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科教融合已成为我国高校办学的新常态,但是,科教分离的情况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从2011年开始,借助《中国高校科技》杂志这个平台,大力倡导并研究科教融合的大学理念,不断引起高等教育界的关注,并正在形成高等教育研究的一个新热点。与科教结合不同,科教融合是从大学学术共同体出发,明确提出大学生的学习也是学术,提出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的耦合关系,提出大学的使命是以知识创造与知识传承为特征的知识创新,因而对大学的知识创新能力和大学教师的知识创新能力应有所要求。
[关键词] 科教融合;耦合;知识创新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促进高校办出特色争创一流”的战略部署,明确了人才培养在高等教育深化改革中的位置,抓住了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牛鼻子,将高等教育内涵发展和质量提高落到了实处。面对新时期新常态下高等教育亟待解决的重大核心问题,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机制创新,关键在于如何充分发挥学术杠杆在人才培养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确立科学研究、产业发展、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对高校人才的支撑和引领作用,使培养人才更加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以高等教育的理念创新,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强国建设。
一、 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以理论创新促进高等教育的全面深化改革
我国高等教育经过30多年的改革和发展,已经发生了极为广泛而巨大的本质变化。其中,改革探索力度最大,举措最多的当属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可以说,高等教育绝大多数改革都是围绕着人才培养改革进行的。尽管我国高等教育的结构、布局、规模,以及在世界高等教育中的位置有了很大的改变,但是,高校人才培养创新却始终没有突破传统高等教育的束缚,始终无法形成破解“钱学森之问”的人才培养模式。同时,高校科学研究的飞跃,使大学名符其实成为了我国科技创新的一个重要方面军,无论是学校层面还是在教师层面,科教融合都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基本形态,但是,大学本科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两张皮”的问题却没有有效解决,反而变得越来越突出,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脱节的情况愈演愈烈。随着全面深化改革步伐的加快,我国高等教育将不能不进入综合改革的“深水区”,其核心依然是人才培养机制的创新。这是促进高校办出特色,提高质量,提升创新能力,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必然选择。
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重要的是转变观念,深入探索新时期高校人才培养的特点和规律,以理论创新引导实践探索,围绕人才培养机制创新这个重大问题,进一步形成高等教育的新思想和新理念,构建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体系。习近平同志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指出:“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得以深化”。“理论创新对实践创新具有重大先导作用,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理论创新为先导。”近30年来,高等教育围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行的大量理论和实践探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创造了许多好的改革经验。但是,由于这些改革不仅带有明显的短期行为,同时也忽略了人才培养模式机制在高等教育改革中的全局规划和顶层设计作用,忽略了高等教育理论创新对高等教育改革实践的引领作用。因此,《决定》提出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说明人才培养机制创新仍是今后我国高等教育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和难点。聚集高校人才培养机制,全面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充分体现了大学本位的回归。大学以学术为本,大学的根本任务是人才培养;而我国大学科教融合形态的现实更是研究我国大学问题的一个基本出发点,只有以科教融合为逻辑起点,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才能将以学生为中心、以学术为本落到实处,才能构建起科教一体化的教师和学生评价体系和机制,才能激发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
二、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以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支撑和引领高质量的高等教育
科技进步改变了人类的生产、生活、工作和学习的方式、方法和习惯,科学研究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已经成为当今世界高水平大学的发展趋势。建国以来,中国大学在相当长的时间是很少进行科学研究的,大学的任务也比较单一,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的关系虽然一直引起人们的关注,但那时如何处理好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矛盾的问题并不突出。1985年以后,随着党的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战略的确立,高校明确要建成教学、科研“两个中心”,使高校科技生产力得到了迅速的释放。在科教兴国、高等教育强国和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等国家战略引领下,又启动了具有国家意志的、以“985”“211”等为代表的高等教育发展战略,这些大大促进了高校科技的迅速发展。纵观这些高等教育发展战略,都有一个明显特征,就是突出了科学研究对提升高校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支撑和引领。经过这些战略的实施,我国大学科学研究能力和水平有了质的飞跃,极大地提升了我国高校在世界高等教育的影响力,并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国大学教师的整体素质。同时,提升科学研究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贡献率的问题也日益突显,理顺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的关系问题自然成为高等教育发展与改革的一个根本性问题,引起了国家和高等教育界的高度关注。
科学研究要有效支撑和引领高等教育,必须理顺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的关系[2]。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历来就是高等教育非常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早期,在中国大学以教学为主导时,大家比较认可的一个说法,就是教师搞科研,目的是用科研支持教学,用科研结果和经验来丰富教学内容;随着大学科学研究迅速发展,人们普遍认可的一个说法是“教学、科研并重”,科学研究对高等教育的支撑和引领,更多地定位在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上,很少有人考虑科学研究对改变人才培养机制的贡献。因此,虽然大学科研能力有了很大提升,但用科学研究培养人才仍然存在很大的不足,学生的科研能力不高,最前沿的科学技术进入教学的渠道不畅,课程内容的更新滞后,新课程开发缓慢,交叉学科培养人才缺失等问题,是我国大学与世界一流大学之间一个最大的差距。笔者认为,产生这些问题的一个根本原因,就是我国大学始终还没有确立科学研究的支撑和引领。endprint
反映在教育研究领域,“我是研究高等教育的,对科学研究没有关注”想法的大有人在。既然现在我国大学已经成为包括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等在内的学术共同体,高等教育理论和实践的逻辑起点就应是科教融合的。正是这种有“实”无“识”的高等教育理论和政策制定的科教分离,无论是建立现代大学的制度,构建大学文化,建立人才培养机制,还是评价大学教师,包括学校的管理都很容易出现偏差。政府的管理体制可以将教育、科技分开,但是,大学绝对不能将两者分开。现在的高等教育理论明显是一种建立在教育、科技两分基础上的传统观念。正是在科教两分法的逻辑起点下,大学的科学研究被“科研”取代,并在许多时候被游离于人才培养之外,造成大学人才培养的主体单一、模式单一,除了传统课堂教学,其他统统被归入“另类”。这显然不符合现代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机制的“开放”“协同”和“多元”特征。因此,《决定》将人才培养机制创新作为高校办出特色争创一流的中心任务,这就给高等教育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开辟了广阔空间。我国大学科教融合已是常态,成为“共实”,但是,有“共实”不一定有“共识”。解决“共识”问题,关键在于高等教育的理论创新,焦点问题是理顺教学和科研的关系,使教学和科研均衡发展 [3]。
全面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构建新型的人才培养机制,实现高等教育的理论创新,关键在于解放思想、拓展视野,转变传统的、既定的观念和模式,外部处理好大学与政府和社会的关系,内部处理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如果这两个问题解决了,大学行政与学术的关系也就自然理顺了,大学教师的评价也会发生本质的变化。传统的科教关系表明,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同等重要,这种认识仅仅说明了两方面工作的位置和重要程度,并没有给出两者之间的关系,更没有提出两者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笔者认为,科教关系应该是一种“耦合关系”,突出科学研究对于人才培养的支撑和引领,就是对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的一个有益探索,用“耦合关系”来表述大学教学和科研的关系,既表明两者之间具有独立的体系和特性,同时,又强调了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影响。因为,大学本来就是以科教融合形态出现在社会的,大学教师也是以科教融合形态为主要职责的,从学术发展的角度看,大学教学工作本身就带有很明确的学术特质,而从人才培养看,科学研究本身就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形式。
因此,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必须建立科学研究对教学支撑机制,像对待科研成果转化一样,重视最新科研成果的知识转化。要将课程的开发和创新作为衡量一所大学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准。我国高校课程的更新与世界一流大学相比有很大的差距,教材创新不足,新课程开发速度慢,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科学研究这个资源富矿没有得到充分开发,缺少鼓励优秀教师投入更多的力量到教学中去的机制。理顺科教的关系,才能真正使大学回归学术本位,给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提供更大更丰富的“自由”选择空间。
要从全面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全局出发,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实现高等教育从科教结合向科教融合的转型发展。大学转型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是人才培养机制的转型。人才培养机制创新的核心要素是教师,人才培养机制的转型需要大学教师发展机制和评价机制的转型。近30多年来,中国大学教师的群体素质发生了根本性改变,培养造就了一批学历完整、具有良好科研能力和国际视野的优秀教师队伍,为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早期以科研为主要指标的大学教师评价体系,虽然不尽科学合理,但这种评价的科研导向作用,对大学科学研究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大学教师整体科研能力的提高,是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的根本保证,对教师职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根据“耦合理论”,科学研究对人才培养的贡献主要体现在教学创新上,那么就要求教师具备一种综合学术能力,这种综合能力被我们称之为“教学学术能力”。“教学学术能力”是一种知识创新能力,完全不同于通常人们认识的“教学的学术能力”,它是综合评价教师的教学和科研能力和水平的一个核心指标,体现了大学和教师知识创造和知识传承的能力。围绕“知识创新能力”构建的教师评价体系和教师发展目标,将简化教师的评价,使教师评价指标避免了教学、科研权重平衡,提高教师投入人才培养机制创新的积极性 [4]。
为了更加牢固地确立科学研究对高等教育的支撑和引领,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2012年,国家实施了以提升大学创新能力为核心的“2011计划”,提出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提升高校创新能力。其中人才是根本,学科是基础,科研是核心,通过协同创新,推动高校管理体制改革和人才培养机制创新。这将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特别是人才培养机制创新产生深远的影响 [5]。
三、 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以制度创新推进科教融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当前,我国高校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有很大差距,存在着许多不适应,问题的焦点大都集中在人才培养的机制上,集中在高等教育理论创新严重滞后于高等教育的实践探索上,集中在构建人才培养优质资源聚集机制上,集中在如何提高科学研究的贡献度、使最新的科学知识第一时间进入教学上,集中在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上。作为知识传承和创造的源头,科学研究对人才培养具有支撑和引领作用,因此,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通过机制创新,实现科学研究对人才培养的支撑和引领,使科教协同育人成为创新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为了改变这种局面,多年来高等教育界一直努力探索和实践,在科教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上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举措,创造出“北大元培”“清华学堂”“南京大学匡亚明学院”“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等等一大批“教改实验田”。这些改革的共同点,就是借鉴世界一流大学的成功经验,实施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机制。教育部、中科院共同开展的“科教协同育人系列行动计划”则是在更大范围内进一步探索科教融合协同育人,是进一步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健全寓教于研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提升高校创新能力的必然选择。endprint
从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成功经验看,科教融合、协同育人,是增强高校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选择,也是几乎所有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一条重要途径。近年来,我国高校在高水平大学建设中,不断加强与中科院等科研院所的合作,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形成了多种形式的合作平台和机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用不到10年的时间,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形势紧迫,任务艰巨。构建国家创新体系,必须确立人才培养体系在国家知识创新体系中的主体地位,用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规律引领大学人才培养机制创新,培养更多拔尖创新型人才。对我国高校来说,要明确大学生的学习也是学术的理念,通过推进科教融合,协同育人,构建让学生参与科研实践,通过科研提高创新能力的人才培养机制。钱学森先生在回答如何培养创新人才时曾多次强调,要以科学研究推动教学、人才培养,以人才培养牵引带动科学研究。创新精神需要培养,创新方法需要传授,创新能力需要锻炼,只有让青年学生更多地参与科研活动,接受学术氛围的熏陶,聆听一流科学家的教诲,才能更快地成长起来 [6]。
近年来,各高校和科研院所在推进科教融合、协同育人方面都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这些探索还没有形成规模,没有形成整体合力,不能产生集成效应。高校要全面落实《决定》精神,着眼于科学前沿和国家发展的重大需求的支撑和引领,系统谋划、统筹协调人才培养机制创新,推进高等教育办出特色争创一流。
当今世界已经进入到创新空前活跃期,协同创新、共同发展已经成为新时代大科学、大教育发展的趋势,培养适应这种时代需要的人才,迫切需要树立开放的人才培养观念,构建开放的人才培养机制,促进高校和社会之间、校院(所)之间、校校之间、学科之间建立起更加广泛、紧密的联系,在科教兴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共同目标作用下,推进“双一流”建设 [7]。
[参考文献]
[1]周光礼,马海泉.科教融合:高等教育理念的变革与创新[J].中国高教研究,2012,(8).
[2]马海泉,胡秀荣,薛 娇.对科教融合的几点认识 [J].中国高校科技,2012,(12).
[3]薛 娇,胡秀荣,马海泉.大学要做明天的科技 [J].中国高校科技,2013,(1).
[4]周光礼,马海泉.教学学术能力:大学教师发展与评价的新框架[J].教育研究,2013,(8).
[5]马海泉,薛 娇.协同创新构建科学研究引领支撑教学机制[J].中国高校科技,2013,(5).
[6]王淑芳,薛 娇,马海泉.科教融合 协同创新 以开放的思维迎接新的教育革新[J].中国高校科技,2012,(11).
[7]周光礼,马海泉,等.科教融合创新育人—科学研究如何支撑高质量的本科教育[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4.
[责任编辑:李利林]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