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过这三类“词语理解”,回到周朴园对侍萍的怀念之情到底是真是假的问题,笔者概括为:周朴园怀念的是三十年前的年轻貌美温柔善良的梅侍萍,而不是三十年后的年老色衰危险坚强的鲁侍萍。
【关键词】戏剧阅读;“词语理解”;《雷雨》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江苏省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教学要求》:阅读《雷雨》,能够掌握分析剧本的基本方法,特别是分析戏剧中的人物形象、语言及矛盾冲突。苏教版高中《雷雨》节选了周朴园和鲁侍萍三十年后在周公馆意外相逢、相认的过程,并在对话中展现矛盾冲突并塑造人物形象。而节选部分针对周朴园对侍萍的怀念之情到底是真是假的问题,众说纷纭:钱谷融认为不能轻率下判断,人性复杂;王育生认为周朴园“坏到家”,人性丑陋;李计谋则以“半真半假,亦真亦假”来概括;钱理群则愿意相信“初恋”的真诚……探究这一重要问题,重在回归剧本,尤其是结合上下文语境,理解“词语”的内涵及其意义。精读文章,我选择了这几类“词语”:
一、介绍背景知识
1.(周)朴园点着一支吕宋烟,看见桌上的雨衣。
吕宋岛是菲律宾群岛中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经济最发达的岛屿,位于菲律宾群岛的北部,吕宋雪茄闻名于世。吕宋烟,即雪茄烟,因菲律宾吕宋岛所产的质量好而得名,是用经过风干、发酵、老化后的原块烟叶卷制出来的纯天然烟草制品。“吕宋烟”显示周朴园的身份地位,而身份地位是他极力追求和尽力维持的。他“为了要赶紧娶那位有钱有门第的小姐”,抛弃了梅侍萍。
2.鲁侍萍:光绪二十年,离现在有三十多年了。
3.周朴园:(从衣内取出皮夹的支票签好)很好,这是一张五千块钱的支票,你可以先拿去用。算是弥补我的一点罪过。
“光绪二十年”即公元1894年,那么故事发生时间就设定在1925年左右,“五千块钱”的购买力如何?例证:1919年,鲁迅和周作人花了3675元买下八道湾11号一座“三进的大院子”。1924年,鲁迅花不到1000元买下阜成门内西三条的一套四合院。中国历史上货币的购买力以米价来衡量最为可靠。1919年、1924年北京的米价每百斤平均价格分别为5.35元和7.94元。这就是说,八道湾房产约值7万斤米,同理西三条四合院房价约值12500斤米。
“五千块钱”在1924年可以买四合院,可以买6.3万斤米,可以说是一笔巨款了,显示周朴园念着旧情,显示他想弥补“罪过”的诚意。
二、概括文章内容
4.鲁侍萍:老爷问这些闲事干什么?
“闲事”不“闲”,“闲事”包括:①侍萍的“坟”在哪里?②一再追问眼前女人的姓。③回忆三十年前的事情。这些“闲事”的作用:一是通过回忆连接三十年前的事件,时空融合;二是逐步表现周朴园惊慌失措、色厉内荏的状态;三是表现侍萍遇见周朴园的强忍激动而又失落的状态;四是为下文侍萍控诉“命”“天”等作铺垫。
5.鲁侍萍:(叹一口气)现在我们都是上了年纪的人,这些傻话请你也不必说了。
傻话,据百度百科解释为“傻气、幼稚的话”。文中的“傻话”包括:①留着侍萍喜欢的家具,为着纪念;②记着侍萍的生日,四月十八;③保留着侍萍总要关窗户的习惯,弥补过错;④照着侍萍是正式嫁过周家的人的标准,抬高身份地位。周朴园在说这一切的时候显得那么自然真实,以此来显示他的高尚和多情。而侍萍在听到这些“傻话”之后,则说“现在我们都是上了年纪的人”,那就意味着周梅二人在年轻时经常说一些“傻话”增进爱情。
6.鲁侍萍:这些年我也学乖了,我只想看看他,他究竟是我生的孩子。
梅侍萍在没有“学乖”时,不顾身份地位的悬殊,与周朴园恋爱生子。待她在与周朴园的爱情生活破灭之后,经过三十多年生活的磨炼,她已经深刻认识到身份地位的重要性。而儿子周萍的身份地位、所受教育不容他承认生母,她也能坦然接受,致使母子分离。这不啻是种讽刺,身份地位给侍萍的伤害巨大!鲁侍萍提到梅侍萍“嫁给一个下等人”“又嫁过两次”“都是很下等的人”,直至被周朴园认出,她也说“我是从前伺候过老爷的下人”。
三、表达人物情感
7.周朴园:你去告诉四凤,叫她把我樟木箱子里那件旧雨衣拿出来,顺便把那箱子里的几件旧衬衣也检出来。
樟木,有强烈的樟脑香气,味清凉,有辛辣感。香味浓郁,防虫防蛀、驱霉防潮。樟木箱子具有防虫防蛀、驱霉防潮的作用,周朴园用它来收藏承载了与梅侍萍美好记忆的绸衬衣,足以看出他对梅侍萍用情之深。
8.“您”与“你”,“老爷”与“朴园”
在未被周朴园认出之前,鲁侍萍隐瞒身份礼节性称呼他“您”“老爷”;直至周朴园认出她是梅侍萍,“你自然想不到,侍萍的相貌有一天也会老得连你都不认识了”饱含幽怨之意。紧接着最出乎意料的“朴园,你找侍萍么?侍萍在这儿”,侍萍恍如回到三十年前,与周朴园卿卿我我,她一度以为自己还是梅侍萍。
9.鲁侍萍:①(悲愤)命!不公平的命致使我来的。②我今天没想到这儿来,这是天要我在这儿又碰见你。③我伺候你,我的孩子再伺候你生的少爷们。这是我的报应,我的报应。④这是一场梦,这地方我绝对不会再住下去。
“命”字之义,许慎《说文解字》释曰:“命,使也。从口令。”段玉裁曰:“令者发号也,君事也,非君而口使之,是亦令也。故曰:‘命者,天之令也。’”由此可见“命”字有“命令”之意思,这也是“命”字的原始意义。“报应”,《须赖经》:“一切诸法,报应有二,种善者生善道,种恶者随恶道。”后专指做坏事的人必定会遭受厄运。侍萍作为底层劳动妇女,周朴园给她的爱情是她这一生最值得回忆的。对毁掉她爱情的力量,她只是很单纯的归结于“命”“天”,归结于“报应”,归结于一场春“梦”。这么淳朴善良、隐忍刚强的女子在社会中遭到不公正的待遇,不恰恰说明社会的黑暗!
通過这三类“词语理解”,回到周朴园对侍萍的怀念之情到底是真是假的问题,我概括为:周朴园怀念的是三十年前的年轻貌美温柔善良的梅侍萍,而不是三十年后的年老色衰危险坚强的鲁侍萍。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