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义美
地域环境是自然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形成特定人文生态的重要前提与依托,而某一地域的艺术生成与发展则同此自然的、人文的因素密切相关。广西古属百越之地,有12个世居民族,各民族的民间艺术丰富多彩、源远流长。广西地处我国西部边陲,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少数民族虽历经变迁,但仍延续着独特的生活方式和习惯。
古今中外艺术的发展史可以证明,任何艺术的发展都离不开民族的传统文化和地域文化。地域文化作为我国重要的多元文化组成部分,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文化艺术信息。广西在悠久的发展历史中积累了丰富的民族文化艺术资源,在当今广西的少数民族题材中国人物画创作中,地域文化艺术和民族文化艺术在艺术语言、表现方式、审美取向等方面,都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不仅丰富了艺术表现形式语言,而且还体现了广西的中国人物画创作在当代中国画中所呈现出的独特之处。
广西少数民族题材中国人物画创作是指除汉族外的各个少数民族为描绘对象的中国人物画。以广西的壮族、苗族、瑶族、侗族、仡佬族等少数民族题材为线索,对广西少数民族题材中国人物画在中国美术史上发展线索和现当代画家的艺术创作及艺术形式风格进行了探讨。以各个历史时期此类题材丰富表现的作品为依据,分析广西少数民族题材中国人物画创作发展的现状,进而思考此类题材对中国人物画创作的意义。
广西地域民间的歌、舞、乐、服饰丰富多彩,是人们生活中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节庆社交,藉以传情达意。婚嫁丧葬,用来贺喜致祭,日常劳作耕稼,也常歌咏助兴。因之相传为习,日见多姿多彩,绵延不断。
广西的隆林各族自治县,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德峨乡地处隆林县西南部,乡境内居住着苗、彝、仡佬、壮、汉五个民族,在这里主要的民族是苗族,其中又分为偏苗、白苗、清水苗、红头苗、花苗等,也有少部分高山汉族在这里居住。这里的民族大多还保留着原来的生活方式和习俗,隆林县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称为“活的少数民族博物馆”。德峨乡保留着古朴浓郁、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朴素典雅的苗族蜡染、图案精美的民族服饰、手工精细的刺绣等。每年正月初九是苗族独具韵味的跳坡节,有来自中国云南、贵州等地区以及美、法、泰等国家的苗族同胞到此寻根觅源。我的许多作品都是以隆林德峨的少数民族为创作题材,多次到该地写生采风、体验生活,收集了大量的素材,进行人物画创作。如以该地区少数民族为素材创作的作品《长大了我也要穿百褶裙》获全国首届线描艺术展优秀奖,作品《花一样的红头苗》《锦缎缀满智慧花》入选第二、三届全国线描展,《朝织暮绣霓裳舞起》入选2011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三里不同俗十里不同天》入选广西第三届艺术展,等等,隆林各民族独特的风土人情激发了我创作的许多灵感。
回顾新中国成立后的半个多世纪,在整个西部,尤其是西藏、新疆、云南、广西、贵州、宁夏、甘肃等地区的中国人物画创作历程中,少数民族题材往往最适合表现艺术家的情怀,一直是最为重要的文化构成因素。少数民族题材发展迅速,占了绘画领域很大的比例。我们本土的画家,长期生活在广西的少数民族地区,在这个多民族生活的大家庭中,有着自己较切身的感受和体会,少数民族的地貌、风情、人物形象、人物气质,对于表现少数民族特征的画家来说,这些特殊的结构美、造型美、色彩美、意境美、气质美等,这些魅力之所在,为艺术家提供广阔宽容的创作环境和创作素材,比较容易激发艺术家的创作灵感和激情。
广西少数民族人物画中的线不仅是勾勒物象的点、线、面,还是作为一种有生命的形式,作为画家心律节奏,是为艺术形象赋于美的意味的载体。广西少数民族服饰丰富多彩,每个民族的服饰各有特色,壮族是广西主要的少数民族,其服饰仍保存本民族的特色。男子多穿青布对襟上衣,有的还以布帕缠头。女子服饰则别具一格,因地区不同而式样各异,如那坡的黑衣壮最有特色。壮族妇女多穿无领斜襟绣花滚边的上衣,下身穿绣花滚边宽脚的裤子或青蜡染的褶裙,腰束绣花围腰,脚穿绣花鞋,有的头上还缠着各式方巾,喜欢戴银首饰。龙州、凭祥一带的壮族妇女,喜穿无领斜襟的黑色上衣和黑色宽脚的裤子,头上包成方块形状的黑帕。瑶族服饰式样亦是丰富多彩,他们大都穿黑色或深蓝色衣服,衣料多为自织白布,用蓝靛浸染。男子上衣有对襟和斜襟两种,一般均束腰带,裤子长短不一,有的长至脚面,有的短至膝盖,大都用深色而较长的包头布包头。南丹县里湖乡一带的白裤瑶山寨男子穿长至膝盖的白色灯笼裤,下缠脚腿布。妇女服饰大致有两种:一种是上穿过胯的长衫,无领对襟,在襟边袖口旁均有绣花及挑花,腰系五彩丝绣飘带,胸前悬挂长方形布一幅,上面绣满花纹,裤的长短不一,裤边也刺有花纹,两鬓发较长,以青布缠头,外束白线编成的扁带,还喜欢以成串的彩色料珠、银或银链挂在鬓边或腰带上;另一种是上穿无领无袖短衣,两襟绣花,腰系带,下着青色碎花白边的百褶裙,用布条裹腿。瑶族妇女都盘发髻,发式各式各样,如有的“盘瑶”妇女只留头顶上部头发,而将周围的头发剃去,把辫子留在头顶,用长的黑布包上,形似草帽;喜戴各种银饰,装饰品有项圈、手环、耳环、银牌、银包、戒指等;头饰花样繁多,如“平板瑶”头顶六寸长、三寸宽的一块木板,中扎红绳,上盖花帕,前后垂细珠;“蓝靛瑶”发结细辫,盘于头顶,串集竹片为圆板缀以五色细珠盖在头上,再复花帕;金秀大瑶山的茶山瑶妇女头上戴有三条(每条约一斤重)弧形大银钗。鉴于广西少数民族服饰的丰富性,在现代中国人物画的表现手法上,广西少数民族的节日盛装更是五彩斑斓,因此在广西少数民族题材的中国画笔墨表现特征上,更容易凸显其特征。
广西是少数民族地区,又是一个以农耕为主的区域,正因为有着得天独厚的乡土环境,广西本土的画家们或外地来广西体验生活的画家,都非常重视这一题材的表现,尤其是广西本土的画家,表现乡土生活得心应手。“粗犷、豁达、乐观、真挚、善良、淳朴、秀美”是广西少数民族题材中国人物画的显著特点,广西少数民族男子粗犷厚重的人物造型,显然用传统的“十八描”已不合时宜。而生拙、朴厚、凝重、粗犷的线条更适合表达山区男子的形象。塑造山区男子人物形象偏重强调笔墨的“张力”,突出笔墨的构成与画面的整体效果,强调笔墨的直觉表现力,注重人物结构造型。用笔上不拘一格、灵活多变,根据绘画对象的感觉选择表现语言,拖笔、顺笔、逆笔、破笔、颤笔、中锋、侧锋、逆锋、散锋、皴擦等方法皆可运用。在墨色变化上呈现苍茫、浑厚、多变的艺术视觉效果,以符合山区人物造型需要。
目前,广西有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资源,如何继承发展、传承,如何形成一个广西地域特色的一个宽泛而浓郁的民族文化氛围,体现出广西新型的中国画特色面貌,这是广西少数民族题材资源直接作用于中国画创作研究的重要意义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