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评价历史人物,最主要的是看他在历史上所起的作用,而不是纠结于他的一些片面思想言论。章太炎在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思想家,他的思想也并非只用寥寥数字就能描述的清。而他的思想的复杂性,也折射了当时社会情况的深刻变动和当时先进的爱国者对救国之道的不断探索,本文主要分析章太炎在辛亥革命时期的政治思想,指出其所持有思想主张的原因,为更好地评价章太炎提供论据。
【关键词】章太炎;民族;民权;民生
以古文经学知识所擅长,学习过资产阶级的政治制度的章太炎的名声没有孙中山大。章太炎并不像孙中山那样在政治活动、军事组织活动发挥过实际的领导作用,但他靠着一支笔写出的旁征博引的文章,在当时的思想领域却能达到振臂一呼的效果。章太炎的思想大致可分为四个时期,第一时期,受西方近代自然科学影响的唯物主义的思想;第二时期,与改良派决裂形成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第三时期,以佛解庄,融庄佛思想于一体;第四时期,又回到孔学回到周易的怀抱。章太炎名声大噪与其第二阶段的思想有很大关系,这一时期也是辛亥革命时期,多种因素的作用下,章太炎第二时期的文章使他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一、关于民族主义
(一)反满
“就像一个刚学会外国语言的人总要在心里把外国语言译成本国语言一样;只有当他能够不必在心里把外国语言译成本国语言,当他忘掉本国语言来运用新语言的时候,他才算领会了新语言的精神,才算是运用自如”。章太炎就是这样将资产阶级革命学说运用自如的人。章太炎文辞古雅,从传统夷夏观念立论,揉以资产阶级革命学说,在士大夫中产生着举足轻重的影响,这也是他但是受推崇的原因之一。1、要改良还是要革命——与改良派激烈论战。今文经学改良派的领军人物康有为将旧语言译成新文字,即用“公羊三世”、“托古改制”宣传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出身于古文经学的章太炎适逢其会,他文辞古雅,文似魏晋,古今相论宣讲种族革命,正是康有为旗鼓相当的对手。面对“张园国会”唐才常的摇摆不定,章太炎毅然决然剪辫与之决裂,走上了革命的道路改良派主张。2、是不是旧式的反满。章太炎在论证满族贵族对汉族人民的统治时,用了“屠刽之惨,焚掠之酷,钳束之工,聚敛之巧”,无不表现了对清政府的憎恶。章太炎所从事的反满是激烈的反满,但一定不是旧式的,他也不是地主阶级反满派的代表。他所反的满即为清政府为代表的封建专制统治,且强调这并不是民族复仇,称“必非美国之视黑民”那样对待满族,表示会平等对待。但是章太炎的种族革命带有浓重的封建传统气息的大汉族主义色彩,称使满族“醇化于”汉族中才能平等视之,他认为只有汉族统治者才是正统,少数民族不应该取得国家政权。这就显现了章太炎深受封建思想文化的束缚,无法挣脱传统的“夷夏观念”。
(二)反帝
这一点是章太炎民族主义的精髓。当时反满思想是整个资产阶级革命派奉行的最低要求,至于反对帝国主义方面,大多数革命派都不敢触及,当时连孙中山都没有明确提出,只有章太炎毅然决然发出了对帝国主义的怒吼。他揭露帝国主义“寝食不忘者,常在劫杀,虽磨牙吮血,赤地千里,而以为义所当然”,“纵观今世所谓文明之国,其屠戮异洲异色人种,盖有甚于桀纣”。章太炎面对帝国主义没有奴颜婢膝,在这一点他的立场始终如一,哪怕到辛亥革命之后这一点也毫不妥协。不仅如此,各国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走向了联合,1907年3月章太炎与张继、刘师培等人与印度革命者在日本发起“亚洲和亲会”,旨在联合亚洲各被压迫民主“反对帝国主义,期使亚洲已失主权之民族,各得独立”。后来,越南、缅甸、菲律宾、朝鲜的爱国志士也纷纷加入该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亚洲民族解放斗争的相互声援。
二、关于民权
(一)主张用道德呼唤民主。章太炎并没有明确提出过民权主义,他主张的民权,是与中国传统文化深深相联系的。而不是像孙中山那样紧密地把民族、民权、民生联系起来形成治国方略。对于未来革命政权的建设,章太炎陷入了模糊认识的虚无主义之中。他认为日后的政权的民主模式“非今日所能悬拟,所可悬拟者,为共和政体之空名”。支持这种主张的理论系统就是章太炎的俱分进化论。
(二)抛弃西方资产阶级议会形式的民主。随着章太炎对西方资本主义制度了解的加深,他愈发看到资产阶级议会民主形式的诟病。他看到了资本主义议会形式的民主的虚伪性。一方面,他肯定当今民主潮流势不可挡,与封建时代的揭竿起义不同,当代的潮流是文明的进步,人民力量的觉醒;另一方面,西方资本主义表面上的民主掩盖不了富人通过政党政治谋求私利的本质,议员绝大多数出身豪门,名为代表人民,实为依附各党,相互倾轧,斗争不休。因此,章太炎不仅反对清政府的立宪,也反对革命派将来要搞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三)四权分立。又希望推行共和政体,又将资本主义民主的虚伪性归结为议会这一形式上,章太炎提出了四权分立学说来替代议会。第一、民选总统,总统负责行政、国防、外交,不得干预其他事权;第二、司法独立,主管官员任免和民事诉讼,有权逮捕总统;第三、学校独立,立法大权交给了解底层的精通法律的知识分子;第四、人民有政治权力自由,民若有愿可选出代表向政府抗议。
三、关于民生
打击豪强,保护中下层民众的财产与生活是章太炎在民生思想的重要体现。章太炎用四条法令保障他希望保护的弱势群体:一是“田不自耕不得有”、“均配土田,使耕者不为佃奴”;二是官立工场,工人可分赢利;三是限制富人财产的继承;四是解散议员,不要议会。从打击豪强方面,体现了章太炎“抑富强,振贫弱”的思想。
参考文献
[1]朱日耀,宝成关.中国近代政治思想史[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0.
[2]李泽厚.中国近代思想史论[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
作者简介
刘映雪(1991-),男,汉族,河南淮滨人,法学硕士,专业: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