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作文教学资源利用的误区

2016-04-29 00:00:00李立军
课外语文·上 2016年12期

【摘要】教师作为教材的使用者,要在如何用好教材方面多下功夫,才可能更好地开发利用教材资源,为提高作文教学效率服务。

【关键词】作文;教材资源;效率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教学资源通常是指为教学的有效开展提供的素材等各種可被利用的条件,通常包括教材、案例、影视、图片、课件等,广义的也包括教师资源、教具、基础设施等。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对作文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很多初中语文教师却存在着认识和实践上的误区。

误区一:对教材作为作文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不够。

在现行的初中语文教材中,有专门关于“写作”的板块,这部分内容往往包含了写作训练主题、写作方法指导、具体训练文题以及写作要求提示等内容。从教材的编排来说,一套教材会有一个符合《课程标准》有关该学段能力要求的完整训练体系。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有些语文教师对教材编排体系的认识不全面或者有偏差,导致教材作为最直接的作文教学资源开发利用碎片化,不成体系,开发利用力度远远不够。

误区二:课堂过分依赖多媒体等新型教学辅助工具。

作文课堂教学与阅读课堂教学不同,它更注重学生的实战训练,但教师的引导点拨也相当重要,没有相应的输入,很难有理想的输出。比如,有些教师喜欢创设情境,由写作情境唤起学生的欲望。为此,这些教师绞尽脑汁、想尽一切办法、动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设备给学生创设情境。结果大量的多媒体信息不但没有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反而让学生无所适从,而且播放信息占用了学生的写作时间。

误区三:教师自身作为作文教学资源的价值被忽视。

在作文教学中,有些语文教师认为教师应该做的也就是给学生明确写作任务、进行方法指导、监督学生写作、批改学生作文。其实,这只是尽到了一个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方面最基本的义务,而教师自身作为作文教学资源的很多重要价值被忽视了。

针对以上情况,我们建议教师们从以下几方面做起,以便更好地充分开发利用作文教学资源,从而增强作文教学的有效性。

一、认真研究教材,系统化地利用教材资源

鉴于教材的编排都有完整体系,作为教师在使用教材教学的过程中,要认真研究教材体系,系统化地利用教材资源。以最新初中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为例,本书安排了六个单元的“写作”内容,分别为“热爱生活,热爱写作”“学会记事”“写人要抓住特点”“思路要清晰”“如何突出中心”“发挥联想和想象”。梳理这六个单元的写作内容不难发现,对于刚刚升入初中的学生来说,这些都是写记叙文需要掌握的最基本的知识,包括了选材、记事、写人、构思、表达以及联想和想象等方面的内容。那么,整个七年级上学期就要围绕记叙文入门进行作文教学,通过实践训练让学生过好记叙文的入门关。教师在本学期的作文教学中要统筹规划,发现学生的薄弱环节要及时进行强化训练。一个学期的课程是这样,整个初中学段的作文教学也应如此,既要求教师有高屋建瓴意识,又要扎扎实实地落实。这样学生通过系统化的知识学习和实践训练,才能切切实实地提升写作能力。

利用教材资源进行作文教学,还要做到读写结合、以读促写。教材中的写作内容都与单元阅读内容有紧密联系,阅读内容中的写作方法可作为写作教学的借鉴。比如最新初中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第三单元写作内容是“写人要抓住特征”,而本单元的阅读课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再塑生命的人》等都有关于人物描写的精彩语段和很好的方法,在阅读教学中把这些作为范例,给学生以点拨和指导,让他们模仿、借鉴,也就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进而增强作文教学效果。

因此,教师作为教材的使用者,要在如何用好教材方面多下功夫,才可能更好地开发利用教材资源,为提高作文教学效率服务,而不是在教学中简单地移植和重复教材内容。

二、结合实际需要,因势利导利用教辅资源

“功夫在诗外”,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很大一部分程度上在于平常的累积,但课堂教学对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也很关键。作文教学课堂上,教师传授给学生以写作知识,启发学生写作思维,点拨学生写作思路,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写作训练,这对于学生写作素养的提升是十分必要的。在当前教学辅助工具比较齐备的情况下,合理运用影视、图片、课件等会取得理想的效果,但是要结合实际需要,做到因势利导。比如,进行人物外貌描写的专项训练,可以借助多媒体展示人物图片,鲁迅的肖像画、油画《父亲》的图片、朱自清笔下“父亲”的背影图等等,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能帮助他们快速领悟人物外貌描写的方法、技巧。

多媒体等教学辅助工具的运用确实给作文课堂教学带来了活力,增加了信息量,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写作知识。但是,这些教学辅助工具的运用要恰到好处,不能过多过滥,尤其是不能改变作文课堂教学的实质。

三、发挥自身优势,潜移默化利用教师资源

在教学中,教师自身就是鲜活、生动、丰富的教学资源。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当然不是局外人,也恰恰是重要的教学资源。首先,教师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才能有“资本”传授给相关的写作知识。教师要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或利用自身的经历、经验,可持续地为作文教学提供资源。

其次,教师资源在作文教学方面有潜移默化的榜样和引领作用。一个语文教师在写作方面有特长,能时不时在学生面前“露一手”,往往能给学生以震撼;“亲其师,信其道”,教师良好的写作习惯也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学生。因此,教师在写作教学方面应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不断地发挥自己独特的创造力,不断地丰富自己的学识,让学生在作文教学中受到良好的熏陶。

总之,尽管作文教学有其一定的独特性,但只要能充分开发利用有效的教学资源,还是能够在作文教学中做到左右逢源、轻松驾驭,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编辑:钟园)