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语学科以积淀着人类文明历史长河中的可歌可泣的生命精华,哺育和滋润着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虽然中等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本位的,但仅仅获得职业技能很难适应社会生活,还必须进行真爱生命教育。因此,进行生命教育是中职语文教学重要任务。
【关键词】中职语文;生命教育;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教育的基本理念就是帮助学生去感知生命,珍爱生命。在中职语文教学过程中,处处都可以发现生命的内涵。因此,中职语文教学应该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帮助学生确立生命意识、提高生命质量。然而,长期以来中职语文教学对学生生命教育的缺失,中职生中出现了信念危机、价值偏失、生命意识淡漠等现象,导致了诸如殉情自杀、离家出走等。因此,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开展生命教育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挖掘文本教材,渗透生命教育
心理学家布鲁诺说过,一切教学设计离不开对教材的研究与挖掘。新编中职语文教材中很多有关生命意义的文章,这是渗透生命教育的最佳素材。我们知道,中职生年龄还小。他们接触社会不多,更缺乏社会生活经验。加之中考成绩不理想,他们的心态容易受挫,出现践踏生命的现象在全国各地经常发生。因此,我们应该挖掘文本中歌颂生命意义的文章,来对他们进行生命教育。例如:在教学《沁园春·长沙》这首词时,让学生看到了生命的色彩,并感受那生机勃勃、生意盎然充满了活力的生命。通过对文本的解读,让我们感受到词人在创作时是何等的充满生命的活力与激情。一个生命力极强的人,他一定是一个有理想,有追求的人,并且为了理想而追求一生。学习《沁园春·长沙》这首词后,我们总会为生命力的强大所感染,并且被自然界中所蕴藏的旺盛的生命力所折服。同时,通过挖掘文本中生命内涵的意义,让我们找到人生的目标。一个人只有发现自身存在的意义与价值,就会为之努力、为之奋斗。
二、感悟课文内容,领略生命真谛
《中职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中职语文教学就是要引导学生认识人生的意义,从而丰富学生的人文内涵”。因此,我们应该重视语文课程的熏陶与感染作用。我们不难发现,新编的苏教版中职语文教材中增加了许多优秀的作家作品。这些作家作品本身就是作者对生命的意义富有激情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真善美与假丑恶的深刻认识。例如:新教材中选编的胡适《我的母亲》与汪曾祺《多年父子成兄弟》这两篇文章中,一个写母亲,一个写父亲,无不表达了对母亲与父亲的爱。通过课堂中与学生共同探讨,让生命与生命相遇。我们在教学中以人为本,引导学生积极的解读文本,让所有学生在心灵的碰撞中体验人性的光芒。文章中表达了爱与恨、情与爱、笑与泪,这样,学生知道了什么是短暂与永恒。当我们学习鲁迅的作品时,就结合他的小说《祝福》《药》来引导学生探索鲁迅先生对人性的认识,进而从中领略生命的真谛。
三、开展教育活动,培育人文精神
心理学家加里培林说过,心智技能的形成有赖于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在高中语文课本当中,涉及了各种各样的文学资源,也不缺乏名言佳作,学生们学习语文课文实际上就是在享受一场中国文学的盛宴。教师作为领路人,不仅要教会学生们基础知识,认识一些句法和生字词以外,还要帮助他们通过小组讨论或是观赏视频等形式,来学习蕴含在课文当中的人文主义精神。例如:教学《雷雨》《鸿门宴》等故事情节较强的课文时,就通过各种形式开展教育活动。如把文本改编可以让学生表演的课堂剧,让学生们积极参与其中,研究文本中人文思想,分析文本中的人物语言、心理状况等。在教学小说《祝福》时,还组织学生谈论“祥林嫂捐了门滥之后,仍然被禁止参加”祭祀活动,就祥林嫂为什么跑到土地庙拆了门槛这一事实,从人性的角度来分析祥林嫂拆门槛的合理性。这样的教育活动,既激发了学生思维的创新,还让他们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感受人文思想。这样,在感受人文价值的同时,更认识了生命的意义。
四、课堂拓展延伸,探索生命意义
生命教育的内涵与外延都不局限于书本,还应该引导学生探索生命的意义,就是要引导学生明白生命的意义是什么。只有明白生命的意义,才能探求生命的价值,从而活出生命的精彩。因此,中职语文教学应该在结合教材的基础上适当的拓展与延伸,有目的、有意识、有步骤地进行生命教育的课外延伸。例如:在教学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与《赤壁赋》后,就进行了适当的拓展与延伸,让学生讨论苏轼如何能从无限的时空中来看待人生苦难与坎坷,如何对待人世间的是非美丑,从而以一颗平常心来对待人生。通过这样的拓展与延伸,让学生明白这样的生命真谛,一个人只有在摆脱世俗与功利之后才能真正摆脱思想的束缚,从而解放自己、超越自己。苏轼对生命的信仰,使他忘怀得失,从而深切的体味到人生的博大与深沉。这是真正的真善美的和諧统一,这是人生境界走向顶峰的标志。通过这一课的学习,让学生懂得珍爱生命、享受生命,从而坦然面对人生。
总之,我们生活在地球,离不开生命的滋养。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学习语文,是了解人文主义的重要途径和不二方式。学习语文知识,对于高中生而言,不仅充实了他们的精神领域,同时也帮助他们减压,摆正心态,面对今后即将面对的高考这一难题。
参考文献
[1]马绪建.生命教育在职业学校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读与写,2014(7).
[2]蒋永华.中职语文教学与生命教育[J].文学教育(中),2013(3).
[3]路秀平.浅谈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J].市场周刊,2014(7).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