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流行音乐充斥着整个社会,中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在各种途径中感受到了流行音乐,并且产生了个人的喜好和偏爱。本文概括出了流行音乐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存在积极与消极两个方面的影响并对中学生喜爱流行音乐的原因以及对影响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流行音乐;中学生心理发展
随着时代的发展,大众媒体的传播以及互联网的普及,使得流行音乐这一音乐形式迅速在社会传播及普遍没,中学生这一特殊的社会群体,其生理及心理等方面都处于一个塑建的关键时期。对于流行音乐进校园的相关课题已经层出不穷,在这些成果中表明了流行音乐对中学生的心理存在积极与消极的影响。
一、流行音乐对中学生的影响
流行音乐产生初,它只是在一小部分人中传唱,其目的也仅仅是闲时的娱乐。发展到今天,流行音乐已成为大众广泛流传并喜爱的一种音乐形式 。中学生,这一特殊的社会群体,在中学阶段处于生理心理的过渡时期 。流行音乐对于中学生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
(一)积极影响
1.丰富了中学生的音乐感知体验
音乐是审美的体验,聆听音乐的过程就是感知的过程,通过对音乐的感知培养人的审美感知认识,对与塑造完美的人格具有重要的作用。音乐的构成要素及表现要素很多旋律、和声、节奏、速度、力度等音乐语言,我们通过聆听,通过我们的感觉器官对音乐进行欣赏以此来感知音乐的属性,音乐实践是形成音乐知觉的先决条件,音乐知觉的能力的形成多依赖于多听、多体验作品。有的学生不会识谱,对与节奏的把我十分的困难,但是他们都能准确的演唱流行音乐,有的稍微复杂的音乐如RB、摇滚风格的流行音乐,经过他们多次的练习和模仿后他们都能很好的把握住。流行音乐在一定的程度上激发了中学生对于音乐的喜爱,使音乐成为了中学生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的部分 。
2.为形象思维提供感性经验的支持
形象思维表现出来的是直观的形象,在艺术创作中,形象思维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音乐创作中,作曲家需要运用形象思维进行创作,表演者需要形象思维进行表演,欣赏者要形象思维进行欣赏,不同的艺术创作阶段都是需要形象思维来进行的,只有运用形象思维才能系那个一个作品表现出来。流行音乐普遍,较为浅显,容易使人接受,欣赏流行音乐是运用形象思维来理解音乐的初级阶段,流行音乐可以促进中学生感性经验的积累,调动他们的形象思维,这些经验的积累就提高了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的提升。
3.有助于情绪情感的调节
随着年龄的增加,中学生情感日渐丰富,这个时期情绪极不稳定。流行音乐大多表现的就是情绪化情感化的事物,这就与中学生的心理情感产生了共鸣。流行音乐的题材丰富多样,有描写校园的音乐,贴近中学生的生活使中学生产生共振。再次,流行音乐简单易懂并且朗朗上口,不像古典音乐一样需要花费许多的经历,在学习之余听听可以有助于中学生缓解学习的压力。
(二)消极影响
1.影響文化知识的学习
大多流行音乐都表现的是爱情的歌曲,中学生处于青春期,会出现爱的萌芽,会经常将自己与歌曲联系起来,产生早恋的现象 。有的学生对于流行音乐具有极大的兴趣,只要自己睁着眼耳机就永远挂在耳朵上,不管什么时候,不管在做什么都在听歌,就连写作业看书的时候也要有音乐,有的学生受到影响,认为唱歌可以一夜成名,一门心思全在参加歌唱类的节目,不好好学习文化知识。这些现象都严重影响到了中学生的正常的学习生活。
2.中学生价值观受到影响
中学时期是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重要阶段,这个时期的学生容易受到各种价值观的影响极不稳定。一些低俗的流行音乐含有消极、颓废、不健康的内容,中学生正处于叛逆的时期,对于这样的音乐特别能接受,这些歌曲给中学生传递了错误的思想,使得他们意志薄弱,思想堕落,侵蚀着中学生的价值观。
3.内容过于直白,不利于创造力的培养
音乐的艺术魅力的其中一个特点就是它能培养人的想象和创造力的,对与一度创作者和二度甚至是欣赏者来说想象和创造力具有重要的作用。流行音乐歌词简单并且直白,直接就把作者想要表现的情感表现出来,不需要再进行思考和创造。中学生处于各种能力急速发展的时期,长期偏爱流行音乐、忽略其他类型和形式的音乐,不利于音乐领域中想象和创造能力的发展和培养。
二、流行音乐促进中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建议
(一)在以往的教育中,音乐教师大都采用“古典至上”的教学理念,容易以自己的喜好和认知来左右教学的实施。 要是教师能够在满足学生偏爱流行音乐的过程中,又能有规划、有、有系统地加强中学生的基础教育,让学生掌握音乐欣赏应具备的一些常识,让他们亲身感受流芳百世的经典艺术和昙花一现的快餐文化的本质区别。
(二)中学生的家长也应该加强自身的艺术素质,审美情趣的培养,用自己的言行感染、教育孩子远离不良的流行音乐。
家庭的教育是孩子最重要的一个部分,家长无形中一直都在影响着孩子的发展,不管是在生活还是学习当中,因此,家长要增强自己的艺术素养,多接受积极和健康的流行音乐,由此来感染孩子,让他们在音乐的选择上做判断。家长在孩子处于这样的一个时期要更加的关心和关爱自己的孩子,要理解他们,要用和善的语气和他们交流。
三、结语
本文在上述中阐述了流行音乐对中学生的影响,从中可以看到流行音乐对与中学生具有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的影响,在对与流行音乐对中学生的影响的研究中也表明了,正确的引导学生对于健康的积极的流行音乐的选择,能够促进学生身心发展,选择不当则会产生消极的结果,对于学校音乐教育,我们要重视流行音乐在中学生中的地位,能够更好的利用流行音乐来帮助和促进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发展,在这个变化的社会环境中,家长、教师更加应该关注自己处于这个特殊时期的孩子和学生,让他们在这个特殊的阶段能够更健康的成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沈汝发.且行且歌“流行音乐与青少年成长”研究 [J].中国青年研究 ,2003,32-33页.
[2]张志光.社会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8,123-136,246-247页.
[3]黄希庭.心理学导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231-2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