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奎青
面对当今经济大环境的风云突变,党中央和国务院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来适应经济形势的发展。央行的接连降息,不断下调的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已经非常明显地告诉我们,利率市场化浪潮已不可避免。
何为利率市场化?简单来说,就是把利率决策权交由金融机构,然后金融机构根据自身的资产状况以及对金融环境的评价,自主调节利率水平,最后形成以人民银行(央行)基准利率为基础,通过市场利率为中介,由金融市场的环境来决定自己的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利率体系和形成利率的机制。
一、推行利率市场化的背景
(一)推行利率市场化是我国实行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
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就决定了利率市场化是这种经济体制的要求,也是实行市场经济改革的必然产物。我国在经历了计划经济体制的重创以后,深刻地明白了经济要想腾飞就得抛掉固有计划体制的束缚,充分给予市场足够的自由决定权。只有如此,社会的资源才能根据各个领域的需要量身定制,各取所需,达到资源的合理配置,减少资源的浪费和闲置。
(二)推行利率市场化是提升我国资源配置效率的要求
如今,我国市场化改革正是面临这样的一个形势,政府的大包大揽已经开始出现松动,政府已经在逐渐放开了对市场的控制,通过让供求关系影响市场资源的自主定价,实现公平竞争,提高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提高效率。
(三)推行利率市场化是与国际金融市场接轨的需要
任何一个经济体的发展脱离了国际金融市场的大环境终将被淘汰。这个道理不用讲大家都明白,我国封建时期的经济一度遥遥领先于世界各国,而最终的衰落深刻地印证了这点。当今,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相比于过去已不可同日而语,更不应该故步自封。相反,我们应该抓住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不断地调整自己的金融政策,适应经济的发展。
二、推行利率市场化的困境
(一)利率种类单一,缺乏传导机制
目前,我国实际上是以银行的1年期存款利率为基准利率,而真正应该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的金融同业拆借利率却长期被前述利率压制,无法发挥调节市场供求的能力。而真正的理想的市场利率是由拆借利率为主体,银行存款利率和其他金融利率为辅助共同反映和调节市场供求关系的,我国现行金融体制阉割了这种关系。同时,我国这几种利率之间无法实现同步调节,往往政府制定的利率和拆解等反映市场的利率之间并没有明确的因果关系,无法实现拆解利率对存款利率的传导和影响,政府计划体制的干扰很明显。
(二)商业银行盈利模式单一,政银一体化突出
如今,工商银行和建行等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已经成为全球资产规模最大的企业。但是,这并不值得我们为之骄傲,因为他们从根本上来说还是属于国有企业,而且还在源源不断地将庞大的资金投入到预算管理不够透明和效率低下的国企里。商业银行还是简单地依靠存贷利差来获取利润,一旦放开利率管制实现利率市场化,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将会恶化,结果是为了吸收存款,纷纷上调存款利率,为了创造收入,竞相压低贷款利率不合理地发放贷款。这对目前的商业银行来说,简直是致命的,届时作为为社会的发展提供血液的银行的资产将会面临资金的大幅缩水,甚至导致银行倒闭、市场混乱。而且,目前中国政府对银行实行的是隐性的保险制度,不允许银行倒闭,虽然前不久已经出台了关于银行可以破产的相关规定。随着贷款不良率的上升,政府为了冲销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适时地对银行进行注资保护。为了保护平民百姓的存款利益,政府有义务采取必要的行动防止金融危机的发生,而政府充当商业银行的幕后帮手,造成银行虚假繁荣,很有可能造成某些银行冒着高风险来发展业务,极有可能引发金融危机。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政府必须控制银行、控制利率,制止利率的市场化。
(三)产业结构单一,对高新技术产业重视不够
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这就造成了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的企业众多,技术型和科学型企业寥寥。而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企业大多都是盈利能力低下的制造业,考虑到就业这个大问题,贷款利率就必须控制在一个比较低的水平里以维持这些企业的利润,所以政府一直对放开利率持审慎态度。同时,政府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扶持力度不够,银行考虑到高新技术产业的风险又难以伸手,高新技术产业数量少又难以融资,发展缓慢,无法创造出应有的价值来提升政府贷款利率的信心,这些都是利率难以放开的因素。
(四)金融市场不成熟,金融监管机制不健全
市场利率是由市场大环境决定的,它必须在充分竞争、活跃交易、信息畅通的环境下形成。我国的金融市场才刚刚起步,还不够稳定和成熟,对新制度的适应不够强。而我国目前的金融监管只是合规性监管而不是风险性监管,所以利率水平有大幅度波动的可能;监管标准、方式等也不能确保金融机构之间有序竞争,现行监管体制无法适应利率市场化、规范化的金融监管需求。我国的金融体系主要以间接融资为主,金融机构在整个金融体系中占主导地位。金融机构的存贷款利率对整个金融市场有很大的影响,但金融机构的存贷款利率由中央银行掌控。所以,市场对利率的变动比较迟钝,利率不能正常发挥价格杠杆的作用,这阻碍了利率市场化的进行。
三、推行利率市场化的建议
(一)促进利率市场的多元化
要逐步放开对利率的管制,就要把注意力从单一的注重存款利率转移到金融市场其他的利率上来,当然这不是让我们实行全面地利率掌控,而是注重金融市场各个反映市场供求的利率之间的协调和搭配。每一个利率都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相互影响的,明白了这一点以后,我们就知道了再制定一个利率的同时,要观察市场各种因素包括各种利率之间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并逐步实现利率的市场化。
(二)商业银行要做好充分准备迎接利率市场化
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创新金融产品,推陈出新,改变单一的靠存贷利差经营的模式。完善银行的治理结构,积极推进商业银行经营体制改革,提高其市场化程度,使其能够独立应对金融改革引起的风险。银行应严格遵守市场规律,不违法吸收存款,不搞恶性竞争,同时加强对贷款企业的考察力度,加强贷后走访和检查,不走形式,努力减少不良贷款的发生。政府也应清醒地意识到利率市场化的形势,慢慢放开对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控制,做到政银分开。
(三)大力扶持高新技术产业
科技永远是第一生产力,只有经济发展起来了,利润空间拓宽了,利率市场化才有可能真正实现。对于传统的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等低利润产业,要加快技术的更新,提升劳动力的素质,增加盈利,免去利率市场化推进的后顾之忧。
(四)完善金融市场,建立健全相关金融法规、金融监管机制
第一,必须建立健全金融行业各种相关的监管法律法规,不断优化操作流程,提高监管人员素质。
第二,金融机构加强自律管理。商业银行要建立属于自己的内部利率管理体系,约束金融机构的市场行为,保证利率市场化的有效开展。
第三,银行要建立风控和预警体系,并建立自己的监督体系,保证信息及时公开透明,让利率能够真实地反映市场供求状况,从而为整体改革保驾护航。同时,强化自身利率风险意识,努力提高利率风险管理水平。
(作者单位为罗峰街道经济发展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