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我国目前正在积极推进城镇化进程,新型城镇化建设已经成为我国当前发展的主体。受各种条件的制约,在推动城市化进程中某地区的发展速度缓慢,尤其是新农村住宅的设计与规划,对于此问题我们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只有解放思想,科学地设计与规划,某地区的新农村建设才会走上正轨,才能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前提下促进新型城镇化的发展。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某地区;新农村住宅;设计与规划
一、某地区新农村住宅的设计与规划中现有问题剖析
(一)建筑规划及改造问题
1.房屋样式单一,功能不齐全,浪费大量空间。目前,农村的房屋几乎都没有专业化的设计,大多还是模仿传统的建设,只是从外观上进行了一些维护。某些房屋即便是进行了规划,也是对中小城市的模仿,没有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符合当地的风土人情,不适合当地的经济条件,对于建设条件没有做好科学的评估。所建设的房屋脱离了人民群众的生产及生活方式,脱离了经济水平。由于新农村建设不符合当地的生产水平,以至于加重了村民的负担,违背了国家的初衷。由于不切合实际,出现了重复建设的弊端,导致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且在不知不党中给居民造成了巨大的经济压力。
房屋的内在结构不科学,房屋建设没有自身风格,卧室和储存杂物的房间没有任何区别。即便是房屋众多,但并没有发挥各自的功用,屋内杂乱不整齐,在卧室储存粮食也就不足为奇了。
2.造型及外观杂乱。由于家境的不同,房屋无法做到统一,家境贫寒的农户通常不注重房屋的外貌,而家境好的农户,为了显示自己的虚荣心,将房屋的外观设计得奢华无比,不考虑整体的美观性而随意地张贴瓷砖或大理石等,看上去不伦不类,没有文化底蕴。而有些村落过于追求一致性,将房屋的外立面设计得一模一样,走进村落好像进入了迷宫一样,有时候连村民都无法辨认家门,令人惊讶。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可笑现象是因为房屋的造型及外观设计不考虑现实情况,只是一味地模仿城市的建筑,这种做法是错误的,無形中导致了大量的金钱及资源的浪费。
3.房屋构造不科学,建设质量有待提高。由于缺乏专业的设计人员,因此乡村的房屋建设很少考慮结构性,再加上房屋建设质量差,因此即便是新翻修的房子,也存在着安全隐患。由于没有设计没有专业的图纸,所以正规的单位不愿承接这样的项目,通常是由农村的建筑队来完成建设任务。如此一来便埋下了安全隐患,如根基不够扎实,水泥砂浆的配比不合理,造成墙体的不牢固,砖混构造未设圈梁等。因为没有设计院的专业设计及正规的施工单位来操作,导致乡村的建筑整体质量偏低,漏水漏雨问题比较突出,而且,更重要的一点是,使用寿命较短。某些房屋甚至需要不断地维护,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
(二)环境保护节约资源方面的问题
1.围护构造不科学,保温功能较差。某地区是比较寒冷的,尤其是冬天,常常会发生冷冻灾害。在这样的环境下,本应该建设保温效果好的房屋,但是由于受自身条件的制约,其房屋基本没有采取防寒设施,门窗处隔风效果也较差。如此一来房屋就無法实现其实用性。需要指出的是,围护构造的节能性决定了整个房屋的环保性能。以外墙为例,在整个房屋维护构造中外墙占据了绝对的面积,导致热气容易挥发。而在各个农村,农户为了减少资金的支出,在房屋建设中基本都是使用粘土砖,未设计房屋的防寒功能,因此一到冬天,房屋就格外冰凉。由于没有做好防寒措施,在严寒时节,有的房屋甚至被冻裂,无法居住。就屋顶来说,农村建筑是设计了保温措施的,避免夏日太阳暴晒,但是,地面却很少有人关注,其实脚部是最怕冷散热又快的地方,如果屋面没有防寒措施住在里面并不舒服。门窗的密封效果较差,村民为了节约开支,通常都是选择单层玻璃,且玻璃的质量较差。在寒风时节,这种门窗不能阻隔寒冷,于是很多村民选择用塑料密封窗户缝隙,不仅不美观还造成资源的浪费。
2.冬季取暖消耗大量资源。该地冬天漫长天气寒冷,为了取暖居民多使用土炕,小锅炉,需要燃烧大量的煤炭。且取暖时间很长,需要差不多四个月的时间。由于技术落后、设计不合理,因此效果很一般。为了抵御严寒,需要持续地添加燃料,不仅浪费了大量的金钱还造成了资源的浪费,环境的污染。且由于设计不合理,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下,极易发生一氧化碳中毒事件,每年,这样的事故都会发生,令人遗憾。条件较差的家庭,会在院落里堆放大量秸秆,加之天气干燥,极易引发火灾。诸如太阳能,天然气等节能资源由于受条件的制约被使用的很少。
3.环保意识较差。在乡村,由于文化落后,村民几乎没有环保意识,习惯了传统的生活方式,因此对于节能型设备的推广造成了困扰。
二、完善新型城镇化下某地区新农村住宅的设计与规划的相关举措
(一)在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及传统文化的条件下开展设计及规划。其实,建设新农村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才能完成。不管是哪个地区,其在设计新农村时一定要注意一点,那就是因地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只有全面了解当地的地理特征、自然环境,我们才能设计出完美的符合当地需要的方案,以方便村民的生活,改善村民的生活条件。在设计方案时一定要立足于居民的生活习惯及民俗风情,以期建设出既实用又环保的新住宅。总而言之,在设计方案时,一定要综合考虑相关的因素,争取做到因地制宜。
(二)建设与村民生活相符合的公共设施。什么是生活方式?这其实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具体说来,就是不但满足村民个人的生活需求还要恰当处理村民与村民之间的生活关系。毫无疑问,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生活方式,所以在设计方案时可以多多与村民沟通,充分考虑村民个人的意愿,实现人性化建设,确保将传统文化渗入到现代设计中。在处理村民与村民的生活关系时,要善于积极地沟通,一定要将矛盾化解掉,确保实现村民的和谐相处,保证地方秩序的稳定。
(三)探究人口的结构,提升村民的认可度。在设计住宅方案时还要考虑人口因素,只有这样才能避免不必要的后期问题,探究人口结构问题时要积极地了解住宅的功用,确保从事不同职业的村民的各种需求都能得到满足。只有依据现实情况,充分探究人口的结构要素,才能设计出村民满意的房屋,最终得到大家的认可。综上所述,在某地区开展新农村建设,必须要因地制宜,依据当地的环境因素、人口因素、资源要素等展开设计,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完成新农村建设工程,最大化地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四)设计新住宅要全面考虑各种因素。第一,充分发挥各项功能,要想办法设计出符号村民需求的房屋,提高使用效率、节约国家资源。第二,节约开支建设节约型房屋,所谓的费用,主要涵盖了建设及维护费用。施工单位在施工进程中要尽量节约相关费用,提高资源的利用率,真正地为村民考虑,减少其负担。第三,注意保护环境,对于环境保护,在日常的生活中,要懂得节约资源,尽量利用可再生资源,减少环境污染,降低消耗。此外,积极响应国家的要求,使用节能资源,避免对环境的伤害。第四,积极研发新技术,提高施工质量,完善研究设计。
(五)规划设计及房屋内部构造要合理。为了节约空间资源,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在排列房屋时需要采用联排式结构。依据村民的生活习惯及当地的风俗人情,研发设计出村民需要的住宅。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村民的生活习惯、采光需要、通风需要、防寒需要、环保要求等,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满足村民的生产生活需要。
三、结语
只有高度重视新农村的房屋建设问题,我们才能尽快地完成新农村建设工程,改善村民的生活条件,加快现代化进程。笔者坚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定能建设出与发达国家一样高水平的住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