温度为145、160、165 ℃,连接体165 ℃,模头 160 ℃。制备的淀粉基可降解薄膜的力学性能基本达到国标要求,农用效果比普通薄膜优异。

参考文献:

[1]王金永,赵有斌,林亚玲,等. 淀粉基可降解塑料的研究进展[J]. 塑料工业,2011,39(5):13-17.

[2]Peter H,Stewart M,John G. Biodegradable polymer:US,20040122135[ P] .2004 -6 -24.

[3] 谢 飞,何江川. 全生物分解PLA/PPC/改性淀粉共混薄膜拉伸性能的研究[J]. 化工新型材料,2011,39(1):79-81.

[4] 王宇晓,陶海腾,杜方岭. 小麦淀粉及其交联制备可降解膜研究进展[J]. 山东农业科学,2013,45(11):137-141.

[5] 孙 鹏,郑立行,揣成智. 可降解材料对聚乙烯薄膜性能的影响[J]. 塑料工业,2009,37(10):22-24.

[6] 唐玉邦,徐 磊,虞利俊. 淀粉基生物可降解薄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J]. 中国塑料,2013,27(6):70-74.

[7] 赵国华,王朝明,宋学军,等. 聚乙烯包覆材料及包覆工艺:中国,201210190403.8[P]. 2012-10-03.

[8] 熊汉国.淀粉基生物质材料的制备、特性及结构表征[D]. 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07:1-131.

[9] 黄敬良. 高热封性聚乙烯热收缩薄膜的制造工艺和应用技术[J]. 中国塑料,1996,10(2):44-49.

[10]许立帆.聚乙烯醇/淀粉薄膜挤出吹塑工艺及性能研究[D]. 北京:北京化工大学,2008:1-60.

[11] Xu L,Zheng H Q,Tang Y B.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biodegradable mulch[J].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2014,15(5):1035-1036.

[12]张 瑛,李顺伟. 不同农用塑料薄膜的性能特点与选择使用[J]. 硅谷,2014(1):119-120.

[13]包鸿慧,曹龙奎,魏春红. 马铃薯渣基多功能可降解液体地膜田艺特性的研究[J]. 农产品加工,2014(8):1-3.

猜你喜欢
田间试验薄膜淀粉
从人工合成淀粉说开去
田间试验化肥减量增效促农增收
β-Ga2O3薄膜的生长与应用
一种不易起皮松散的柔软型聚四氟乙烯薄膜安装线
MMT/淀粉-g-PAA的制备及其对铬(Ⅵ)的吸附
蕉藕淀粉与薯类淀粉特性对比研究
增效氮肥田间试验结果初报
如何提高基层科技人员撰写田间试验报告的水平
苦参碱B、C防治蓟马和小绿叶蝉田间试验
WLG系列卧式离心薄膜真空蒸发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