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燃孩子的阅读热情

2016-04-29 00:00:00应清
课外语文·上 2016年12期

【摘要】信息化与网络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的孩子对纸质阅读的兴趣一落千丈,沉浸于电子世界里无法自拔。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要有效指导孩子阅读,点燃孩子的阅读热情,引领孩子们走进广阔的阅读世界。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阅读热情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智能手机,平板电脑随处可见,操作越发简单,内容更加的丰富。我们的孩子被这些电子产品里的各种“精彩”吸引,沉浸在其中乐不思蜀。有些学生情愿在网络游戏里玩一整天也不情愿花几分钟的时间去翻开一本故事书、去欣赏一首短篇小诗。孩子们现在的童话都是从卡通片里看来的。到底是谁让孩子们只是愿意通过电视,电脑,手机来了解通话而不愿意自己走进文字去阅读感受?是谁让“手不释卷”“ 囊萤映雪”仅仅停留在故事里,成为古老的美丽传说……作为语文老师,我们一定要做点什么改变这种现象,把孩子抢回来,让他们体会书香,教他们遨游书海,引领这些沉迷网络的孩子们走进广阔的阅读世界。

一、为什么要学生阅读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的“总目标”中就有对课外阅读总量的明确规定:九年里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而且明确规定:小学1—6年级阶段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50万字。

在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家长和教师都知道课外阅读量大对学生的学习语文很有帮助。但是,他们却不能做到全心全意地去支持孩子阅读。这是因为大部分家长甚至有少数教师都认为,在学校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是取得高分,不看课外书不影响学生的成绩。所以阅读应在完成学习任务以外,是空闲的时候才做的事情。还有一些家长甚至认为阅读的目的就是要做到“写作文时得到高分就算目的达成”、“从书里多懂得了一些知识,眼界变得更加开阔了”、“看完这本书会多懂得一些做人做事的道理的”……大家想想看,家长的目的性这么强,自然就不会关注学生是不是在阅读中得到了 “乐趣”。为了急功近利得到高分,家长们甚至认为读一套《满分作文》,孩子的写作水平就会提高了,升学考试就能得到更高的分数。学生只要读几本关于成长故事的书籍,学生就能悟出道理了,就能身心健康成长了。

中国当代著名儿童作家,北京大学教授曹文轩关于阅读的意义说过:阅读是对一种生活方式、人生方式的认同。阅读与不阅读,区别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或人生方式。这中间是一道屏障、一道鸿沟,两边是完全不一样的气象。一面草长莺飞,繁花似锦,一面必定是一望无际的、令人窒息的荒凉和寂寥。

其实想让孩子爱上阅读,就不能为得作文的高分,不为懂一点道理,就为了能够爱上阅读,就为了能一步步走进阅读的世界,开阔心胸、净化思想、唤醒灵魂。

二、学生读什么

既然不为功利阅读,学生读什么呢?当今社会小学生中喜欢读书的人不多,更别说认真读名著了,这是因为对于课外阅读家长和学校并没有很好地重视。现在的小学生就爱读一些图文结合、幽默的漫画书。我们要鼓励孩子读名著,因为这些经典著作对小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这些经典名著不仅能够影响读者,教育读者,还能提高读者的精神境界,从而激发读者追求和创造美好的事物。有时候,一个时代的经典名著会影响着、推动着整个社会生活。如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就为正在反抗德国帝国主义的侵略欧洲人民带去了动力,斯托夫人的《汤姆叔叔的小屋》为解放奴隶运动引起美国南北战争发挥了重要作用。

要想让学生打心里喜欢上阅读,就要帮助他们找到适合他们阅读的、能走进他们的心灵、产生心理共鸣的,让他们从中感受到新鲜、美好幻想,欲罢不能的文学作品,从而让他们一步步走进阅读。所以老师在引导学生开始阅读时首先不是强调这本书在的重要意义,而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打开学生的心门,让他们自己去感受他所读这本书在他个人阅读经历中的意义。

所以,在平时教学中对于班上愛幻想的学生,我会推荐他们去读凡尔纳三部曲。看刘慈欣写的科幻故事;而对于喜欢异域风情的,我推荐他们去读《三毛精品集》;爱冒险、爱探险的学生,我建议他们去读《太阳系经典科幻片排行榜历险记》,读《鲁兵孙漂流记》;对于喜欢充满哲理的,我推荐他们去读读海伦·凯勒《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甚至也会建议他们去读《读者》《意林》这样的杂志……

三、怎样才能让学生读

1.要让孩子接触到好书,让好书实实在在走进孩子的心灵,那些没有感动过他们的书,没有触动过他们的灵魂的阅读。这样的阅读,是不能真正引发孩子的阅读共鸣的,这样的阅读,要想让孩子真正喜欢,真正拿起书本,十分困难。

2.孩子们需要大人经常陪他们一起读书、讨论,我们必须以身作则,当个好榜样。

要想让学生不知不觉地爱上读书,最好的办法是家长先喜欢上读书。用不着强求学生去读,当沙发上、床头枕边、饭桌上到处都放着书的时候,当父母不是把手机、平板当成生活的全部,而是把读书当成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的时候,当我们把好书看似无意地放在学生的书包旁、玩具边的时候,当我们把礼物从玩具变成文学作品的时候,当我们带学生去图书馆当成必修课的时候,当学生能运用从阅读中得到的知识而得到我们大加赞扬的时候,渐渐地,学生从无意识拿起第一本书开始读,接着一本接一本,一发不可收拾。这样,比强迫带来的抵触不是好得多?而且做父母的绝对有必要带小孩去图书馆。

3.孩子们都需要指导,即使是很聪明的孩子。

老师,要尽量和孩子们多开展一些师生共同参与的读写活动。这样也能让学生明白有些好书是可以通过分享的方式,通过共同阅读,帮助孩子们理解图书从而走进孩子们的心灵。这样还能让孩子真正领略到阅读的美妙,含菁咀华,熏陶身心,阅读才会真正赢得孩子的喜欢。阅读课,是让孩子爱上阅读非常关键的环节,老师可以单独开设一节课,也可在课文学习时拿出部分时间进行。阅读课挑选的书是要吻合孩子身心发展阶段的书,这时老师加入阅读可以让学生们领略书的精髓,领悟书里的言外之意,协助孩子们掌握了正确的阅读的方法,可以通过让孩子们彼此之间分享、对话、争辩、讨论,通过这些方式让孩子们思维能真正活跃起来,真正被调动起来。因此,师生共读是教师让孩子学会阅读的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

美国传奇教师雷夫·艾斯奎斯说:“热爱阅读的学生将拥有更美好的人生”。如果你想要让学生们在长大后成为考虑他人的观点、心胸开阔、拥有和他人讨论伟大想法的能力的人,就让他开始阅读,让阅读真正拥有自己的魅力,让阅读成为学生的最爱。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