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静++++成邵菲
摘 要:本文主要从现实生活和文学角度出发,通过对中日两国审美文化的对比,表现了日本人崇尚自然和中国人征服自然的不同自然审美情趣。特别是在文学审美方面表现日本人“物哀”的审美观和中国人对永恒事物的追求的审美倾向。在此基础上又探求了形成中日不同审美文化的根源。
关键词:中日;传统审美文化;文学差异;自然观
作者简介:钟静(1987.10-),女,陕西安康人,日语专业硕士,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教员,研究方向:日本文化、翻译;成邵菲(1988.4-),女,陕西西安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四川科技职业学院财经学院辅导员,研究方向:中日文化交流、汉语国际教育等。
[中图分类号]:G1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14--02
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国,自古以来就有密切的交往。古代日本受中国古代的先进传统文化的影响很深,以致现今我们看日本文化时,很容易看到汉文化影响的烙印。虽然中日的文化有很多相似之处,但“似”并不是“同”,对于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我们有必要做一些探究。美是我们生活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东西,也是我们一种宝贵的精神食粮,有时候正因为有美的存在,才使得我们的生活更加有意义。
一、中日在建筑、颜色、生活态度等方面表现出来的审美文化差异
通衢大道、宏伟大气的建筑仿佛自古以来就备受中国人的青睐,自秦修筑了“五步一楼,十步一阁”的阿房宫,自此之后历朝历代的皇宫大殿、皇帝出巡时建造在各地的行辕,无不占地广大,气势磅礴,引得无数文人墨客留诗撰文。此外,王公大臣的休闲别墅、富甲一方的商商贾豪宅也紧追时代脚步,建得是富丽堂皇,宏伟大气。而日本却不同,他们的房屋建筑一般比较小巧玲珑,而且日本人多注意在窄小的地块上生长的小花小草,以之为美。日本人孜孜追求的是亲近自然,而中国人则要“胜”过自然。日本人好欣赏身旁的花草虫鱼,纤纤而内在。中国人则喜欢壮观的大场面,富于豪情和浪漫色彩。
在插画艺术中,日本人细腻的心思形成了有名的花道。日本的花道追求自然美,他们不会像中国插花一样满脑子都是对称。至于颜色,中国人喜欢红色,特别是金色和红色配在一起,就更觉得吉利。如故宫就是金顶朱壁。金色本来就是从黄色演变而来,所以红黄的组合被认为是最吉利的,古时候老百姓都不能穿黄色,黄色成了皇帝的专用色。看一看中国的国旗,是红黄。而日本的国旗则是白红。的确,日本人是极喜欢白色的。新年或破土动工的时候,都有白纸条仪式,神社的大门或大殿上也用稻草绳装饰起来,稻草绳上也挂满了白色的纸条。这说明国旗的使用颜色绝不是偶然的,其中包含着一个民族的爱憎与喜好。
中国人心目中的神仙都穿着华贵的服装,住着辉煌的天宫,一举一动都很有气派,那些处境凄凉、生活简单的不是犯了天条的落魄神仙就是妖怪。而日本尊为祖先的神仙圣地使人能够联想到的只有布衣麻履,粗茶淡饭,刀耕火种。另外,日本人不喜欢鲜艳的颜色,讲究含而不露。餐具瓷器的色彩也往往是暗、古、旧、涩。
日本人的淡泊倾向在现实中也很明显。京都的御所,即天皇的住所之一和北京的气氛也大不相同。故宫给人的印象是壮观华美、金碧辉煌;而京都的御所色调则非常简单,木房子是原色的,再就是白色的和纸拉窗、草色的榻榻米既无雕刻,也无摆设,这就是天皇的居所。这也反映了日本人的“古典主义”倾向。即喜欢有历史沉积的古朴的东西。
樱花是日本的国花,它淡雅朴素,符合日本人的审美观。而且樱花的魅力不在于一朵一朵的花,而在于千朵万朵聚集在一起,形成整齐的一片风景。这也体现了日本“和”的精神。而且樱花的盛开只是短暂的一瞬,当樱花凋零的那一刻,那种凄美与悲壮是日本人对美最好的诠释。牡丹的魅力正好和樱花相反。每一朵都可自成一景。赏牡丹的时候,看着这朵想着那朵,每朵花的颜色、形状、大小都不一样,各有特色。有人说,樱花是由于它整齐统一的美迷倒了日本人,牡丹则是由于它个性突出的容貌吸引了中国人的心。由樱花与牡丹的对比中我们可以看出日本人重视整体的和谐,以牺牲“小一”聚合成“大一”为荣,而中国人则强调个性,充分发挥个体的作用。
二、中日两国在文学方面表现出来的审美文化差异
日本是一个岛国,日本人自古以来就生活在岛国之中,他们接触比较多的就是花草树木,因而对大自然的思考也成了他们写作灵感的来源。在日本文学作品中,日本人常以花、草、雪、月等为意象来表现自然美,因为这类意象本身就比较美,而且能表达四季时令的变化。然而这些美好的东西都不长久,甚至转瞬即逝。因此“物哀”便成了日本文学中一种重要的意境,也成了日本民族传统的一种审美追求。这种审美追求一直贯穿于日本文学之中。
“物哀”一词在日本文化史上很早就有了,最早是由日本国学家本居宣长在评论《源氏物语》是提出的,他认为日本平安时代的美学理论可以概括为“物哀”,因为在人的感情中,一切不能如意的事才是感触最深的,比如苦闷、忧愁、悲哀等。“哀”意为感动、感叹,日本人通过对“物”的“哀”来表达情感,这种情感表达方式逐渐渗透到了日本文学之中,并逐渐从单纯的感叹演化为复杂的感动,进而深化了作者的情感,达到“物心合一”的境界,最终日本文化史上形成了“物哀”这种艺术美的形态。
川端康成是日本最具代表性的文学家之一,他有很多经典之作,如《雪国》《伊豆的舞女》等,在品读这类作品的时候,无论从文字还是情感方面,都能发现一种纯粹的“美”,比如自然风光的美,花草树木的美,男女情感的美,人心灵的美等等。川端康成这种追求瞬间的美感,追求清新淡雅的风格,笼罩着缠绵、幽怨、哀伤情调的作品正符合日本的主情传统,也表现出了日本文学中“物哀”的艺术形态。因此,川端康成也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相比之下,中国的民族文学很少有如此纯粹,传统的民族文学一般都带有“功利性”,近现代动荡不稳的时局又使得民族文学成为具有认识价值和教化作用的工具,进而使中国的现代文学形成了“唤醒民众”为己任的特色。我们可以通过中日文学巨匠鲁迅和夏目漱石的作品中看出来。在中国文学作品中,文人墨客喜欢歌咏“松、竹、梅”,它们因能在严寒中傲然挺立,又被称为“岁寒三友”。
比如: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节,待到雪化时。
——陈毅《青松》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
——(清)郑燮《题竹石》
从这两首诗歌之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人的自然观,作者通过对“松、竹”不畏严寒、四季常青、宁折不弯特点的描写来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挑战,也表现的中国人不屈的品格。
诗歌是文学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能以最简洁的语言表达最深的意思,也是经典化了的语言,所以诗歌能够较为深刻地反映出民族的审美情趣。中日文化源远流长,中日古典诗歌也有很多相似之处。中国古典诗歌以绝句和律诗为代表,音节字数对称,还要押韵,有一种音乐美;日本古典诗歌则以和歌和俳句为代表,其特点是短小精致,有一种错落的美。
俳句由17个音节组成,多表达作者瞬间的感受。作者往往通过对意象的描写表现出一种意境美,让人产生无限遐想。
日本的和歌也比较有名。和歌又叫短歌,由五句三十一个音节组成。格式为五七五七七的排列顺序。和歌意象单纯简淡,结构松散自然,显得平淡无华,单纯自然。和歌和俳句一样留有很大的空白余地,以有限的文字表达无限的意境,以有限的意象表达无限的情感。
例如:
物おもへば 沢の蛍も 我が身より
あくがれいづる 魂 かとぞみる
——和泉式部
大意:河边萤火虫 凝视犹如我灵魂 离我身躯出
花の色は うつりにけりな いたづらに わが身世にふる ながめせしまに
——小野小町
大意:花色渐褪尽 此身徒然过世俗 长雨下不停
第一首和歌中,作者在河边凝视着飞舞的萤火虫,忽然觉得萤火虫仿佛是游离于自己肉体躯壳之外的灵魂,而一闪一灭的亮光如同灵魂痛苦的喘息,这是一幅凄清悲惨的风景,由萤火虫产生的遐想,渗透到了人的灵魂深处。第二首和歌中作者以花自喻,通过描写鲜花盛开时无人欣赏,暗含自己在青春岁月里没能遇到欣赏自己的知音,而如今只是明日黄花,只能终日以泪洗面。透露出对可怜身世的哀叹和无奈。但是纵观全诗,却无一字哀伤之词,只是通过意象来表达情感。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日本古典诗歌由于其短小的特点,并不注重对空间的表现,也不求境界的开阔,而在于对古雅事物的描摹,对大自然意境的表达,对个人情感的寄托。
相比之下,我们来看一下曹操的《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这首诗写于曹操北征胜利之后,他登高远眺,诗情大发,以沧海自比,表现了他想统一中国,安定天下的雄心壮志。
我们可以看出中国诗人深受儒家思想影响,渴望建功立业,因而珍惜生命,常常发出人生短暂的感叹,也表现了中国人对“生”的追求。而日本人认为死是人存在的固有状态,是随着生命的推移必定出现的一个阶段,因此,死在日本人眼中并不是可怕的,而是悲壮的,一种极为自然的事。在审美感受上,日本人喜欢不对称的事物,喜欢错落美、残缺美,从残花中看到生,从繁花中看到死,喜欢留情余韵,将它作为变化的源泉。日本人对文学的审美是一种无常的哀感,无常的美感。
总之,中国文学多追求一种完整的美感,凸显了作者积极向上的精神,日本文学则多注重捕捉瞬间的灵感,追求一种残缺美。
三、从自然观的角度解释中日传统审美文化差异的根源
日本是一个南北纵向狭长的岛国,岛上环境优美,四季自然景观分明,这就使得日本人善于细致入微的观察自然的变化。另一方面,日本国土面积比较小,地震、火山、海啸等自然灾害频发,这就使日本人对自然产生敬畏感,从而淡化个人的生死,追求一种残缺美,同时也形成了崇尚自然的民族特性。
相比之下,中国地大物博,自然灾害相对较少,从古至今农业一直比较发达。因此,中国人敢于挑战自然、改造自然,甚至出现的“人定胜天”的说法,在文化审美方面多带有主观色彩,并且追求完整的美感。
中日两国人民之间已经有了长达两千多年的友谊,为进一步加深对彼此的了解,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而凭借对彼此文化的比较研究来推进两国更友好地交往,无疑变得非常重要。相信在两国人民之间能相互学习、共同理解的基础上,两国人民将会世代友好。
参考文献:
[1]谢剑鸣.“风骨”和“悲哀”——中日现代文学审美观念漫谈[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1).
[2]周建萍.“物哀”与“物感”——中日审美范畴之比较[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0(4).
[3]刘凌.东山魁夷的东方美一一兼论中日审美异同[J].齐鲁艺苑,1995,(4)
[4]杨玉春.中日两国审美意识之比较[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1,21(5).
[5]张亚敏.浅析中日自然审美意识之不同[J].考试周刊,201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