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通过案例分析,把语文的学习和学生的生活联系在一起,让学生在体验和生活中提升语文的实践能力,在实践中综合运用自己所学到的语文知识,实现语文课堂和现实生活的无缝衔接
【关键词】案例分析;综合性学习;生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一、案例背景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将语文课程定位“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综合性学习是“课程标准”的一个崭新内容,是本次语文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也是一个难点。“课程标准”明确:综合性学习是一个充满丰富思维,生动体验的学习课型,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对收集的材料和已有的知识,进行类比、分析、归纳,逐步建构新的属于自己的知识,提高对语文知识的运用能力,逐步形成自己的语文素养。
二、案例描述
人教版八(下)第二单元综合性学习《寻觅春天的踪迹》,活动目标:
(一)通过寻觅、观察春天的踪迹,让学生深入认识大自然的物候特征,了解一点生命在春天里成长变化的过程及特点,培养热爱春天的情感。
(二)在观赏春天、赞美春天的活动过程中,加深对春天的体验和感悟,培养初步的自然观赏和艺术欣赏的能力。
(三)培养在观察中勤于记录的习惯,学会用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悟和感情,培养能将描写与抒情相结合的语言表达能力。
“出发了!”看着孩子们兴奋的笑脸,我挥了挥相机,又一次叮嘱孩子:“拍下你眼中的春景,挥洒出心中的春意。”孩子们一窝蜂地冲出教室,跑向学校大门外。学生婧大呼:“真好,我们赶快拍下美景比赛谁拍的最美,好吗?”浩神秘地对组员说:“快、快,赶快找独特的风景,争取拿下比赛名次。”蓝天下油菜花的亮金色,桃花的羞粉色,小草的嫩绿色,孩子们红润的脸蛋,宛若人间天堂。“咔”“咔”,孩子们有的抓拍着风景,有的组员在拍照留念,有的舒坦地躺在田埂上享受春光。“这和谐、轻松的一幕真难得啊!真有天天有此日的愿望,让孩子们多享受一会春光吧!”“老师,帮我们小组照一张合影吧!”浩憨憨地笑着说。“好咧”!可就在这一瞬间,我的心凝固了,小组内六个成员人人手里抓着一把油菜花,原来是从旁边农田中采摘的。孩子们每人手举战果(菜花)摆出收获的快乐造型。“是狠狠地批评他们,还是……可这次综合性活动的目的就是注重孩子们在活动过程中充沛享受纯净的喜悦,激发孩子的写作兴趣。如果批评使得孩子们心情低落,再影响到其他学生,他们还能有心情赏景、写景、感悟生活吗?而且,也怪我事先没有做好预见教育”。想到此,我愉快地说:“让我们与春同在吧!”咔、咔,幸福的笑脸,全都定格在相机里。为此我还有意识地为其他组也合了影,这次综合性活动的第一步“观察春天”就轻松愉快地顺利完成了。
回到教室,孩子们立即争着在多媒体上展示自己组的战果,活动的第二步配合照片中的景色“诗赞春天”,也在全员激烈地抢答声中结束了。
如何引导浩组内成员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呢,又能使本次的综合性学习感悟深刻?“下面我们进行本次活动的第三步‘文绘春天’,首先评比出本次活动中拍摄出的最美照片。”我的话音刚落,班级已成了沸腾的海洋,婧组拍摄的油菜花图片,因富有静态美获得好评。自创词:春天是上帝赐给我们的礼物。打开用阳光包裹的盒子,春流了出来,蔓延了整个世界!洋组的蓝天、绿草、野花,因体现初春的盎然情趣也受人喜爱,自创词:我期待春潮赶快把我沁漫。我闻着,闻到了一股春息,闻到了这般春风暗磬。浩组自认为他们的集体照最棒,自荐词:幸福的笑脸,纯正的友情,快乐的收获,这一切是春景中最感人的一面。无论那组都能描绘出照片中的美景,就在浩组认为稳操胜券时,明组有学生质疑:“再生动的笑容,拿取别人的成果,这样的风景能美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纷纷评说采摘行为是不当的,浩组的学生顿时偃旗息鼓了
我趁势引导:“那么我们接着进行本次活动的第四个环节‘感悟春天’。”浩组的六个学生合作写出了《春之气息》一段文字,“春,来了,宛若刚睡醒的孩子,她的眼里充满期盼的气息。春,来了,宛若刚出浴的少女,带着芬芳的气息。春,来了,宛若调皮的孩童,忏悔着无心的过错。”此时此刻,我为我当初的做法感到自豪,孩子的无心之错,我的有心教之,融洽的赏景,活跃的课堂,快樂的话语,美妙的文字,深刻的感悟,成就了一节师生收获皆丰的愉快时光。我情不自禁地吟到:“‘若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孩子们今天我们的作文题目是?” 不约而同,我们都呼出了《千万和“春”住》的作文题目。
三、案例反思
(一)综合性学习教师要尊重学生,富有“春”的胸怀
首先综合性学习旨在尊重学生兴趣的基础上,发挥其写作特长,来充分表达自己对春天的感情。提升、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丰富、深化学生对自然的感情,对情感的激发和提升。其次尊重学生个性化的表达方式,尊重学生的语言特点,大力提倡学生富有灵性的表达,理解并尊重学生自己的视角。教师要是“春”的使者。
(二)综合性学习教师要引导学生,创造“春”的氛围
教师要善于创造写作的氛围,让学生在广阔的田地里生活,培养情感,提升能力,增强合作。调动学生积极性,参与性,使综合性学习充实而有意义。教师要充分研究学情,从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出发,制定符合学生实际的综合性学习目标。所以,教师要有“春”的情怀。
(三)综合性学习教师要关注学生,真切“春”的感悟
要引导学生在观察、体验、感悟的基础上写出属于自己的真情实感,引发学生关于自然,关于生命的诸多思考,促使学生从多角度审视生活。理性认知,深情投注,用心灵去体验。所以,教师要抓住“春”的深邃。最终实现语文学习“与春同住”的情境和效果。
(编辑:张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